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普通班)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普通班)17.11.22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

5分,共50X1。

5=75分)
1。

同纬度地区,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2.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于等压线,指向高压区B.垂直于等压线,指向高压区
C.平行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D.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
3.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②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③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④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A.①一②一③一④B.①一③一②一④C.①一④一②一③D.④一②一①一③
4.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台风的影响B.副热带高压的影响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热带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6。

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华北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
天气,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偏低.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7.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雾霾天气发生时,白天会导致()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9。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A。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

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
C。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 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10。

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A. 甲
B. 乙C。

丙 D. 丁
11.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
A。

午夜12点左右 B.日落时C。

凌晨2点 D.日出前后
12。

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

反射作用 B.散射作用C。

削弱作用 D.保温作用13.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
A.氮B.臭氧C.二氧化碳D.氧
14.北京地区每年夏季盛行:()
A.东北季风B.西北季风C.西南季风D.东南季风15.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地面状况C.昼夜长短D.太阳高度角16.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存在于:()
A.平流层B.对流层C.外层D.中间层
图1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

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7~20题。

17.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2中的( )
A.①强②弱B.①强③弱C.③强④强D.②强④弱18.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西风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19.①②③④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A.驱热、防风沙B.驱寒保暖C.接受“日光浴” D.穿着和运动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2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22、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④气流热力作用上升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②气流热力作用上升
23.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高空风向图
B. 此风在北半球
C. 图中的b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图中A、B两地中,A地风速较大
24。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哪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A.热带草原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图示意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

该气候分布区主要的农作物是()A. 天然橡胶B。

油橄榄 C. 水稻
D. 甘蔗
26。

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A。

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B。

雨热同期,满足作物在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
C。

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D。

冬季寒冷,病虫害少
27。

下列四幅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回答
28.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④点与⑤点之间时,被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赤道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29。

有关副热带高压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布于南北纬30°附近
B、是热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
C、是动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
D、其两侧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
读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1。

下图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32.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
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33.正确表示①②之间风带风向的图是()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34。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读山谷风的形成示意图(图14),回答35—36题。

图14
3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此图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此图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6.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读右图,回答
37.对于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

丙气压带是动力作用形成的
C.甲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D. 乙风带为信风带
38。

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和甲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下左图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大金石;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海拔1100米。

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

3米的佛塔。

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序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39.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大金石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A和① B.B和②C.C和④ D.D和⑤
40.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只有③B.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D类岩石
C.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C类岩石D.石灰岩经过④作用形成大理岩
41.岩浆可能来源于()
A.上地幔B.地壳C.地核D.岩石圈
下图中甲为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风景,它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2。

甲图中“巨蟒出山”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

岩浆喷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

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D. 地壳抬升→岩浆喷出→风化、侵蚀
43。

乙图各数字中,能代表“巨蟒出山"景观岩石类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D。


读某地质剖面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44、关于甲处地质构造形态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槽部受到张力,不易受侵蚀B.槽部受挤压,岩石比较坚硬
C.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受侵蚀D.岩石比较坚硬,易发生上下移动
45.图示地区经历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A.沉积→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侵入
C.沉积→水平挤压→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46. 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 ①②
B. ④⑤⑧
C. ②④D。

③⑥⑦⑨
47. 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A. ②B。

③C。

⑦ D. ⑨
48.下列地貌成因搭配中,错误的是()
A。

峡谷—-流水侵蚀 B. 冲积扇——流水沉积
C。

沙丘——流水沉积D。

风蚀洼地—-风力侵蚀
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云贵高原进行野外地质考察时,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9形成甲地峰林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火山喷发
C、流水溶蚀
D、断裂下陷
50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地貌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B、乙处河谷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是断块山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第II卷(非选择题)
51.读北半球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共12分)
(1)若③处盛行西北风,则南半球为季。

此时盘踞在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为。

(2)①处气候类型为,成因

.
(3)下图为①②两地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则甲图反映的是地的气候特征.
5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月份季风图。

E的风向为_____风,F的风向为______风。

(2) 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 F季风的成因是,E季风的成因是____ .(4)此月份,C地是____ ___ 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____ ___ (高压、低压)
姓名:班级:考号:
……………………………………………………………………………………
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答题纸(普通班)
51(共12分)
(1)季。

为.
(2)①气候,
成因
是。

(3)地的气候特征。

52(共13分)
(1) _____月份._____风, ______风.
(2)________。

(3)F季风的成因
是,
E季风的成因是
____ 。

(4) ____ ___ 季节(夏季、冬季);____ ___ (高压、低压)
第二次月考地理普通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CDCCA 6——10BBDBC 11—-15DBCDD 16——20AABAA 21—-25CBBBB 26--30CDBAB 31—-35.AABBD 36—-40CBBAC
41--45AADCA
46-50ABCCA
二、综合题
51.
(1)夏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
(2)温带海洋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3)②
52.
(1)7 东南西南
(2)B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4)冬季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