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内篇目梳理与课外拓展阅读复习(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道酬勤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 苦活。
1、解释红色词语 (1)少孤,年八岁 (2)门下生共禁,乃止 (3)见而欲笞之 (4)因留宫门下 (5)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答案 (1)少孤,年八岁:幼年丧父 (2)门下生共禁,乃止:才 (3)见而欲笞之:鞭打 (4)因留宫门下:于是 (5)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精通
2、翻译句子
(1)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猪的主人对他不回来感到奇怪,就去寻找他。 (2)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就精通了 这本经书。
3、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作答)?。 经过徐子盛家时听见学生讲诵《春秋》 4、理解本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承宫的特点。 好学、认真、勤奋。 5、读完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示例: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②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③想要收获,必须付出;④好好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等。
[译文]
承宫,琅琊姑幕人,幼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 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有上百名学生。 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 忘记了他的猪,而(一心一意地)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 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 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 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 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 就精通了这本经书。
【词意积累--“渎”】
渎(瀆)[dú] (1)[名]水沟。例:彼寻常之污渎兮。(《史记》) (2)[名]大川,大河。例: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五蠹》)|有 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3)[名]通“窦”,洞穴。例:晨,自墓门之渎人。(《左传》) (4)[动]轻慢。例:国有外援,不可渎也。(《左传》)女有家, 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管子》) (5)[动]通“黩”,贪污。例:渎货无厌。(《左传》) 【渎犯]冒犯。例:自知渎天威,罪在不赦。(苏轼《上神宗皇帝 书》)
重点词语解释 (红色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及鲁肃过寻阳
答案
1、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事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专掌经 学传授的学官;语气词,同“耶”。 4、但当涉猎:只,只是;粗略地阅读。
表达勤奋好学的诗句 1、《劝学诗》中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鼓励人们在清晨就开始学习。 2、《白鹿洞二首·其一》中的“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 一寸金”,强调时间宝贵,应当充分利用来读书。 3、《劝学》中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提 醒年轻人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4、《偶成》中的“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鼓 励年轻人不要怕吃苦,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5、《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躬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深化 理解。
短文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 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
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 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 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 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 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 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5、见往事耳:了解;历史 6、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经过
7、卿今者才略 8、非复吴下阿蒙! 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肃遂拜蒙母
答案
7、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 8、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 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另,另外;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 11、肃遂拜蒙母:拜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孙权劝学》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___》。这部书是司马光主持 编纂的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到____共 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____,____ 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字____,三国时 ____国的创建者。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部书是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 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字仲谋, 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主旨概括】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 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当吕蒙 推托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并且现身说法 ,用自己的体会强调了学习的作用。吕蒙接受孙权的 劝说后,学习有了惊人的进步。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承宫樵(qiáo)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 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 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 欲笞(chī)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 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 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长 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 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