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五大力量”助脱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隆化县:“五大力量”助脱贫
作者:隆化县委组织部
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2020年第4期
隆化县委组织部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隆化县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调高工作标尺,确定了锻造“五大力量”整体工作思路,着力将强化党的领导、强化组织功能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全面锻造基层组织力、优化组合力、政策执行力、一线战斗力、示范引领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扶贫脱贫。

截至2020年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47519户、111645人,下降到530户、1419人,贫困发生率由30.67%降至0.39%,15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配强班子,提升基层组织力。

把扶贫工作所需、扶贫岗位所需作为出发点,坚持“五个突出”(突出政治标准、突出基层一线、突出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突出结构优化)“五用
四让”(用政治坚定顾大局的好干部,用踏实肯干有本领的好干部,用一心为民肯吃苦的好干部,用敢于担当善突破的好干部,用自律严格作风正的好干部;让重形式、玩虚招的人受警醒,让不想事、难成事的人腾位子,让跑关系、拉选票的人没市场,让身不正、行不廉的人受惩戒)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紧紧围绕脱贫大局选干部、配班子。

坚持因岗选人、因事择人。

2016年
以来,将13名基层经验丰富、善于攻坚克难的乡镇长重用到乡镇党委书记岗位,对54名扶贫
工作成效好、帮扶效果显著的乡镇干部、驻村干部予以提拔重用,打造了团结有力、敢打敢拼、善作善成的一线“指挥部”和“战斗群”。

深入实施农村“领头羊”工程,紧扣村党支部书记“选育管备”四个关键环节,探索建立科学有用的管理机制,坚持以“五个过硬”(政治素质
过硬、发展本领过硬、协调能力过硬、服务水平过硬、品行作风过硬)遴选村“两委”班子带
头人,高质量组织村“两委”换届,真正把政治坚定、品行端正、能力突出、群众信任的党员
选进基层党组织。

制发了《隆化县村干部抓脱贫攻坚考核办法》《隆化县村干部绩效补贴发放
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加强激励约束,让村“两委”干部主动担责尽责,积极作为。

通过
资金扶持、技能培训、园区带动,让每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掌握一项致富技能、兴办一个产业、
带动一方发展,全县参与发展特色产业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到237名,辐射带动贫困群众8200户。

整合聚势,注重优化组合力。

着眼向扶贫一线注入精干力量,协同省、市选派157支驻村
工作队、472名驻村干部扎到基层、干在一线,其中选派的72名建档立卡贫困村县派第一书记
中科级干部33名,后备干部26名,企事业单位中层及专技人员13名,切实做到优配优化、精锐尽出。

充分研判派出单位帮扶资源和干部综合能力,结合贫困村现实需求,对派出单位和派
出干部进行优势整合。

县级68个派出单位中48个参与整合,整合率达70.6%,实现了强弱互补、因村选派。

组织省、市、县各级9216名机关、事业、企业干部与3.2万户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各级帮扶责任人尽其所能帮助贫困群众谋划脱贫路径、解决实际问题。

集聚人才力量。


重发挥人才对脱贫攻坚的支撑、驱动作用,坚持内引外联、实用实效、以用为本,集聚各类人才。

深化“拔尖人才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评选省、市拔尖人才10名、县级乡土人才41名,通过东西部协作柔性引进急需人才275名,依托外援培训基地培训实用人才128名,采取“技术指导专家+技术联络员+贫困户+辐射带动户”农技推广模式,培训农技骨干15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人才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系统培训,增强政策执行力。

把强理论武装、提政策水平、增实践本领、长克难能力作为
主要目标,持续开展系统化全方位政策培训。

以专题培训班、外埠拓展培训、以会代训等为主
要形式,对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进行多主题培训,保证了中央重大决策部
署和省委、市委、县委要求的坚决贯彻执行。

培养一线干部的实践能力。

注重强化扶贫一线党
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能力培育,采取聘请专家授课辅导,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交流、实地观
摩学习等形式,定期为驻村干部“充电蓄能”,着力提升驻村干部的全局观念、履职能力和工
作本领。

通过邀请知名专家举办高层讲坛,县内集中组织轮训,同步启动田间课堂、网络课堂、常态化培训等方式对村“两委”干部、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启发思路、开阔视野,不
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几年来,共举办村“两委”干部集中轮训班15期,1782名村“两委”
干部实现两轮集中轮训;各级各部门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训42180人次。

创新载体,激发一线战斗力。

持续增强党员干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超常
规的举措推动扶贫脱贫快步推进。

坚持把党的领导、组织力量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积极发挥
党委议事协调作用,促进了工作的横向交流和纵向落实。

探索建立“五问五查两了解”(问政
策学习宣传、问村情民情掌握、问驻村帮扶举措、问单位后盾作用发挥、问群众满意度;查纪
律执行、查工作作风、查沟通协调、查帮扶成效、查基础工作;了解工作生活情况、了解干部
思想状况)“一访两评估”(入户访谈、职责履行评估和责任落实评估)等创新举措,全面推
动驻村帮扶工作落实落地。

研究推行“结对帮扶指导帮带制”,由336名乡镇班子成员及政治
指导员与744名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进行全覆盖结对指导,提升村“两委”干部及致
富带头人的结对帮扶成效。

探索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核多元”(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经济
组织为依托、产业党组织为骨干的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农村党员“夺旗争星”、在外人才
“四才吸引”(兴业引才、政策惠才、金融扶才、诚意留才),教育培训“四育双提”(强化
党性教育、能力培育、政策普育、文明化育,提升党员宗旨意识,提高群众致富本领),结对
帮扶“多向驱动”等机制,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目标切实落地。

采取建立产业党小组、特设
党支部、功能党支部等党组织设置创新方式,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38个,党小组151个,引领、推动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合力攻坚,实现了让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作用发挥在
产业链上、让贫困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组织优化目标。

工作中一些探索和经验得到省委常委、
组织部部长梁田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树典立标,发挥示范引领力。

注重把典型培树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发挥“一个支部一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先锋带动作用。

倾力打造“热河皇家温泉党建示范区”,以特色产业发展
模式为依托,探索推行了种植业“六统一分”(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建设大棚基地、统一提供
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经营、统一组织销售,分户经营管理)、养殖业“六力合一”(政府推动力、企业带动力、金融撬动力、科技支撑力、支部组织力、养殖户内生动力)、旅
游产业“五个起来”(组织强起来、基础建起来、党员带起来、产业兴起来、群众富起来)、
家庭手工业“三带三扶三增”(龙头带产业、产业带工厂、工厂带农户,扶资金、扶技术、扶
平台,实现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获得感增强)利益联结模式,为全县基层党组
织引领脱贫攻坚提供工作样板、成型经验。

2018年6月,承德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现场会在该
片区召开。

深层次挖掘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党员致富能手、优秀驻村干部等扶贫典型,先后培
树了七家镇西道村1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李常春、白东亮等6名“全省千名好支书”,全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庞瑞等一批在脱贫攻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通过“以身边事
教育身边人”的方式,抓点带面、励先促后,让群众明白脱贫在于勤劳、致富要靠奋斗,进一
步激发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性,为抓党建促
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助推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