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7题;共96分)
1. (2分)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 . 水星
B . 金星
C . 火星
D . 木星
2. (2分) (2018高一上·湛江月考)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A . 行星和卫星
B . 恒星和星云
C . 彗星和流星
D . 星际物质
3. (4分) (2013高一上·杭州期中) 读图:“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完成下题.
(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P波传播到距地表2900km左右深度时完全消失
B . P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C . P波和S波传播速度在距地表17km深度时同时减慢
D . P波传播速度较S波快
(2)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厚度最大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圈层是地壳
B .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C . 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D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
4. (2分)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
B . 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但规则的圈层
C . 地球外部圈层和岩石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D .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
5. (2分) (2019高一上·金华月考) 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分析到达该地区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 . 红外线波段
B . 紫外线波段
C . 可见光波段
D . χ射线波段
6. (4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月考)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 . 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C .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D .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电离层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2)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②大气运动③生物演化④地热资源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7. (4分) (2019高一上·屯溪期中) 为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我国率先利用水中激发的气枪震源作为陆地陆壳结构探测和介质变化检测的人工震源,实施“地下明灯计划”。

气枪震源激发的信号可探测深达60千米的地下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气枪震源激发的信号最深能探测到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A . 地壳
B . 地幔
C . 外核
D . 内核
(2)“地下明灯计划” 主要应用的领域是()
A . 土地利用规划
B . 地貌状况检测
C . 矿产资源勘探
D . 土壤肥力调查
8. (2分)(2020·金山模拟) 读图(图中阴影区表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
A . 16时
B . 8时
C . 20时
D . 12时
9. (2分) (2013高一上·东至期中) 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增大到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热带范围变大
B . 寒带范围变大
C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
D . 温带的范围变大
10. (4分) (2019高一上·余姚月考)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则它们中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A . ①和②
B . ③和④
C . ②和③
D . ①和④
(2)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 . 多气孔构造
B . 常含有化石
C . 有层理构造
D . 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
11. (6分)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

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A . 河流上游地区
B . 山麓地带
C . 冲积扇
D . 河流出山口
(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A . 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 . 冬季风势力增强
C . 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 . 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12. (2分) (2017高一上·肇庆期中)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A . 南方气候湿润
B .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
C . 北方平原多
D . 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比南方长
13. (4分) (2016高一上·江宁期中) 读“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和“我国某地景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右图所示地貌的形成相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下列关于四大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②岩石圈厚度分布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③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
④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减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4. (2分) (2015高一上·邹平月考) 在江阴,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大气的吸收强烈
B . 云层的反射强烈
C . 大气的散射强烈
D . 地面反射强烈
15. (2分) (2018高一上·灵山月考) 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A . 地壳
B . 岩石圈
C . 地幔
D . 地核
16. (6分) (2018高二下·厦门期末) 荷兰鹿特丹市为减轻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的修建了水广场。

水广场既是可以供人们游憩、玩耍、运动的公共活动广场,又是能够收集并存蓄雨水,并把雨水转换为城市景观的雨水存蓄空间。

下图示意荷兰某水广场蓄水过程。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水广场()
A . 减少地表水下渗量
B . 增大地表径流总量
C . 增强植物蒸腾作用
D . 延缓地表径流形成
(2)与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相比,水广场()
A . 泄洪效果显著
B . 建设成本较高
C . 服务功能更多
D . 占地面积较小
(3)鹿特丹建设水广场的主要原因是()
A . 排涝设施较缺乏
B . 河流径流变化大
C . 鹿特丹地势低洼
D . 全年降水较均匀
17. (4分) (2018高三下·台州模拟) 读“2018年1月26~27日浙江‘堆雪人’预报地图”。

回答下列各题。

(1)给浙江大部分地区带来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A . 气旋
B . 暖锋
C . 冷锋
D . 寒潮
(2)甲、乙两地“堆雪人”效果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大气环流③洋流④海陆位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18. (4分) (2020高二下·新疆期末) 读“某地地震波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A . 5千米
B . 17千米
C . 33千米
D . 400千米
(2)该地最可能位于()
A . 非洲东非大裂谷
B . 青藏高原
C . 吐鲁番盆地
D . 太平洋
19. (4分) (2019高一上·南康期中)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

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

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 . ①表示夜晚山风
B . ②表示白天谷风
C . ③表示夜晚谷风
D . ④表示白天山风
(2)图示气流可解释“霜打洼地”成因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0. (4分) (2018高一下·江门月考) 读“我国沿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谱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应为()
A . 落叶阔叶林
B . 热带雨林
C . 高山灌丛草甸
D . 常绿松林
(2)玉龙山的山麓植被是在干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当地这种气候的成因是()
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Ⅱ冬季风背风坡,下沉增温
Ⅲ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
Ⅳ河谷地形,地形闭塞
A . Ⅰ、Ⅱ
B . Ⅲ、Ⅳ
C . Ⅰ、Ⅲ
D . Ⅱ、Ⅳ
21. (6分) (2018高一下·黄陵开学考) 下图示意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的祖国上空的卫星云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云系图推断,该影像图拍摄的时间最可能为()
A . 1月
B . 4月
C . 8月
D . 11月
(2)以下能反映图示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的是()
A .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B .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C .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D .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3)此时中山市的主导风向为()
A . 偏北风
B . 偏南风
C . 东风
D . 西风
22. (4分) (2017高一上·天津期中)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热木星EPIC 220504338b,距离地球约1800光年。

热木星是指公转轨道极为接近其宿主恒星的类木行星,其特点类似于太阳系的木星。

完成下列各题。

(1)热木星位于()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2)热木星的特点有()
A . 体积和质量较大
B . 由岩石组成
C . 公转轨道为正圆
D . 存在生命物体
23. (4分)(2018·浙江模拟) 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山脉分布和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山脉P的形成原因是()
A .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 .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 .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
D . 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2)关于图中气温等距平线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是()
①图示季节为夏季
②图示季节为冬季
③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海洋性由强变弱
④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大陆性由强变弱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4. (8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中) 读下“东南亚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 b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b国的某一岛屿,该岛屿是()
A . 苏门答腊岛
B . 爪哇岛
C . 巴厘岛
D . 苏拉威西岛
(2) K群岛是全球多火山、地震的分布区,其主要原因是()
A . 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B . 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C . 地处四大板块的交界处
D . 地处五大板块的交界处
(3)在东南亚下列河流属于太平洋水系的有()
①澜沧江
②萨尔温江
③伊洛瓦底江
④湄公河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4)下图中能较真实反映出沿图中L 线做一剖面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5. (4分) (2017高二下·张家口月考) 下图是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冰川
B . 降水
C . 海拔
D . 土壤
(2)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 . 纬度地带性
B . 非地带性
C . 垂直地带性
D . 经度地带性
26. (2分)上题所述事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 整体性
B . 各环境要素是独立发展的
C . 差异性
D .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27. (2分) (2015高二上·芜湖期中) 图为我国七省区某种植被总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该植被分布区所存在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 土地荒漠化
B . 土地次生盐碱化
C . 水土流失
D . 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综合题 (共6题;共56分)
28. (10分) (2016高一上·深圳期中)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节气是________
(2)这一天D点的昼长为________,B点的昼长是________。

(3)某物体从E点向C点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先是向________偏,后又向________偏,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角速度的对比关系是 ________;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__。

29. (7分) (2013高一上·沭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当地时间2013年9月15日,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锡纳朋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炽热的熔岩.
材料二: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图”.
(1)图2中,字母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2)图1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三大类中的________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可以用图2中的数字________表示,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________岩.
(3)图2中,箭头②表示________作用,箭头④表示________作用.
(4)该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地球圈层中的________(地壳、地幔、地核).
30. (4分)图A为某河段平面图,图B为图A中河流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图C示意图A中M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A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河道横剖面,最符合图B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M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 . 1月
B . 4月
C . 6月
D . 10月
31. (12分) (2013高一上·商河月考) 图1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下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地的气候类型成因是________,该气候类型在全球范围分布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
(2)图1中③与④的纬度大致相当,但分别处在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显著,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③与④两地气候与图2甲、乙两地的对应关系,并叙述两地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3)判断图3各地与图1中④与⑤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④与⑤两地获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及原因.
32. (8分) (2019高一上·莆田期末) 图Ⅰ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图Ⅱ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
A . ①——甲
B . ④——乙
C . ⑥——丁
D . ⑦——丙
(2)图Ⅰ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季。

(3)图Ⅰ中,气候类型④的成因是________;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若图Ⅰ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 ________渔场,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3. (15分)(2020·肇庆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鲸集中分布于环北冰洋地区,生活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城性,为北极地区原著居民提供了食物、皮革等物质。

白鲸主要在河口附近食物广泛的海面活动,会成群地季节性迁徙,但游动速度缓慢,大致每年夏季,携带“幼子”迁徙到河口或海湾,圣劳伦斯湾是白鲸主要迁徙目的地。

下图示意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

(1)分析图中虚线所示洋流对白鲸迁徙的影响。

(2)指出圣劳伦斯湾海水具有分层现象且海水表面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原因。

(3)有人建议在圣劳伦斯湾建白鲸自然保护区,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 0附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7题;共96分)
1-1、
2-1、
3-1、
3-2、
4-1、
5-1、
6-1、
6-2、
7-1、
7-2、
8-1、
9-1、
10-1、
10-2、
11-1、
11-2、
12-1、13-1、13-2、14-1、15-1、16-1、16-2、16-3、17-1、17-2、18-1、18-2、19-1、19-2、20-1、20-2、21-1、
21-3、
22-1、
22-2、
23-1、
23-2、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26-1、
27-1、
二、综合题 (共6题;共56分) 28-1、
28-2、
28-3、
28-4、
29-1、
29-2、
29-3、
29-4、
30-1、
30-2、
31-1、
31-2、
31-3、
32-1、
32-2、
32-3、
32-4、
33-1、
33-2、
3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