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州中考卷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苏州中考卷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
A. 铁生锈
B. 水沸腾
C. 碳酸分解
D. 燃烧木材
2. 在下列细胞器中,能够产生ATP的是()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内质网
D. 核糖体
3. 下列哪个单位表示速度?()
A. 米/秒
B. 牛顿
C. 焦耳
D. 瓦特
4.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
A. 玄武门之变
B. 陈桥兵变
C. 靖康之变
D. 土木堡之变
5. 下列哪个城市是江苏省的省会?()
A. 南京
B. 苏州
C. 无锡
D. 常州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2.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酸。
()
3. “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
4.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
5. 水的沸点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____年。
2.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易得电子,小于4的元素易失电子,这种规律称为____。
3.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
4. 地球上最大的一片沙漠是____。
5.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简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生态系统。
3. 请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 请解释牛顿第一定律。
5.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小明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是宽的2倍,如果宽为6米,
求菜地的面积。
2. 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 B → C + D,已知A、B、C、D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0g/mol、30g/mol、60g/mol、20g/mol,求反应
物A的摩尔数。
3.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求汽车行
驶的距离。
4. 已知某企业的年产量为1000吨,若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每
年可增加产量10%,求提高生产效率后的年产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 请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2. 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要求详细说明其工作原理及主
要部件。
2.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以探究不同浓度的盐水对植物种子发芽
的影响。
3. 设计一个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方案,包括垃圾分类标准、回收流
程和宣传教育措施。
4.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要求包含电源、开关、灯泡和至少一个
电阻,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5. 设计一个调查问卷,旨在了解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目的和可能的影响。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并简述其过程。
2. 解释牛顿第三定律,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3. 解释什么是催化剂,并说明其特点。
4. 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举例说明。
5. 解释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并说明其与经典物理学的区别。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思考并解释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需要水。
2. 思考并解释为什么冬天室外的铁栏杆比木头栏杆更冷。
3. 思考并解释为什么在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4. 思考并解释为什么在平静的水面上扔石头会产生波纹。
5. 思考并解释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条件下下落速度相同。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 讨论互联网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效应。
2. 分析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3. 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分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平衡二者关系的建议。
5. 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本国文化。
一、选择题答案
1. B
2. A
3. A
4. A
5. A
二、判断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三、填空题答案
1. 1964
2. 氧化还原反应
3. 曹雪芹
4. 撒哈拉沙漠
5. 能量守恒定律
四、简答题答案
1.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等。
2. 三种常见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3.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全民族抗战、国际援助、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配合等。
4.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
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产生ATP和NADPH;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
五、应用题答案
1. 菜地面积:72平方米
2. 反应物A的摩尔数:0.5摩尔
3. 汽车行驶的距离:120公里
4. 提高生产效率后的年产量:1100吨
5. 该物质的摩尔质量:180g/mol
六、分析题答案
1.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
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2.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有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才等多方面
因素,如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刘备占据益州、孙权巩固江东等。
七、实践操作题答案
1. 实验设计:将两盆相同的植物分别放在光照和黑暗环境中,观
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2. 实验设计: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测量电流的变化,从而探
究电阻大小与电流的关系。
1. 自然科学知识: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如
牛顿定律、光合作用、能量守恒定律等。
2. 人文社科知识: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如
抗日战争、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
3. 实践操作能力: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验证
光合作用、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等。
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1.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物理变化与化学
变化的区别、细胞器的功能等。
2. 判断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正误判断,如电磁波传播速度、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等。
3. 填空题: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如历史事件、科学定律、文学作品等。
4.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如影响蒸发快
慢的因素、光合作用的过程等。
5. 应用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计算面积、摩尔数、行驶距离等。
6. 分析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气候影响因素、历史事
件原因等。
7. 实践操作题: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如验证科学原理、探究影响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