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的隐性句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翻译中的隐性句式研究
作者:裴晓兰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12期
摘要: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构词法和词义差别很大,句法成分不同。

二者比较起来,往往在英语句子中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而在汉语中却可以有几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连用。

所以翻译的过程中,这些结构又被称为隐性句式。

本文旨在研究翻译领域中的隐性句式现象。

在对英汉翻译处理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英语和汉语的不同特点,灵活改变原文的语言形式,发现隐性句式的存在,善于运用转换的规律,以达到确切表达原文内容的目的。

关键词:英汉翻译;隐性句式;语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214-01
名词和名词词组大量使用以及名词动词化而不导致句子结构混乱和句法成分缺失是科技、法律英语的一个最为显著特点。

也就是说,在日常英语或其他功能和题材的文体里用动词、形容词等此类充当某种语法成分,在英语里往往会转化为由名词充当这种语法成分。

例如,We welcome the emergence of a strong,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China.
译文:我们欢迎中国走向强盛、和平与繁荣。

分析:在这个句子里,emergence为N,意义为“出现,崛起”,和它后面的of短语一起构成了Ns,在整个句子中充当宾语成分。

直译为我们对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的崛起表示欢迎。

可以体会的到,这样的翻译失了文雅,韵味,显得松垮、罗嗦。

原译文对此的处理则是将其转译为动词,译为“走向”,与China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而of后的一系列形容词译为名词,构成逻辑上的宾语。

由于英汉差异的存在,考虑信达雅,汉语则需要将其中的emergence转换到它本身的动词意义,即名词动词化,这样就更加准确、规范的表达了原义。

词类转换是英汉互译时最常用的一种变通手法,通过转换可以突破原文的句式,引起句法的转换,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本句中以emergence为中心词产生的,译后能表达句子概念的现象就叫做英汉翻译中的隐性句式。

这种现象在英语中大量存在,这里主要研究此类问题。

在英汉翻译中,隐性句式的存在导致四种逻辑关系的出现,它们是逻辑上的主谓、动宾表达句子概念。

一、名词短语表达句子概念,在翻译中体现句法功能,表现为逻辑上的主谓关系
(一)人称代词、物主代词与名词连用表示所属关系
Williams said,“I am very excited about playing in front of the Chinese people.”We, the top players, are role models for the youth and I take such a role seriously.小威廉姆斯说:“能在中国观众面前比赛,我很激动。

”她接着说:“作为顶尖网球运动员,我们是年轻人的偶像,我非常重视扮演这种角色。


(二)被修饰的词是形容词派生的名词
The overthrow of the Caetano dictatorship has demonstrated again the futility of the colonial was.卡埃塔独裁统治被推翻,再一次证明进行殖民战争史枉费心机。

分析:futility是futile的名词形式,在这里作colonial的逻辑谓语。

二、名词短语表达句子概念,在翻译中体现句法功能,表现为逻辑上的动宾关系
(一)被修饰的词是来源于及物动词的名词
The separation of aluminum from its ore was very difficult at that time.把铝从铝矿中提炼出来在当时是非常困难的。

分析:其中separation of ...from...来源于separate...from...,aluminum 作separation的逻辑宾语。

(二)被修饰的词是动名词
By studying/ the study of this model, we can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atom.通过学习这个模型,我们就能懂得原子的结构。

分析:model作studying/the study的逻辑宾语,
studying/the study转译为动词词性,二者为逻辑上的动宾关系。

总之,英语句子结构严密,而一词多义,词义灵活、抽象。

汉语结构较松散,词义单一、固定、具体,两者各有千秋。

因此说,英汉语言的表达能力都很强,只是它们的表达方式有所差异而已。

了解到这点,在对英汉翻译处理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英语和汉语的不同特点,灵活改变原文的语言形式,发现隐性句式的存在,善于运用转换的规律,以达到确切表达原文内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孙万彪.英汉法律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杨万秀.科技英语翻译读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