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内结节病患者的CT诊断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内结节病患者的CT诊断分析
崔桂娟
【摘要】目的:对CT诊断在胸内结节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CT表现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7例胸内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7例患者中45例纵膈及肺门淋巴结均有肿大,46例均存在纵膈淋巴结肿大症状,41例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无肺门淋结肿大,3例内乳动脉旁淋巴结肿大,2例心膈角淋巴结肿大,4例两腋窝淋巴结肿大,5例淋巴结钙化。

结论CT诊断在胸内结节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对诊断肺实质病变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5(000)005
【总页数】2页(P93-94)
【关键词】胸内结节病;患者;CT诊断
【作者】崔桂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中医院CT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2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结节病属于一种多系统非干酪性肉芽肿病变,但是发病的原因至今不明,一般情况下这些肉芽肿病变能够自行消退或进展至纤维化[1]。

但该病因缺乏临床诊断的特
异性而导致在临床诊断中经常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

本文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7例胸内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
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7例胸内结节病患者
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4.4±4.7)岁;临床症状:12例患者咳嗽,7例患者胸闷、憋气,4
例患者低热,5例患者反复低热、乏力,3例患者痰中带血,6例患者肌肉酸痛,
3例患者双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2例患者颌下淋巴结肿大,1例患者肝硬化、脾大,5例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本组的47例患者均经病例证实符合胸内结节病
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16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粘膜活检,8例患者经浅表淋巴
结活检,12例患者经纵膈镜淋巴结活检,4例患者经开胸活检,7例患者经皮肺
穿刺活检。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面检查,仪器选用Siemens emotion单层和GE Br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将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 KV,电流150 mA,准
直0.6,层厚7.5 mm,间距7.5 mm。

对患者采取仰卧位,在扫描之前应指导患
者进行必要的呼吸训练,让患者在扫描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屏住呼吸,并且要让患者保持心态平和。

让患者屏气后进行扫描,扫描的范围包括肺尖至肺底。

对怀疑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后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以3~4 ml/s的注射速度注射300 mg/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30 s后
进行强化扫描。

扫描完成后将图像传输至ADW 4.3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并采用
1.25 mm层厚以及1.25 mm间距进行三维重组,对病变的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进行仔细观察[2]。

2.1 淋巴结肿大
本组的47例患者的淋巴结肿大以短径均>10 mm,即所有的患者均存在胸内淋
巴结肿大症状,其中包括45例纵膈及肺门淋巴结均有肿大(占比95.7%);46
例患者均存在纵膈淋巴结肿大症状(占比97.9%),只有1例患者无纵膈淋巴结
肿大症状(占比2.1%);41例患者存在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症状(占比
87.2%),5例患者存在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症状(占比10.6%),1例患者无肺门淋结肿大症状(占比2.1%);3例患者存在内乳动脉旁淋巴结肿大症状(占比6.4%),2例患者存在心膈角淋巴结肿大症状(占比4.3%),4例患者存在两腋
窝淋巴结肿大症状(占比8.5%),5例患者存在淋巴结钙化症状(占比10.6%)。

本组患者中有18例患者均见肿大淋巴结呈均匀强化。

纵膈内肿大淋巴结的分布:45例4R组,38例7组,31例4L组,29例5组,25例2组及6组,9例3组,5例1组和8组。

2.2 肺内表现
本组的47例患者的肺部表现情况:28例患者肺内多发结节,3例患者胸膜小结节,6例患者小叶间隔增厚,12例患者支气管血管束增粗,2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并
伴肺实变,4例出现纤维化呈网状、蜂窝样改变,2例患者并发双侧胸腔积液。

根据临床分期:13例I期患者,29例II期患者,2例III期患者,3例IV期患者,
无0期病例。

结节病患者绝大多数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肺部表现,如果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会导致使肺、淋巴结、肝脾肾以及皮肤与骨骼等器官发生病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3]。

随着经济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
们也越来越重视CT扫描在胸内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因此CT扫描在临床检查中
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47例胸内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资料及CT诊断资料能够看出,本组
的47例患者的淋巴结肿大以短径均>10 mm,即所有的患者均存在胸内淋巴结
肿大症状,则胸内结节病的最基础特征就是淋巴结肿大,其中典型影像学表现主要是肺门肿大,所以当患者出现该症状就需要加大诊断力度进行确诊。

同时,胸内结节病患者的CT诊断还存在肺内多发结节,胸膜小结节,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磨玻璃影并伴肺实变,纤维化呈网状、蜂窝样改变,并发双侧胸腔积液等肺部表现。

实践证明,CT诊断在胸内结节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是纵膈淋巴结肿大和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CT诊断对诊断肺实质病变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关文献】
[1] 田岳华,刘雨成,郭嘉漪,等.胸内结节病的CT诊断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9,24(8):842-846.
[2] 吴海.胸内结节病的高分辨CT诊断与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634-1637.
[3] 江银玲,赵珩,牛艳洁,等.胸内结节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3):353-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