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剂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其它的给药途径相比,肺部给药具有吸收表 面积大,吸收部位血流丰富,能避免肝脏的首 过效应,酶活性较低,上皮屏障较薄及膜通透 性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蛋白质和多肽药物的 给药。
❖肾上腺素拮抗剂、抗胆碱剂、皮质激素、强效 麻醉剂、抗偏头痛药等小分子药物以及胰岛素 、生长激素、疫苗和新的生物技术产品等大分 子药物均可制成肺部给药制剂,起局部或全身 治疗作用。
大。目前正在研究的透明质酸与海藻酸,
与呼吸道粘液中所含的高分子材料相似,
毒性也小。
二、气雾剂的特点
优点:
1)速效、定位
哮喘气雾剂
2)清洁、稳定
3)避免胃肠道降解和肝脏首过作用
4)剂量可准确控制
缺点:
1) 生产成本高:需要耐压容器,阀门系统等
2) 有一定的危险性:受热、撞击
爆炸
3) 需要抛射剂:制冷效应刺激皮肤;心脏副作用
❖ 目前,胰岛素肺部给药制剂的研究已成为药剂 届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如胰岛素气雾剂、喷 雾剂及粉末吸入剂等,其中胰岛素粉末吸入剂 已经批准上市。
肺部吸收
❖ 肺部吸收:吸收速度快→速效
吸入型气雾剂主要通过肺部吸收,吸收的速度很快,不 亚于静脉注射,如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吸入后1-2min即 可起平喘作用。
性质稳定,不燃烧,但液化后的沸点较上述二 类低的多,常温时蒸气压过高,要求包装容器 的耐压性能高(需小钢瓶包装)。若在常温下 充入它们的非液化压缩气体,则压力容易迅速 降低,达不到持久喷射的效果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欧盟及所有工业国家从1995 年 1月 1日起禁止生产和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原料。 但作为例外,仍允许在医药领域生产和使用氟利昂, 用于治疗严重的哮喘和呼吸道疾病。
关, ❖ 通常粒子的沉积率与呼吸量成正比而与呼吸频率
成反比
2、微粒的大小
❖ 较粗的微粒(雾滴或药物微粒)大部分落在上呼吸道粘 膜上,因而吸收慢,如果微粒太细,则进入肺泡囊后大 部分由呼气排出,而在肺部的沉积率也很低。
❖ 通常吸入气雾剂的微粒大小以在0.5~5μm范围内最适 宜。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微粒0.5-1μm为好;起局部 作用者以3~10μm为宜。
三、气雾剂的组成
玻璃容器、金属容器和塑料容器 常用玻璃容器(外裹塑料防护层)
耐压容器
➢ 气雾剂容器必须不与药物和抛射剂起作用、耐压、轻便、 价廉等。
➢ 玻璃瓶:耐压性和抗撞击性较差,外加塑料层解决。一般 外加塑料层比较透明,在较强光线下可以看到内容物的多 少,目前使用较广,便于观察。
➢ 铝制容器、马口铁容器:包括不锈钢容器,耐压性强,但 对药物溶液的稳定性不利,常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处理。
②混悬型气雾剂 指不溶于抛射剂的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 在抛射剂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混悬液),以雾粒状喷 出,喷出后抛射剂挥发,药物以固体微粒状态到达作用部 位。
③乳剂型气雾剂 指不溶于抛射剂的液体药物与抛射剂经乳化, 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O/W或W/O型乳剂), O/W型乳 剂以泡沫状喷出,又称泡沫气雾剂; W/O型乳剂喷出时形 成液流。
❖ 巨大的吸收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极小的转运距离, 决定了肺部给药的迅速吸收。而且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 入血液循环,无肝脏首过效应。
吸入性气雾剂使用示意图
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
❖ 影响吸收的因素: ➢呼吸的气流 ➢微粒的大小 ➢药物的性质 ➢酶的影响
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
1、呼吸的气流 ❖ 药物进入呼吸系统的分布与呼吸量及呼吸频率有
❖ 肺部吸收迅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肺部吸收面积巨大。肺 泡囊的数目估计达3亿-4亿,总表面积可70-100m2,为 体表面积的25倍。
❖ 另一原因为:肺泡囊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所构成,这些细 胞紧靠着致密的毛细血管网,肺泡表面至毛细血管间的 距离仅约1um,毛细血管总表面积约为90m2,且血流量 大,药物到达肺泡囊即可迅速吸收显效
其抛射剂的用量一般为8%~10% (g./g),也有高达25%以上的。
三、气雾剂的组成
抛射剂 药物与附加剂 耐压容器 阀门系统
研究最热:多肽和蛋白类药物 附加剂:潜溶剂、润湿剂、乳化 作溶剂,必要时可加入适量乙醇、丙
二醇或聚乙二醇等作潜溶剂,使药物和抛射剂混溶成均相溶液。
延长药物在肺部作用时间的方法
❖ 延长药物在肺部滞留时间的研究包括新的化合物的寻找, 增加药物的脂溶性(可增加药物在肺部的沉积,或延缓从 肺部组织的释放,增加肺部作用效果)等。
❖ 在制剂学方法上: 如采用脂质体、微球、复合物等制剂学方法来延长药物在 肺部的滞留时间,可缩短研究周期,减少经费投入,是目 前国外大制药公司热衷的研究课题。
混悬型气雾剂 应先将药微粉化,为了使药物分散混悬于抛射剂中,
常加入润湿剂如滑石粉、胶体二氧化硅等。有时可加入适量的稳定剂, 如油酸、月桂醇等。
乳剂型气雾剂 药物若不溶于水或在水中不稳定时,可将药物溶于
甘油、丙二醇类溶剂中,加入抛射剂,还需加入适当的乳化剂。若抛 射剂为分散相时,可喷出较稳定的泡沫;若抛射剂为连续相时,在喷 出时随着外相抛射剂气化而形成液流。 气雾剂中还可加入抗氧剂,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在加防腐剂时,应 注意防腐剂本身的药理作用。例如含有苯扎氯胺0.25g/L的异丙托溴 胺气雾剂可导致反常的支气管收缩作用。
❖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规定吸入气雾剂的雾 粒或药物微粒的细度应控制在10μm以下,大多数应小 于5μm。
3、药物的性质
❖ 吸入的药物最好能溶解于呼吸道的分泌液中,否则成为 异物,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 药物从肺部吸收是被动扩散,吸收速率与药物相对分子 质量及脂溶性有关:
• ① 小分子化合物易通过肺泡囊表面细胞壁的小孔,因而 吸收快,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糖、酶、高分子化合物等 ,肺泡囊难于吸收。
延长药物在肺部作用时间的制剂学方法
❖ (一)脂质体
将药物包裹成脂质体后肺部给药, 不仅能有效减少药物对呼吸道和 肺部的刺激性和毒性,增加药物 疗效,并可使药物通过磷脂双分 子层缓控释放。
Mc Cullough等最早报道,阿糖胞苷制成脂质体后在 肺部的滞留半衰期长达6小时以上,而且阿糖胞苷脂 质体经气管内灌注给药后,只对肺部呈现细胞毒作用, 而游离阿糖胞苷经相同途径给药后对肺、胃肠道、 骨髓都产生细胞毒作用,说明脂质体不但能延长阿糖 胞苷的作用时间,而且能将药物定位在靶组织。
滴大小。抛射剂雾部滴作在产药用要用生,于处求的泡抛吸方较吸沫射入细入中的剂给,气性用药用以雾状量时量剂0取为,.5,~比决抛310雾μ于-射一4m滴5抛剂为%般以射用宜(3为剂量~;g1/的高g02起)μ0性达m局-,质和 70%(g/g),为所宜用9占9;量%比皮,肤例抛用射大气剂者雾蒸剂,气的压雾雾高滴滴且可粒用粗量径些大小,时。,产 2.混悬型气雾直约剂径为生的3度、为6有蒸应~抛51粘气尽00射~%稠压量2剂(0性低相0与gμ和而近/mg混)弹用,悬,性量抛的因的少射固而干 时剂体致泡,用药冷沫则量物效;产较间应若生少的亦抛柔,密射软剂的 3.乳剂型气雾较剂低湿。泡沫。
气雾剂
一、概述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给药后,药物进入呼吸道深 部,腔道粘膜或皮肤发挥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种给 药系统。
三者区别:
气雾剂:借助抛射剂产生的压力将药物从容器中喷出 喷雾剂:借助手动机械泵将药物喷出 粉雾剂:由患者主动吸入
二、气雾剂
一、气雾剂的分类
溶液型气雾剂
混悬型气雾剂
3.按医疗用途分类
①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
吸入气雾剂系指含药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 制定量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
雾状喷出,随呼吸吸入肺部的制剂,可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②皮肤与粘膜用气雾剂
皮肤用气雾剂主要起保护创面、清洁消毒、局部麻醉及止血等作用, 应无刺激性。 阴道粘膜用气雾剂主要用于治疗微生物、寄生虫等引起的阴道炎症, 一般要有持久稳定的泡沫,常用O/W型泡沫气雾剂,应无刺激性。 鼻粘膜用气雾剂主要用于蛋白类药物的全身作用。
多用于外用药用气雾剂
(三)抛射剂的用量
气雾剂的喷射能力强弱取决于抛射剂的用 量及自身蒸气压。一般说来,用量大,蒸 气压高,喷射击能力强,反之则弱。
一般采用混合抛射剂,通过调整用量和蒸 气压来达到调整喷射能力的目的。
气雾剂种类、用途不同,抛射剂用量 亦不同。
1.溶液型气雾剂1、主药必须微粉化(<2μm) 抛射剂的通种常2类、发及抛挥射全用剂身量的治比用疗量作会较用直高的接,吸用入影于气响腔雾雾道剂给,
❖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 使得越来越 多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可用于临床治疗。世 界各大制药公司纷纷介入粉雾剂的开发研究, 如美国的治疗技术公司( Theratech ) 向 Innovative Devices公司购买粉末吸入装置的专利 使用权, 礼莱公司与Inhalle 公司合作开发治疗 骨质疏松症药物如雷洛昔芬粉雾剂, Genteon公 司与Inhale公司合作开发治疗肺气肿的粉雾剂, 辉瑞公司与Inhale公司合作进行胰岛素粉雾剂的 开发等。
2、按气雾剂组成
乳剂型气雾剂
二相气雾剂 药物分散成雾滴或雾粒,
经呼吸道吸入肺部的制
三相气雾剂 剂。
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
3、按医疗用途 皮肤和粘膜用气雾剂
空间消毒用气雾剂
1.按分散系统分类
①溶液型气雾剂 指药物溶于抛射剂中或在潜溶剂的作用下与 抛射剂混合而成的均相分散体(溶液),以细雾状雾滴喷 出,喷出后抛射剂挥发,药物以固体或液体状态到达作用 部位。
据德联邦政府网站消息,从2006年 1月 1日起,德国 禁止在药品中使用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成为全球 范围内第一个禁止在药品中使用氟利昂的国家。
目前,德已经研发出含氟利昂药品的替代品。
替代品:四氟乙烷(HFA 134a)、七氟丙烷(HFA 227) 及二甲醚(DME)。新的氢氟烷烃类抛射剂的性状与氟利 昂类似,但其化学稳定性略差,极性更小。
• ②脂溶性药物经脂质双分子膜扩散吸收,少部分由小孔 吸收,故脂/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吸收速度也快。
• ③若药物吸湿性大,微粒通过湿度很高的呼吸道时会聚 集增大,妨碍药物吸收。
4、酶的影响
❖ 呼吸道粘膜中存在多种代谢酶。研究表明肺部 存在蛋白水解酶,其活性比小肠内的蛋白水解 酶低,在PH7.4时最大。
2.按相的组成分类
①二相气雾剂 一般指溶液型气雾剂,由气液两相组成。 在容器内存在着气体和液体两相,气相是抛射剂所产生的蒸 汽;液相为药物溶于抛射剂中所形成的均相溶液。
②三相气雾剂 一般指混悬型与乳剂型气雾剂。由气-液- 固,气-液-液三相组成。 在容器中存在着气体(抛射剂所产生的蒸汽)、 固体(不溶 于抛射剂的固体药粉)和液体(抛射剂)三相或存在着气体、 液体(不溶于抛射剂的液体药物)和液体(抛射剂)三相。
❖ (二)微球
微球是指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
❖ (三)复合物
子聚合物基质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 体系,Edwards等报道以聚乳酸-羟
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制
将药物与高备分的子胰结岛合素可PL延G缓A药缓物释的微释球放肺,部给 常试蓄用验积的表产高明生分,毒药能98子长副.,长5有期作%在达吸用P。正9E6入,Gh常,以高分大聚上分子鼠谷,子量体酰生材越内胺物料大的等利会,降,用在毒血但度肺性糖毒达部越时性到间
4) 影响药物吸收的干扰因素多(吸入气雾剂)
三、气雾剂的组成
抛射剂
作用:抛射剂是气雾剂喷射药 物的动力,往往也是药物的溶
剂或稀释剂。
药物与附加剂
耐压容器
阀门系统
(一)抛射剂应具备的条件
①为适宜的低沸点液体,常温下蒸气压应大 于大气压;
②无毒性、无致敏性和刺激性; ③不与药物、附加剂发生反应; ④不易燃、不易爆; ⑤无色、无味、无臭; ⑥价格便宜,便于大规模生产。
③空间消毒用气雾剂
主要用于杀虫、驱蚊及室内空气消毒。
肺部给药系统
❖据《Scrip Magazine》报道, 2 0 0 1 年全球肺 部给药系统药品市场销额达84亿美元, 并以 1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至2005年达152亿 美元。
❖ 肺部给药系统发展最快的是蛋白质类药物。从 2001年的3亿美元增长至2005年的12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