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人教版七上历史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27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小结
汉 武 帝 巩 固 大 一 统 措 施
28003
政治: 1.颁布“推恩令” 2.设立刺史制度
思想: 尊崇儒术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 一铸五铢钱;②盐铁专
经济: 营;③平抑物价;④注 重发展农业、手工业
军事: 北击匈奴
汉武帝从政治、思 想、经济和军事等 方面巩固了大一统 局面,使西汉王朝 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相对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
28003
思想上——尊崇儒术

主要内容:
仲 舒
1.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诗经》、《尚书》、《礼
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
邦的人才;
3.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文化专制
28003
军事上——北击匈奴
西汉初期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白登之围)
秦末汉初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南下袭扰
西汉初期 国力疲弱,“和亲”政策
北方匈奴的威胁未除
28003
军事上——北击匈奴
根据课本P72,归纳北击匈奴的相关内容
著名将领
卫青、霍去病
著名战役 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
28003
汉代讲经图
作用:
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 崇,影响深远。
思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有何不同?其结果如何? 这种“不同”背后又有何相同之处?
秦始皇
汉武帝
对儒学态度 焚书坑儒(抵制)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推崇)
结果 相同 目的
实质
激化了社会矛盾。
培养了人才,并让他们进 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
想通
是政治、思想文化、经济上的统一。
28003
西汉郡国制
西周 分封制 西汉 郡国制
秦朝 郡县制
阅读课本P69页“相关事实”,汉高祖刘 邦为了让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 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28003
政治危机
材料反映了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 知识拓展 >>
汉武帝确立察举制
西汉初期,汉文帝开始采用由各地推荐人才的方法选官,但没有形成固 定的制度。汉武帝在位时期,将这种新的选官方法加以完善,形成察举制。 各郡国每年按照人口比例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皇帝也下诏让公 卿大臣举荐人才,经过考察,授予官职。通过察举制,西汉王朝选拔了一批 优秀的人才。
政治危机
材料三:“(豪强地主) 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
于乡曲” 。
——《史记·平准书》
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汉初期在地方上面临什么问题?
政治危机之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诸侯王势力强大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28003
社会秩序混乱
政治上——推恩令
28003
推恩令妙在哪里?
【分1封. 制方】法相对诸侯缓王和,不诸费侯一王兵一卒诸,侯达王到了削弱
28003
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
汉文帝
28003
汉高祖
汉景帝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
公元前141年,16岁登基 公元前135年,22岁亲政 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
汉武帝
第12 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发展国力强盛原因;通过了解西汉“削 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过程。
28003
图2说明:西汉初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了许多宾客, 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 以儒家四书五经为教材,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图3说明: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 始皇统一度量,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图4说明: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 铸造五铢钱,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 定了经济基础。
28003
随堂练习
1. 在参观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厅时,同学们看到西汉诸
A 侯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如图),通过了解得知,汉朝礼制规定只有皇帝的葬
服可以用金缕玉衣,针对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实施“推恩令”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8003
B.实行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巩固边疆
随堂练习
2. 下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讲经图》,结合所学推论与该
A 图匹配的主题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以法治国,稳定民心 C.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
28003
随堂练习
D 3. 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 )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D.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
28003
随堂练习
A 4. 下图是小历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
A.巩固大一统王朝 C.增加财政的收入
28003
B.解决王国的问题 D.加强对思想控制
从材料中任选一幅图片(示例除 外),仿照示例,说明图片反映 的历史事件。(提示:历史事件 需要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方面 加以说明)(6分) 示例:图1,战国时七国文字各异, 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 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文字 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顺利推 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影响
1.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 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2.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 片区域,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 酒泉、敦煌四郡。
28003
对比西汉与秦朝的疆域图,看看有什么变化?
相关史事:西汉初期,我国西南地区有夜郎、滇等地方政权,统称为“西南夷”。汉武 28003帝派人去联络西南夷,夜郎主动归附西汉。汉武帝还在南方越族聚居的地区设置南海、 合浦、交趾等九郡,进行有效管辖。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 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 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 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28003
政治上——刺史制度
皇帝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刺 刺 刺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史 史 史
28003
名词解释
何为“大一统”?
“大一统”: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
面的统一指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政 经治军 济 大一 事
统 思交
“大一统”和“大统一”有什么区别?
“大统一”仅仅指地域上的统一; “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一统” 要广得多,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
28003
教学目标: 1. 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影响; 2.通过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学习,知道儒学在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 位的原因和影响; 3.通过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学习,理解汉武帝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 作出的贡献。
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8003
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
经济上——经济政策
阅读课本,归纳当时在经济上面临哪些问题?汉武帝是如何应对的?
存在问题:
①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 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 强手中; ②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 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影响
应对措施: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盐铁官营、专卖 ③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他还下令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材料一 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900
50
800
700
40600 500Fra bibliotek30400
20
300
政治危机120000 之一:诸侯王势力强10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0
0
单万位人:中央人口 地方人口
单位: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

材料二
28003
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 帝才可以享用的,可这件金 缕玉衣出土于汉代诸侯王墓。
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
28003
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思想上——尊崇儒术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概括西汉初年,在思想上面临哪些问题?
材料: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 统。——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淮南王刘安,招用诸子百家几 千人著书立说,编写《淮南子》, 一些学派用自己的观点议论天子。 诸子百家的学者依附诸侯王,宣 讲和汉武帝不一样的治国思想, 对抗朝廷。
刺史的职能: 监视州部地方官员、豪强及其子弟
28003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
阅读课本P70,归纳汉武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重视兴修水利(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 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汉代耧车
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推2恩. 令得】到封地诸侯的王诸侯子诸侯弟,侯侯不仅没诸侯王有反侯侯抗,还对
皇帝感恩戴德。 王
侯 侯




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28003
政治上——酎金夺爵
酌[zhòu]金夺爵 (酎金即诸侯贡金)
你送来的贺礼太薄,对朕 不敬,削你的爵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