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及进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材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
适用年级:二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85课时
设计教师:
课程背景和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在分类与统计、乘法、分物体、认识小括作用、表内除法以及认识100以内数的的知识经验进行安排教学的,包括以下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教材提供了丰富感性的素材更加体现知识的形成与探究、注重操作与实践、亲身体验并且非常重视数感。

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

在学习方面:二年级的学习,最主要的还是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如果学习习惯马虎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关键。

课标相关表述:
1、数与代数: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能熟练口算表内除法和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结合具体情境,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与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2、图形与几何
(4)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现象。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统计与概率
(5)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4、综合与实践
(6)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合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内容与实施】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一)平时学习具体实施办法:
1、每日一练
利用每天中午辅导的时间进行解决问题和口算的训练,采用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评价或全班集体评价的方式进行。

2、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课本习题做到天天批改,天天评价,共同讲解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2)重视当堂检测,做到一小节、一单元一把关一反馈。

(3)家庭作业做到面批,及时评价订正。

(二)测试成绩评价形式:
1、课堂作业等级评定:每次作业书写工整、正确、干净,得到一个小红花图标,3个小红花图标换一朵大红花,每5朵大红花可置换一个本或者铅笔橡皮。

2、课堂随机评价:
3、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
(1)95分以上为优秀;
(2)80—94为良好;
(3)60—79为及格
(4)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结果处理: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学校图标,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
(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
(1)是否上交
(2)是否独立完成
(3)是否及时纠错
(4)是否定期小结。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教学进度表
2021.2---2021.7学年第二学期科目:二年级数学任课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