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数学论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适应课程教材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适应课程教材改革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这些基本理念,以及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实验新教材的数学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保障课程教材改革实验顺利进行。

关于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活动的过程。

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认数,可以通过数小棒、摆物体等活动,获得有关的体验,从而认识了数的意义。

也就是说,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

小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和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

因此,教学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在教师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将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与升华,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数学事实材料,逐渐建构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已具有关于几何形体的许多经验,他们通过实物如球、橘子等了解圆的一些特点,知道鸡蛋、鸭蛋等比球等圆形物体更椭;通过桌面,积木等实物,会近似地使用长方形、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球、正方形、三角形等词汇。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就是要在这些学生熟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将学生混淆在一起的混乱的、粗糙的认识加以整理,帮助学生把几何形体与他们所熟悉的实物分离出来、区分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在学生容易发现和掌握实物几何形状明显特征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被忽略掉的几何形状
的局部和细微部分;通过实物摆放形式的变化,几何图形大小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几何形体的本质特征,使经验常识数学化、严格化,更有条理性。

2.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即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

因此数学教学要强调让学生“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通过做数学让学生来体验、理解数学的内容、思想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从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中获得体验,理解数学。

同时,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由于要求学生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中去,也就是说,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情绪情感等方面发展的过程,这样在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注意发展学生的动机、情感、态度等方面。

为此,教学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情境。

3.合作学习使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不同的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即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为使学生的理解更加全面和丰富,数学教学要增进师生或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了解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

借此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外部的表述与交流也必然会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

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各种观念的优越性与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对不同观念作出比较。

而且,对较为新颖观念的认识会更深刻,对错误观念的纠正会更彻底。

因为合作为学生所提供的范例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范例来自学生自身,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去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观念与做法了。

《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可以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资源。

例如,“9+几”的算法,就可以在教学开始时,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的方式来了解几种算法:从9开始数数;从1开始数起;“凑十法”。

这样几种算法,而不是唯一的算法,使得学生对每个算法都有所体会和收获,进一步地通过比较几种算法,可使学生的认识更深刻、更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