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
从业将近六年了,我接触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外来务工子女。
特殊的群体特殊的对待。
我所在的宁波市北仑区政府为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下了很大工夫,各方面投入每年都大幅度增加。
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孩子们关心和帮助。
孩子们有了好的教学设施和优越的教学环境,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却和本地孩子差很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从接受教育层面上看,教育可分为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社会化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形成我们习惯、性格、脾气以及道德水平的最重要的地方。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然而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确是比较薄弱的。
“老师,这孩子我管不了,你帮我管管吧”这是家长无奈之说还是不负责任之托辞。
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不了,听起来是不是荒唐。
究竟是怎么原因造成家长的无奈。
我总结以下几方面。
(1)孩子从小没人管,造成孩子放纵。
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教,长辈溺爱或没精力管教,造成孩子没人教育,养成自由散漫、为所欲为的不良品性。
来到父母身边后,由于和父母感情淡薄,没共同语言,也听不进父母的话,父母也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子,难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2)打骂教育,孩子叛逆。
作为家长应多与孩子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我们有绝大部分的家长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除非是有事或其他原因才会去见老师。
当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犯错,老师迫不得已打电话给家长或让家长来校时,家长回家对孩子就是打骂甚至当着老师打骂孩子。
这种极其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痛恨,造成孩子的叛逆。
孩子拒绝家长的管教甚至离家出走。
(3)家长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脾气暴躁,经常吵闹,让孩子没有好的生活环境甚至想逃离家。
对家庭失望造成孩子悲观消极的生活态度。
在外面接触些不良青年学习一些不好的行为,造成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在外面瞎混,泡网吧。
从而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4)家长忙于生计,没时间管教孩子。
在外谋生不易,家长繁重的工作造成难以和孩子碰面,即使碰到也没有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不能有好的沟通,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隔阂。
孩子感觉不到父母对他的关心从而和父母感情淡薄。
没有来自家庭的温暖,孩子没有太多生活的动力。
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得到指正,造成孩子越来越偏离正轨。
这些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需要的是家长的思考和改正。
略谈几点看法。
(1)感情是教育的基础,家长必须加强与孩子感情的交流。
多年分割感情淡薄,家长讲的话孩子可能不在乎。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让孩子感觉到你是爱他的,当年也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他能过上好日子才离开家的。
有了感情基础,才能亲近,你说的话他才愿意听,才能改变孩子。
(2)赏识教育,谆谆教导。
多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注意孩子小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犯了错误先了解情况,帮孩子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别用别的孩子的长处来比自己孩子的短处,要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
(3)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圍,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遇到烦心事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夫妻好好沟通,有事好商量,避免吵闹,尤其在孩子面前万万不要。
孩子会潜移默化学会父母的宽容、和气。
家长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
(4)合理安排时间,多沟通,多交流。
沟通的方式很多,吃饭时问候下最近情况,睡前坐床头和孩子聊几句,孩子走时嘱咐几句。
万一加班碰不到,给孩子留个纸条也好。
随时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关心,了解他在你心中的位置和分量。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我想提出我的两个期许。
(1)身教远大于言教。
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
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
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
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2)品德重于学问。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
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
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
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父母们应充分重视品德习惯的养成教育。
天底下每一个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渴望自己的儿女长大能够成才。
尤其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工作辛苦繁重但却待遇不高,都吃了缺少文化知识的亏,不想让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想让孩子通过考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就得重视家庭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