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在机械图纸上的标注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所有表面粗糙度要求相 同时,可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
图例
说明
同一表面上有不同的表面粗 糙度要求时须用细实线画出其分界 线。
零件上连续表面及重复要素 (孔、槽、齿…等)的表面,只标 注一次。
图例
说明
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 号可以统一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 并加注“其余”两字,且应是其他 代(符)号的1.4倍。
μm
第一系 第二
列
系列
12.5 16 20
25 32 40
50 63 80
100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Ra取样长度l 的数值
Ra(μm)
l(μm)
Ra(μm)
l(μm)
≥0.008~0.020
0.08
>2.0~10.0
2.5
> 0.020~0.100
0.25
>10.0~80.0
8.0
>0.100~2.0
当地方狭小或不便标注时,代 号可引出标注。
对不连续的同一表面,可用细 线相连,其表面粗糙度代(符)号 可只标注一次。
图例
说明
螺纹的注法。 齿轮轮齿的注法。
花键的注法。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二、符号及其标注
标注示例(左图有错误)
回本节 回首页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3、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表面粗糙度是保证零件表面质量的技术要求,它 的等级是根据零件表面功能和加工的经济性合理地确 定的,选用时采用类比法。
0.40
>80-250
0.80
轴 >3-50
>50-500
IT6
>250-500 1.60 IT8
<3
<50
0.40
孔 >3-30
孔 >50-250
0.80
>30-250
>250-500 1.60
>250-500
Ra (μm) 0.40 0.80 1.60 0.40 0.80 1.60 0.40 0.80 1.60 3.20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二、符号及其标注
2、标注
(1)尖角的方向-指向被加工面(接触) (2)符号的位置-在被加工表面、尺寸界线、引出线上 (3)数字的书写方向-同尺寸标注的数字
回本节 回首页
图例
说明
各倾斜表面代号的注法。 代号中的数字的方向必 须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 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 指向表面。
圆 度
圆柱任一素线的 直线度误差不大于 0.02
φd 轴线的直线 度误差不大于φ0.04
φd圆度误差不大
于0.03
圆 柱 度
φd 圆柱度误差不
大于0.005
平 面 度
平面度误差不大于 0.01
平 行 度
顶面对与底面A的不平
行度误差不大于0.05
垂
φd 圆柱轴线对
直
于底面A的垂直度误差
度
不大于0.1
Rz等。 4、Ra:在一个样取长度l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如下图
所示:
回首页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yi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
Ra 1
l
y( x) dx
l0
或近似表达
Ra 1 n yi n i1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
第一系 第二系 第一系 第二系 第一系 第二系
上,不需修配加工就能满足性能要求 。这种性能称 为互换性。
1.公差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尺寸公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 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规定出尺寸的变动量,这
种允许的尺寸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
回首页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一、基本概念
1) 基本尺寸——零件设计时,根据性能和工艺要求,通过必要的计 算和实验确定的尺寸。
回首页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一、 概念
在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出高 低不平的峰谷,这种微观几 何形状的特征称表面粗糙度。
1、形成:加工时,刀具与机件表面摩擦(挤压)而形成。表面粗糙 度并与机床的精度、加工方法有关。
2、 粗糙度对工件的影响: <1> 使用寿命。<2>动力的消耗。<3>抗腐蚀性。 因此,表面粗糙度是评定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 3、评价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和轮廓最大高度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只标注公差代号
三
种
标
注
方 式
标注上下偏差值
的
比
较
又标注公差代号,
又注尺寸上下偏差值
第三节 形位公差简介
零件加工后,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而且还会 出现形状和位置误差。
• 形状误差:如一根轴的某段圆柱在尺寸范围内出现 圆锥形或腰鼓形的情况。
• 位置误差:如一根阶梯轴,大圆柱和小圆柱不在一 条轴线上,形成错位的情况。
做配合。根据配合性质的不同,分为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回本节 回首页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a)间隙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任取其中一对轴和孔都具有间 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
配合称为间隙配合。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b)过盈配合
J机械工程图纸培训
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在机械 图纸上的标注培训
目录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第三节 形位公差简介 第四节 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简介
学习目标
目的要求: 1、本章学习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与配
合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2、要求能够掌握表面粗糙度、尺寸极限
与配合的概念;正确理解相关符号、参数的 含义;并根据提出的技术要求正确的标注在 工程图样上。
公差:0.013
回首页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2、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 (1)标准公差:GB/T 1800.3—1998中所附“标准公差数
值”所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大小的任意公差,称为标准公差, 用IT表示。标准公差分20个等级,即IT01、IT0、IT1,…, IT18。数字表示等级,数字越小等级越高。
续表
公差 等级
基本尺寸
<6
IT9
轴 和
>6-120
孔 >120-400
>400-500
<10
>10-120
轴
IT10 和 孔 >120-500
孔(400)
Ra (μm) 0.80 1.60
3.2 6.3 1.60 3.2
6.3
公差 等级
IT11
IT12
基本尺寸
轴 <10 和 >10-120 孔 >120-500
基本符号加一圆,表示表示表面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 得。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是3.2μm。
代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a的上限是
3.2μm。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a的上限是 3.2μm, Ra的下限是1.6μm.
(b)基轴制
基轴制配合中的轴称基准轴,它的基本偏差h为上偏 差,其值为零。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三、公差带图
为了把配合后的间隙、过盈量的大小直观的 表现出来,通常用公差带图表示。
每一个尺寸都有28种松紧不同的配合,分别用a、 b、c、d、…….zc ,(A-Zc)
其中,a-h (A-H)为间隙配合;j-n (J- N)为过渡配合;p-zc (P-Zc)为过盈配合,构 成基本偏差系列图。
(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基孔制
基本尺寸基准孔基本偏差代号、 标准公差等级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标 准公差等级
40 H 7
h6
图中: 为基孔制过渡配合
30 H 7 为基孔制间隙配合
f6
40 H 7 h6
30 H 7 f6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基轴制
基本尺寸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标 准公差等级 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标准公差等级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0.012 0.025 0.050 0.100
0.008 0.010
0.016 0.020
0.032 0.040
0.063 0.080
0.125 0.160 0.20 0.25 0.32 0.40 0.50 0.63 0.80 1.00
1.25 1.60
2.0 2.5 3.2 4.0 5.0 6.3 8.0 10.0
下表为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和表面粗糙度Ra对 照表,可供选用时参考。
公差等级与Ra数值对照表
公差 等级
基本尺寸
Ra 公差 (μm) 等级
基本尺寸
轴 <6 IT5 和 >6-30
孔 >30-180
0.100 0.20 0.40
轴 <6 IT7 和 >6-120
孔 >120-500
<10
0.20
<3
轴 >10-80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任取其中一对轴和孔都具有过 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
配合称为过盈配合。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c)过渡配合
孔的公差带和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 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 配合。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2、配合基准制:为了统一极限偏差,达到最大 经济效果,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基 孔制和基轴制。
轴 <80 和 >80-250 孔 >250-500
Ra (μm) 1.60
3.2 6.3 3.2 6.3
12.5
轴 <30
3.2
IT13 和 >30-120 6.3
孔 >120-500 12.5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GB/T1800.1-1997
一、基本概念
零件的互换性:当装配一台机器或部件时,只要 在一批相同规格的零件中任取一件装配到机器或部件
同
φd 1的轴线对于
轴
φd 的轴线的同轴度
度
误差不大于φ0.01
端
面
左端面对于φd 轴
圆
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
跳
于0.015
动
A
第三节 形位公差简介
该滚轮零件所需的 工艺要求有:
IT01等级最高,数值最小; IT18等级最低,数值最大。
• (2)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
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称为基本偏差。
若公差带位于零线之上,下偏差是它的基本偏差; 若公差带位于零线之下,上偏差是它的基本偏差。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二、配合 1、定义:基本尺寸相同的孔与轴装配在一起,叫
• (a)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保持一定,而用改变 轴的基本偏差得到各种不同的配合的一种制度。
• (b)基轴制:轴的基本偏差保持一定,而用改变 孔的基本偏差得到各种不同的配合的一种制度。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a)基孔制
基孔制配合中的孔称基准孔,它的基本偏差H为下偏 差,其值为零。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0.8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二、符号及其标注 1、符号
2H H
60°
60°
H----字高
用于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以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
符
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号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电火花加工等。
5)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一、基本概念 示例:
基本尺寸:Ø30 上偏差:-0.020 下偏差:-0.033 最大极限尺寸:Dmax=29.980 最小极限尺寸:Dmin=29.967
图中:
12 F8
h7
12 F8 为基孔制间隙配合
h7
12 J 7
h7
12 J 7 为基孔制过渡配合
h7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2)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公差带有三种形式: • (a)只标注公差代号;
(由轴、孔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代号组成) • (b)标注上下偏差值; • (c)又标注公差代号,又注尺寸上下偏差值。
2) 实际尺寸——实际测量获得的尺寸 。 3) 极限尺寸——允许的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两个极限值中,大的一个称最大极限尺寸,小的一个称最小极限 尺寸。
4)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等)减去基 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偏差(代号:孔ES;轴es)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代号:孔EI;轴ei)
回本节 回首页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基本偏差系列图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4、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在图样上标注公差与配合符号时,应注明基 本尺寸,配合基准制及种类、基本偏差和标准公 差等级等内容。
• (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 (2)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统称形位误差,又称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名称及符号
公差 特征项目
形 状形 公状 差
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形
状
线轮廓度
位 或 置
轮 廓
公
面轮廓度
差
符号
公差 特征项目
平行度
定 向
垂直度
倾斜度
位 置 公定 差位
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
跳 圆跳动 动 全跳动
符号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直 线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