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结构的稳定性(3)》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属于《技术与设计2 》的第一个主题,该主题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结构”和“设计”共同构成本单元两个核心概念。
结构体现了“空间”的概念,而结构的稳定性又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因此,本节内容在《结构与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材通过行动、案例分析、探究、小试验及阅读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结构的稳定性、稳定结构的含义,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结构的含义有更深的认识,而且也为以后结构的强度、结构的设计等奠定了良好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学生通过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的学习,对结构的概念,结构的受力、及结构的一般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难度不大,因此对哪些主要因素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了一定探究的欲望。
因此采用激趣法,合理引导,通过典型案例、小试验、多媒体等方法学生完全能够达到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和稳定结构的概念,明确结构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稳定条件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演示、案例、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并写出简单试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试验等方法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体验学习乐趣。
渗透安全教育、德育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对结构稳定性的理解以及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难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结构稳定性的实际案例。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播放一首儿歌,看这首儿歌所描述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不倒翁,通过讲解
不倒翁引入其是稳定的,或者说它的稳定性比较好。
展示刘翔的跨栏的图片,播放视频关注跨栏架,说明跨栏架的特点,从而说
明其是不稳定的,或者说它的稳定性差。
这两个例子都涉及到了稳定性,接下来我们看如何给结构的稳定性下定义。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观看一些翻船的图片,而且每次发生翻船的事件,必然会带来或多或少的损失,更有甚者会有人因此而丧命,故提高稳定性是很有必要的,要想提高船的稳定性,我们势必要了解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探究试验一
试验器材:三张普通的纸张
试验过程(1)一张竖直放,另一张对折后放桌上,比较其稳定性,并试图找出原因(学生猜测是形状)
(2)用中间对折的纸张,按照不同的放置方法,比较其稳定性,并
分析其原因(找出支撑面这个因素)
(3)用夹角不一样的两张纸,角度都小于90 度,对他们扇风,比较
它们的稳定性,分析原因
试验结论结构的稳定性与支撑面有关
支撑面越大稳定性越好
支撑面越小稳定性越差
再次验证:利用一张小木板,四块橡皮,造一张迷你型的小桌子,第一次四块橡皮相对集中在中心,在角上放置一个夹子,桌子瞬间倒塌;第二次将四块橡皮安装在四个角上,再次将夹子放在同一个位置,发现第二次更稳定。
探究试验二
试验目的使不倒翁倒下
试验器材不倒翁若干硬币若干金属球
试验过程利用硬币或者金属球使不倒翁倒下,分析其原因
试验结论稳定性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重心越高稳定性越差
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
再次验证:利用长势比较好的麦苗,在即将收获的季节,若一阵大风刮过,会将麦子刮倒,产量将有损失,要想避免损失,必须选择抗倒伏的,什么样的抗倒伏呢?学生回答矮秆抗倒伏。
3、列举比萨斜塔护珠斜塔的例子,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是否是越倾斜越好呢,是否有个临界状态呢,从而引出稳定性的基本条件:重心在底面的投影应该落在支撑面内。
4、课堂练习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