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山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山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抱厦(xià)翘起(qiào)缅甸(miǎn)言简意赅(gāi)
B . 屋脊(jī)帷幕(wéi)穹宇(qióng)砖石墁地(màn)
C . 接榫(shǔn)拘泥(nì)辍学(chuò)凤毛麟角(jiǎo)
D . 夹道(jiā)门槛(kǎn)屋檩(lǐn)洗洗涮涮(shuàn)
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方面要供认我自己的罪过,一方面也要为我自己。

(2)1978年,由华盛顿主持的制宪会议成功地了美国宪法。

(3)两汉时期出现了叫“赋”的散文,多用对句,以后为骈文,通篇都用对句,风格华丽优美。

A . 辩解制定演变
B . 辩证制订演变
C . 辩解制订演化
D . 辩证制定演化
3. (2分)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善于敏锐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随心所欲地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B . 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C . 他看好了那双款式新颖的运动鞋,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D . 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 . 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C . 据有关媒体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此次参加党的十八大的代表共2270名,名额比十七大时增加50名,主要是考虑要适当增加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同时也考虑到五年来全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数有所增加。

D . 今年,北大校长推荐对学业成绩的要求也比往年高,由去年的全年级前5%缩至1%,因此,媒体对于北大清华校长推荐、领军计划变为“掐尖”的质疑声颇多。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5. (6分) (2018高二上·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比较
①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乱世。

孔子小心翼翼地调和着新旧社会中的矛盾,企图在其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至上的君子,人格完善;社会在“礼”的规范下,尊卑有序,井井有条;统治者做到“克己复礼”、“仁者爱人”,遵循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是幸福的。

亚里士多德同样生活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当时整个希腊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中。

他从维护马其顿统治利益出发,既反对消极禁欲,也反对过度享乐,希望通过伦理道德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实现政治社会安定和谐。

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在其道德行为中寻求欲望、情感、理性间的和谐。

因此,二人都想通过理论的建构去调节和平衡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境界。

②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因此,孔子的幸福观里,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

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才能稳定自己的统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亚里士多德受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也肯定德性(道德品性)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节制,才能为善。

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③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生活是亚里士多德的三种生活类型。

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以荣誉为幸福的观点太肤浅。

他也反对以物质财富为幸福,因为它不是引起本身而是为了其他东西被追求。

“快乐、荣誉、德性比财富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因为他们都引起本身而被追求,然而他们看来也
并非幸福(最高善)。


④孔子认为钱财和权势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孔子坦荡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但他更加强调获取物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正道和义,同时,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幸福与物质的满足并不具有必然联系。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粗茶淡饭、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样有其乐趣。

不行正道而取得的富贵,只是过眼浮云罢了。

⑤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将道德和幸福联系了起来,虽然过分地讲幸福与道德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将道德和幸福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二人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对当今社会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却有着重要的借鉴。

幸福不只有道德的成分,还需要情感。

这里的情感包含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过程中受到稳定情感的支配。

幸福的元素应该包含有道德,有热情。

(《人民论坛》2014年第17期)
(1)下列关于“幸福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均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社会境界,其途径是通过理论构建去调和复杂的社会矛盾。

B . 亚里士多德在肯定德性的重要性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衣钵,认为获得幸福是靠行德与智德来共同实现的。

C . 孔子对钱财与权势不回避,他强调了物质的满足与幸福不具有必然联系,所以与符合正道和义有联系。

D . 幸福不是拥有道德的成分,就是需要情感,而情感的范围应包括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过程中受到稳定情感的支配。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 . 第②③段,分析了孔子的幸福观偏重政治意识,更强调幸福观在统治者治理国家方面的实用性;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偏重个人意识,从几种生活类型的角度分析了幸福观。

B . 第①②段,介绍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都产生于复杂的时代背景,他们对幸福观的认识有共同之处:都认为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

C . 第③④段,介绍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幸福观的认识上面的不同点:幸福与物质的关系各有侧重,孔子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更有思辨色彩,更为全面。

D . 本文通过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两人幸福观,他们均倡导仁爱,为今天的人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提供了
理性的思考。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认为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就须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修养。

统治阶级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就能稳定自己的统治。

B .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是他们给人类做出了最大贡献就是将道德与幸福统一起来。

C . 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对此表示异议,他认为生活的目的应该是以正当手段去追求财富、快乐、荣誉、德性。

D . 孔子一直尝试调和新旧社会的矛盾,力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认为尊卑有序、遵循中庸之道的社会是理想的幸福境地。

6. (13分) (2016高三上·厦门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代名士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称中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张伯驹7岁时被过继给其伯父长芦盐运使张镇芳。

当时科举刚刚废除,新式学堂方兴未艾,但张镇芳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

他从《三字经》《千家文》等学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9岁时,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20多岁时已读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更是脱口而出。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公子能够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俗,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

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

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造诣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包森、王福山习武工。

学习
期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了“国剧会社”。

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中国现代最后的名士生活。

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薄,在他人眼里,张伯驹的言谈举动便十分“怪异”,不循成规。

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的拔胡子。

他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势力保持一段距离。

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好,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

”虽然拥有偌大一份家业,但张伯驹在生活上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而且饮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轮子而且能转就行了。

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了外号叫“张大怪”,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

也许,正是这份狷狂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海外。

张伯驹对此甚为痛惜,所以为了收藏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

他曾花4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至后来,即使他被绑匪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绝不许变卖家藏”。

经他收藏的书画字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

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靠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

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一生,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它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师张伯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使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并能摒弃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B . 民国时张伯驹痛惜国宝流失,为了收藏古字画一掷千金,尽管后来债台高筑甚至生命堪虞仍坚守所藏,建国后他却几乎倾囊而捐,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C . 张伯驹自幼喜爱京剧,曾师从名家学戏,进步很快;后来与梅兰芳、齐如山等人组织“国剧会社”,他在京剧方面造诣很高。

D . 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乐。

E . 本文通过记述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人生,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也展现他动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

(2)作者写张伯驹“言谈举止十分‘怪异’,不寻常规”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3)“趣味”“品格”是造就“一代名士”张伯驹不可或缺的条件。

请结合传主的人生经历,从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7. (6分) (2019高二下·厦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

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振笔直遂遂:完成
B . 而读书者与之与:许可,同意
C . 而余为徐州为:到……做官
D . 发函得诗发:打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与可之教予如此
B .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乃见其所欲画者
C .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 .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3)下列对选文的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选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

第二段选文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自己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交往,重在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 . 第一段选文中,作者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应胸有成竹的规律,成为文艺创作的经典理论。

C . 第二段选文中,写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写得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在这些戏语笑话里,文与可和作者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以及两人的亲密友谊,都得到了活泼而生动的表现。

D . 这两段选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汨汨,毫无滞碍,所有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6高二上·河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2)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9. (6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奔涌、瀑布飞泻、发出了巨大响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3)
韩愈的《师说》以“________,________”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0. (5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下面话语中有几句表达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只修改不得体的部分)。

①您老人家今年多大年纪了?今年种粮的收入不错吧?(记者采访一位农村老人)
②我校杨光同学,有多篇作品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他能得到贵校的垂怜。

(某中学老师向高校领导推荐学生)
③各位观众:我在福州向您现场直播劲旅八一男篮对战弱队福建男篮的比赛。

(体育直播员转播比赛)
④我是本市下岗职工,现申请开办一个家电维修店。

恳望审批我的申请,以免影响及时开业。

(某开业申请书)
⑤李编辑:您好。

寄上拙作《秋月》,请您费心一读,敝人虽有吟诗雅趣,还望不吝赐教。

(中学生王欣写给诗刊编辑的一封信)
⑥“这本书是我珍爱之物,看完请璧还。

”“放心,三天后一定归还,决不会拖延。

”(同学之间借阅书籍)
11. (3分) (2017高二上·郑州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人们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良好的情绪既是维护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机能的前提,①________。

研究表明,健康的精神状态是祛病延年抗衰老的要素,只有良好的情绪,才可能延缓衰老的过程。

②________,如苦闷、沮丧、愤怒、忧愁、焦虑、抑郁、担心、多疑、忧思、悲伤、恐惧等,均可以导致气滞血瘀,阴阳失衡,脏腑不和。

因此,③________。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7高三下·台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华大学规定,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毕业绑定,不会游泳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后才能获得毕业证。

对此,有人认为,早在九十多年前,清华大学就有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不能留洋的规定,这一次不过是恢复以前的传统而已;而且会游泳是好事,可以锻炼全身肌肉,紧急时还能拯救生命。

当然也有人认为,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应该容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与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

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会游泳,这种做法是否有些强求一律?学不会游泳没有毕业证的处置是否不太合理?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

⑧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5-1、
5-2、
5-3、
6-1、
6-2、
6-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7-1、
7-2、
7-3、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1、
8-2、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9-1、
9-2、
9-3、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0-1、
11-1、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