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过关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草履虫在阳光下向暗处移动,在光线弱时向光源处移动,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能够适应环境D.能生长和发育
2.
日本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导致核泄漏事故,短期内将重创当地农业。

不少农田被海水冲刷浸泡,失去种植功能;还有不少养殖业基地被毁坏,短期内也将难以恢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区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是没法恢复的
B.食用被核泄漏污染的农产品和水产品不会危害人的健康
C.禁止进口日本农牧产品是严防有害物质沿食物链进入人体
D.有害物质不除,在鱼体内会越积越多,在人体内不会积累
3.
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曾经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样品。

发现在4500米的深海生物体内,检测出了微塑料颗粒。

这说明()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微塑料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D.微塑料只出现在水域环境,土壤中没有
4.
下列现象反映了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是()
A.狮子捕食斑马
B.蚂蚁利用触角传递信息
C.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
D.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缠绕在大豆的茎上
5.
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与下列哪一个生理现象相同( )
A.母鸡下蛋B.蘑菇由小长大C.雨后春笋D.葵花向阳
6.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中白鹭、桃树、鳜鱼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
A.都能自由运动
B.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都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D.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7.
我国的海南与沙特阿拉伯是同纬度的地区,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海南森林茂密,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区是荒漠。

对生物种类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阳光B.温度C.土壤D.水分
8.
夏季松花江上波光粼粼,吸引很多游客乘船观赏。

松花江属于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A.海洋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
9.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孔雀开屏B.大雁南飞C.青蛙冬眠D.大树底下好乘凉
10.
蝴蝶采花蜜,同时也传播了花粉,使植物结出果实,蝴蝶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属于()
A.种间互助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D.寄生关系
11.
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A.落叶、杨树、鲨鱼B.金鱼、钟乳石、人
C.珊瑚礁、草履虫、狮子D.仙人掌、企鹅、变形虫
12.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石头和小麦B.水和水稻C.柳树和鸟D.岩石和杂草
13.
今年四月份我市气温骤降,部分地区出现霜冻,可能会使果树减产,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D.生物适应环境
14.
你见过如图中的蝴蝶吗?这种蝴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改变生物
15.
下列事例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B.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C.雨露滋润禾苗壮D.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16.
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

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17.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母鸡下蛋B.葵花向阳
C.雨后春笋D.石笋长高
18.
下列选项中可以称为葫芦岛“绿色之肺”的是( )
A.商业步行街B.乌金塘水库
C.龙背山森林公园D.313海滨
19.
2022年 10月 1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上向公众展示了“住”在生命生态实验柜里的水稻生长状况,这种水稻和在地球上生长的水稻有不一样的吐水现象,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兴趣。

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两者相互影响
2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2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虫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
A.①③⑤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
22.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太阳光不容易穿透深层海洋,植物在海洋深处几乎绝迹
D.生物圈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3.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属于( )
A.城市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24.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代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甲、乙分别代表生产者和消费者
C.丙是分解者,③表示有机物的分解
D.如果没有乙,该循环将不能进行
25.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表面
C.“阳光一浮游植物一小鱼一海豹一虎鲸”是南极的一条食物链
D.由于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生物圈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26.
在生态系统中寄生性微生物和腐生性微生物分别属于( )
A.生产者、消费者B.消费者、分解者C.分解者、消费者D.生产者、分解者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B.生物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C.母鸡下蛋属于繁殖D.植物对外界刺激不会作出反应
2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能量最终来自植物
B.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C.有“地球之肺”和“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分别是森林和海洋
D.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9.
家中饲养小鸡时,小鸡的生活需要下列哪些条件( )
A.食物与水B.食物、空间与空气
C.食物、空间与阳光D.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空间和食物30.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D.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小芳同学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

②把纸盒静置桌上,并将抓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

③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多?还是移到亮处一端多?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小芳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形成______。

(3)10分钟后小芳看到大多数鼠妇移到黑暗的一端,据此,小芳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小芳做实验时,小明也在旁边,并向她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芳没有采纳小明的建议。

你认为小芳做的对吗?______;为什么?______。

(5)该实验中能不能只用1只鼠妇?______;为什么?______。

(6)实验结束后,应怎样处理鼠妇?______。

2.
塞罕坝被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努力,塞罕坝由荒原变成万顷林海,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图是塞罕坝生态系统的一角,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图中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如果蛇的数量因为某种原因短期内明显减少,受其影响,数量一定会明显增加的动物是______。

(4)与曾经的荒原相比,现今的塞罕坝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结构更加复杂,______能力增强。

(5)塞罕坝万顷林海中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塞罕坝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共同参与生物圈碳循环,图中表示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过程的有______(填序号)。

3.
设计探究实验:题目: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_____
(2)作出假设:_____
(3)制定计划:
①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

②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_____和_____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并观察鼠妇对这两种环境作出的选择。

③每分钟统计一次在不同环境中鼠妇的数目,统计10次。

并计算统计数目的总数,并计算出各组的_____(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

④若本实验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_____。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_____。

(6)表达和交流。

(7)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_____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
1947~1976年间,某公司向纽约的哈德逊河倾倒大量有毒物质多氯联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生活在多氯联苯高度沉积河底的大西洋小鳕鱼尤为遭殃。

(1)小鳕鱼一次可产卵300万~400万粒,具有较强的 ___能力。

小鳕鱼原本寿命可达7年,1983年调查结果显示:97%的小鳕鱼只有1岁,能活到2岁的占3%。

一般情况下,小鳕鱼发育3~4年,才开始性成熟,据此推测小鳕鱼的数量会____。

(2)几年后,调查发现,大西洋小鳕鱼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年龄结构恢复到正常范围。

研究者比较不同水域小鳕鱼体内AHR 蛋白(一种蛋白质,特性如下表)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蛋白类型特性结果
正常AHR蛋白与多氯联苯结
导致死亡

避免死亡
变异AHR蛋白不与多氯联苯结

(3)多氯联苯进入水体,会通过_____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对生物体造成一定危害。

图为哈德逊河中的捕食关系示意图,则 ___________填字母)体内含有多氯联苯最多。

(4)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
a.多氯联苯是工业生产原料,可探索其无害替代品
b.减少食用,或不食用污染水域的小鳕鱼等
c.将多氯联苯等污染物排向陆地而不排放入海
d.积极探索多氯联苯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5.
某同学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后,绘制了如下的概念图。

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生命,请将图中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__________(多选题)
a.铁树开花
b.礼花绽放
c.火山喷发
d.蜜蜂采蜜
e.猎豹捕食斑马
(3)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若B中对应实例是“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则B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若E指的是“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请举一对应的植物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雨过后地面上有蚯蚓出现”,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
填空题
(1).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

(3).细菌和真菌生存条件、和。

7.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________和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

(4)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积累有害物质最多的是________。

(5)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8.
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蜘蛛和蟾蜍之间的关系既是_______关系,又是______ 关系。

(2)在这个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 。

(3)如果蝗虫在岛上数量速增,人们使用农药消灭蝗虫,则该食物网中体内残存农药最多的生物是_____。

(4)该图如果增加______和________ 则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5)若A、B、C代表食物链:草 → 食草鸟 → 猫头鹰中的三种生物(如图2)的数量,则 A 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 B 代表的生物是_____ ; C 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 。

9.
下图一为某食物网,图二为图一的某一条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统计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一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若此食物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_,它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归还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

(2)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图一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

(3)若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种生物数量关系,则a代表图一中的______。

(4)图一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

(5)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做?______。

10.
在生态系统中,各成分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请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______固定的太阳能,这些能量储存在植物制造的______中。

(2)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______的角色,兔和狐狸扮演______的角色。

(3)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4)分析如图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5)假如图中的狐狸被全部捕杀,短时间内兔的数量会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