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孙妍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9(031)016
【总页数】3页(P89-91)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抑郁症
【作者】孙妍
【作者单位】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药械科辽宁沈阳 1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
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难以彻底治愈,不仅对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具有自杀倾向,威胁患者生命[1]。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抑郁症[2],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均为临床常用药物。

本文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患者均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心境低落,同时存在至少以下4项症状:兴趣丧失;精力减退;精神运动性能迟滞或激越;自我评价过低、有内疚感;联想
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降低;反复出现自杀、自伤念头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或体质量降低。

纳入标准: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无禁忌证者;均为急性发作期患者。

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存在其他脏器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3~72岁,平均(50.4±3.9)岁;23例为首发,19例为复发;病程:3个月~14年,平均(5.4±1.9)年。

观察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3~71岁,平均
(50.2±3.8)岁;20例为首发,22例为复发;病程:2个月~13年,平均
(5.3±1.4)年。

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0599;10 mg)口服治疗,起始用药剂量为10 mg/d,用药1周后则可依据患者情况提高至20 mg/d,以后维持该剂量治疗。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显效有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n=42) 13(31.00) 13(31.00) 7(16.70) 9(21.40) 33(78.60)观察组(n=42) 18(42.90) 12(28.60) 10(23.80) 2(4.80) 40(95.20)χ2值 5.126 P值 0.024
对照组予帕罗西汀(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84;20 mg)口服治疗,起始用药剂量为10 mg/d,逐渐在2周内将用药量增加至60
mg/d,用药剂量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效果。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4]: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
估患者治疗效果,较治疗前得分减少75%及以上为显效,减少50%~74%为有效,减少25%~49%为进步,减少不足25%则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2)比较两组抑郁症状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估,采用24项版本,总得分≥35分为严重抑郁,≥20分为中度抑郁,<8分为无抑郁症状。

(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便秘、嗜睡、口干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0%,高于对照组的7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组别治疗前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n=42)18.70±1.20 7.30±1.70 35.505 0.000观察组(n=42)
18.60±1.80 6.20±1.10 38.095 0.000 t值 0.230 3.521 P值 0.765 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0%,低于对照组的2
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组别便秘嗜睡口干发生率观察组(n=42) 0 2(4.80) 1(2.40) 3(7.10)对照组(n=42) 4(9.50) 3(7.10) 3(7.10) 10(23.80)χ2值 4.459 P值 0.035
3 讨论
抑郁症也称为抑郁障碍,其在全球疾病负担源中位居第四,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风险[5]。

抑郁症患者会出现长久的心境低落、自卑抑郁,甚至自杀企图或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6]。

该病的发生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5-HT)
及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受体功能低下等有关[7],临床多采用选择性5-HT再摄
取抑制剂治疗。

帕罗西汀为新型5-HT再摄取阻滞剂,该药物可提高突触间隙中5-HT浓度,从而促使中枢神经5-HT神经功能提高[8]。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
5-HT再摄取抑制剂,该药物属于西酞普兰左旋异构体,对于5-HT的转运能力抑制效果、选择性更好[9]。

此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5-HT的再摄取抑制的相对
选择性在同类药物中最高,同时对5-HT转运体蛋白上的低亲和性的变构结合位点也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因其具有双作用机制,故该药治疗效果更佳[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

以上结果均表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较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更佳,且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较好,可尽快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蒋东,曹小莉,杜向农. 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杀风险的影响[J]. 检
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0):3079-3081.
[2] 宋丽波,吕高明.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0):95-96.
[3] 赵靖平. 2010版美国抑郁症治疗指南要点介绍[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3):177-180.
[4] 王鹏举,王飞,陈丽丽,等.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 世
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33-134.
[5] 张亮.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8):123-124.
[6] 鲍晓丽.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76.
[7] 周朝雄.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 当代医学,2018,24(22):152-153.
[8] 邓向辉.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8):11-13.
[9] 武扬,王雷宇.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10):134-135.
[10] 赵路平.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比较[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78-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