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后循
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共纳入研究对象63例,均为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
础治疗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
酸倍他司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64.52%明显低于观察组临床
总有效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两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
聚集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不同治疗方案,观察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
聚集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
晕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可获得良好临
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甲磺酸倍他司汀;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效果
在临床神经内科疾病中,后循环缺血眩晕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作为一种缺血性脑血管
疾病,主要包括后循环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呕吐、平衡障碍等临床症状[1]。

目前临床上针对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重点探究分析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效果。

现具体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63例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8月~2018年
8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人员组成:有男性患者20例,有女性患者11例,年
龄59~79(63.33±5.49)岁,病程2h-8d,平均(21.52±3.39)h。

观察组32例,人员组成:
有男性患者19例,有女性患者13例,年龄57~81(62.86±5.34)岁,病程3h-6d,平均(22.01±3.39)h。

两组数据可公平对比(P>0.05)。

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①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②年龄>60岁;③依从性良好,可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

(2)排除标准:①依从性极差者;②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肝功能损害、有严重出血倾向者;③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③有消化道溃疡史者或活动期消化道溃疡者、支气管哮喘、肾上腺髓质瘤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每个患者基础疾病开展对
症治疗。

在上述基础上,针对对照组患者,开展甲磺酸倍他司汀[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产品规格:6mg*30s,国药准字H20040130 ]一次1~2片,一日3次,饭后口服。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
公司,包装规格:100ml:25mg:0.9g/瓶,国药准字H20100041)100ml静脉滴注,1天2次,共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显效:患者经过治疗眩晕、恶心等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起效
时间≤2d;有效:患者经过治疗眩晕、恶心等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起效时间3-5d;无效:患者经过治疗眩晕、恶心等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起效时间≥6d,总有效率=显效率+
好转率。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于治疗前后抽取空
腹肘静脉血3ml,使用自动血流变仪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排序、统计和分析。

运用Epidata3.0进行数据
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根据资料性质和分布,选择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进
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64.52%明显低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注:*P<0.05,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2.2两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水平比较(表2)
两组治疗前两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
不同治疗方案,观察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水平比较
3.讨论
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涉及到脑干、小脑、丘脑等血液
灌注不足,进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甲磺酸倍他司汀是循环改善剂的一种,能特异性增加大脑、脑干内血液循环及内耳微循环,消除内淋巴水肿。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头晕和眩晕[2]。

一项关于甲磺酸
倍他司汀的动物实验显示,在土拨鼠的内耳循环障碍的实验中,将甲磺酸倍他司汀腹腔给药,30分钟后与对照组相比,血流增加148%[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临床总有效64.52%
明显低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改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其中的主要成分丁苯酞,丁苯酞为人工合成的消旋正
丁基苯酞,与天然的左旋芹菜甲素的结构相同。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患者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改善作用,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4]。

有研究显示,丁苯酞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
缺血作用,可明显缩小大鼠局部脑缺血的梗塞面积,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脑
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具有抗脑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5-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两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差异不显著,
P>0.05;经过不同治疗方案,观察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通过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提高脑血管
内皮NO和PGI2的水平,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钙浓度,抑制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
活性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7]。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
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与
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长德,闫振国,程潇,董子源,方邦江.熄风化痰通络方治疗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
晕的临床疗效评价[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3(02):27-31.
[2]韩荣福.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43例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
的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9,16(03):144-145.
[3]杨牧,程相杰,韩娟,乔林赏,袁磊,朱星阳.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价值研究[J].北方药学,2019,16(03):42-43.
[4]胡倩,郑丽芳,李洪林,高轩,周子英,王希佳,管倩倩.盐酸倍他司汀联合血塞通
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04):527-530.
[5]何菊,张怀亮.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06):871-874.
[6]闫振国,王长德,童舒雯,游毅.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8,24(08):85-87.
[7]王煜.天麻素联合奥扎格雷、异丙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分析[J].淮海医药,2018,36(02):216-2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