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英雄德川家康遗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战国英雄德川家康遗训
德川家康,日本战国时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

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

日本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相传在德川家康临终前,为他的后人留下了以“人生,任重道远”为文首的遗训。

在此之后,他的政权向后传了14代,而这篇遗训一直都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影响深远,一直到300年后明治维新时才渐渐为人们所淡忘。

德川家康遗训
一、人之一生,如负重远行,不可急于求成。

二、以受约束为常事,则不会心生不满。

三、常思贫困,方无贪婪之念。

四、忍耐乃长久无事之基石。

五、愤怒是敌。

六、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七、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八、不及尚能补,过之无以救。

人の一生は、重き荷を负うて远き路を行くが如し。

急ぐべからず。

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不自由を常と思えば不足なし。

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心に望みおこらば困穷したる时を思い出すべし。

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堪忍は无事长久の基。

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

怒りを敌と思え。

视怒如敌。

胜つことばかり知りて负くるを知らざれば、害その身に至る。

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己を责めて、人を责むるな。

责人不如责己。

及ばざるは过ぎたるに胜れり。

不及胜于过之。

德川家康的八条家训,时至今日仍发人深省。

一、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者,十有八九。

德川家康所处日本战国时期,同时代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人都是一方霸主,与其他人物相比,德川无论在实力和运道上都远远不足,先是作为今川义元质子,后又向织田信长、丰臣秀吉臣服,一步一步巩固了地位,坐拥五国之地,以弱胜强,打平秀吉。

因此与等待与忍耐甚至是俯首称臣都是必须要做的。

正是经历了这些艰难,他才告诫子孙们:人生的道路是泥泞的,任何的急躁和不冷静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二、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生在战国时代,想必人人都是不自由的,德川更甚。

天文十七年(1548年),在今川义元的要求下,松平广忠为依托对抗来犯的织田氏,不得不把竹千代作为今川氏的人质送往骏府(今静冈县静冈市葵区),不想田原城主户田康光(广忠继室之父)竟将竹千代成为人质送往静冈寺一事以及具体的行进路线都密报给织田信秀,因此被织田家派人将竹千代自半途中劫走,幸得已作为尾张的久松俊胜夫人的於大(传通院,竹千代生母)的恳求下,竹千代得以免死,作为人质留在尾张国。

尔后,8岁又被交换到骏府。

在其成长的十多年时间里,德川家康一直作为人质被软禁着。

长期失去自由甚至生命保障的生活让他明白人生来就是不自由的,那些成就大事的人是一定要能够容忍种种约束的。

三、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早在在德川家康之前,丰臣秀吉就已经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大业,
然而秀吉并没有因此满足,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便将魔爪伸向了朝鲜,进而妄想图谋中国。

经过了数年的朝鲜战争,严重的消耗了日本的国力,直接造成了丰臣家族的垮台。

看在眼里的德川深知欲望是魔鬼,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的道理,因此他告诫子孙们应时时小心注意。

四、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

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

人生没有完美,想通了,想开了就是完美。

五、视怒为敌。

怒,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本能,指人对某种事物强烈不满的心理表现。

怒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遍的情绪,然而过度的恼怒会让人失去理智,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德川家康之所以能够最终夺得天下,正是因为他处处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头脑冷静,因此才没有在重大问题上犯过原则性的错误。

六、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与跟他并称为“日本战国四大名将”的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比起来,德川家康非常明白久战必亡的道理,因此他并不迷信武力,而是巧妙的利用各种手段保存和壮大自己的实力,在其它的英雄都拼的倒下之后,他轻而易举的取得了天下。

七、责人不如责己。

责人宜宽,责己宜苛,怨天尤人者终难成大器,在各种残酷的环境中,你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这一点在血雨腥风中,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德川十分的明白,所以他才会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

八、不及胜于过之。

(凡做事应当留些余地)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是在志得意满之时,出现了失误,一个在即将统一日本之时,死于叛乱。

一个在已经平定日本之后,贸然进军朝鲜,最终失去了一切。

看在眼里的德川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因此告诫子孙其实缺憾才是一种圆满。

70多年的隐忍生涯,造就了德川家康坚忍不拔且含而不露的个性,
也让他总结出了这8条人生至理,可谓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即便到了今天也可以作为个人修养的指导,值得认真的揣摩。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三雄。

日本人非常喜欢用[不啼的杜鹃]的故事来形容三人的性格。

有人养一只漂亮的杜鹃,可是不啼叫,若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呢?
织田信长说:[杜鹃不啼,则强迫它啼。

]
丰臣秀吉说:[杜鹃不啼,则诱劝他啼。

]
德川家康说:[杜鹃不啼,则等待它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