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鲁教版九年级上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新鲁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
1.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才能确保实验成功。

下列实验操作有误的是()
A.
加入粉末状固体
B.
称量氯化钠
C.
蒸发结晶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要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 A正确;
B.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B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C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要产生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高温的熔融物,所以为了防止高温的熔融物炸裂集气瓶,要在集气瓶中预留些水,D正确;
故选B。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胶头滴管的使用
B. 试管夹套入试管
C. 熄灭酒精灯
D. 液体药品的取用
【答案】C
【解析】A、使用胶头滴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平放,更不能倒置,以免被试剂腐蚀;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 A选项错误;
B、试管夹应从试管的底部套入,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 B选项错误;
C、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 C选项正确;
D、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 D选项
错误;
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
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量取液体
C.
倾倒液体
D.
闻气体气味
【答案】C
【解析】
解: A.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错误;
D.闻气味应远离鼻孔,用手煽动闻飘过来的少量气体,正确。

故选C。

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
5.4g氯酸钾,称量时他将氯酸钾放在了右盘( 1g以下用游码),则实际称得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A. \ 5.4, g
B. \ 5.8, g
C. \ 4.6, g
D. \ 4.2, g
【答案】C
【解析】托盘天平使用时采用“左物右码”的原则,由左盘的质量 = 右盘的质量 +游码的
质量,现某同学将物品放置在右盘,则砝码质量 = 物体质量 +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 = 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即:
物体质量 = 5\, g-0.4\, g= 4.6\, g;
故选 C。

5.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量取液体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滴加液体
D.
倾倒液体
【答案】B
【解析】
6.刘敏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作出结论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建立假设
【答案】C
【解析】“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在设计用澄清
的石灰水来验证是否是二氧化碳,因此不属于建立假设、作出结论、收集证据环节,
而属于设计实验。

7.小丽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此,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
录了面料的种类.
(2)到服装场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
(3)在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它们燃烧的现象.
(4)归纳概括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
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的科学方法有()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文献法
D. 实验法
【答案】C
【解析】解:从 (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
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
(2)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
(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
这三方面可知小丽同学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的科学方法是文献法,故答案:
C.
8.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建立销售网络
B. 腐熟农家肥
C. 推进扶贫小额信贷
D. 清理池塘
【答案】B
【解析】 A、建立销售网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B、腐熟农家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C、推进扶贫小额信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D、清理池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9. 2017年 4月 12日,实现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将使飞机、高铁能够高速上网。

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加注燃料
B. 火箭点火起飞
C. 卫星与火箭分离
D. 进入预定轨道
【答案】B
【解析】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在量筒里实验
B. 连接仪器
C. 过滤液体
D. 闻气体
【答案】B
【解析】 A、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进行化学实验。

B、导管连接胶皮管时,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

C、过滤液体时、二低,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11.下列变化中,前者一定是物理变化,后者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 纸张燃烧、粮食酿酒
B. 酒精挥发、石蜡熔化
C. 蓝矾研碎、爆炸
D. 冰雪融化、植物呼吸
【答案】D
【解析】
12.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A.
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C.
研究燃烧的条件
D.
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答案】A
【解析】解: A、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没有对比实验,错误;
B、研究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对比试验,正确;
C、研究燃烧的条件进行了对比试验,正确;
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进行了对比试验,正确;
故选 A.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酒精灯
B. 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C. 胶头滴管用后平放在桌面上
D.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答案】B
【解析】
14.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A. 石灰石
B. 食盐水
C. 氧气
D. 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A、石灰石应放于广口瓶内,故不符合题意;
B、食盐水应放于细口瓶内,故不符合题意;
C、以防氧气漏气,玻璃片磨砂面向下,故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可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故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
15.(1)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________
15.(2)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________
15.(3)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填序号)________.
【答案】①②③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状态、气味、溶解性等,故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①②③.
【答案】④⑤
【解析】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稳定性、可燃性等,故描述
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④⑤.
【答案】⑥⑦
【解析】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⑥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⑦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
16.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
①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③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
④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在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
⑥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⑦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⑧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答案】⑤⑥⑦⑧
【解析】解:①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②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加热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③化学变化不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例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颜色的变化,属于
化学变化;
④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学
变化;
⑤在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说法正确;
⑥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说法正确;
⑦物质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⑧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这是化学变化的实质.故答案为:⑤⑥⑦⑧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7.(1)夹持镁带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17.(2)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17.(3)实验完毕,发现桌面被烫坏了,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7.(4)镁粉可用于军事上制照明弹,是因为________。

【答案】坩埚钳
【解析】由图中可知,夹持镁带的仪器是坩埚钳。

故填:坩埚钳。

【答案】生成白色固体
【解析】镁燃烧时,发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填: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实验时在桌面上没有垫石棉网
【解析】实验完毕,发现桌面被烫坏了,原因可能是没有放石棉网。

故填:实验时在
桌面上没有垫石棉网。

【答案】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解析】镁粉可用于军事上制照明弹,是因为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填:镁
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18.(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
18.(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18.(3)酒精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
18.(4)酒精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
18.(5)酒精的用途有:________.
【答案】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解析】
【答案】具有可燃性
【解析】
【答案】酒精在灯芯上气化
【解析】
【答案】酒精燃烧
【解析】
【答案】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解析】
19.(1)若称前空载时指针偏右进行称量,则称得药品的实际质量______________
36.8g(填“大于”或“小于”)。

19.(2)正确称量后发现左物右码放反(5克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 g。

【答案】(1)大于
【解析】(1)当指针不在零点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
重了。

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只有左边多加称量物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故填大于。

【答案】(2)\ 33.2g
【解析】(2)将砝码放在左盘,氯化钠固体放在右盘,位置放反了;由左盘的质量 =
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 = 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 = 砝
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质量 = 35-1.8g= 33.2g。

20.“绿色化学”是 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
一门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南宁市在一次整顿印象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几名同学的做法如下:李小明同学:泼上汽油就地焚烧销毁.张伟同学:倒入邕江中让水冲走.王海燕同学:挖坑深埋在地下.程亮同学: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
上述四位同学所提出的建议中,你认为谁最符合“绿色销毁”?理由是什么?
【答案】程亮同学的做法最合理.因为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
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
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
【解析】解:李小明同学:泼上汽油焚烧,该做法虽然能使这些光盘尽快的被销毁,
但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
张伟同学:倾倒入长江,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如果直接倾倒入长江,就会
造成白色污染,对水体、生态、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危害;
王海燕同学:深埋入土中,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自然降解很慢,会污染土壤,隔断地下水,这些危害也很大;
程亮同学: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
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
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