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灼烫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灼烫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1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灼烫事故。
1.1.1接触未冷却的高温玻璃液;
1.1.2接触未冷却玻璃瓶等高温物体表面;
1.1.3接触高温汽、水;
1.2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高温玻璃液意外泄漏;
1.2.2意外接触未冷却的高温玻璃瓶;
1.2.3高温汽水意外泄露;
1.2.4意外接触高温物体表面;
1.2.5没有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1.2.6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灼烫。
2高温灼烫防治措施
2.1加强热生产作业过程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2.2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正确穿戴个体防护用品。
2.3对作业区域进行合理规划,消除交叉作业等不安全现象。
2.4加强安全操作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从业人员面对___的应急处置能力。
3应急响应与常用的灼烫处置方法
3.1发生灼、烫伤事故后,应本着员工和救援人员的生命优先,保护环境优先,控制事故防止蔓延优先的原则,根据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烧伤,现场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3.2搬运受伤人员、创面处理动作要轻,用药要准,对严重灼、烫伤,应注意伤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及时防治休克。
同时抓紧时间将伤者尽早送往医院治疗。
3.3烧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
3.4对已灭火而未脱衣服的伤员必须仔细检查全身情况,保持伤口清洁。
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3.5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并送往医院。
3.6对爆炸冲击波烧伤的伤员要注意有无脑颅损伤,腹腔损伤和呼吸道损伤。
3.7发生烧烫伤后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局部降温,凉水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
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即使烧烫伤当时即已造成表皮脱落,也同样应以凉水冲洗,不要惧怕感染而不敢冲洗。
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
3.8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块、冰棍儿甚至冰箱里保存的冻猪肉冷敷。
如采取的冷疗措施得当,可显著减轻局部渗出、挽救未完全毁损的___细胞。
3.9严重烫伤的病人,在转运途中可能会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
高温灼烫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二)
一、事件背景及概述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高温天气频发,高温灼烫事件也时有发生。
高温灼烫事件是指由于高温天气导致的人员触电、高温烫伤等意外伤害事件。
为保障人员安全并及时处置灼烫事件,制定本方案。
二、责任分工
1. 群众报警:任何目击该事件的人员应立即拨打紧急求助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报警,并向现场人员提供帮助。
2. 现场指挥:当地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应第一时间派遣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指挥和协调处置工作。
3. 现场救援:由专业救援队伍负责进入现场进行救援工作,包括灼烫伤者的救助和转运。
4. 事后调查: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提出防范措施。
三、应急处置流程
1. 接警与调度
(1)接警: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要及时向现场派遣工作人员,并通知医疗救援队伍做好准备。
(2)调度:现场指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指挥救援队伍有序进场,并根据伤者情况调度医疗资源。
2. 现场救援
(1)现场救援队伍应及时进入灼烫区,根据灼烫程度进行快速分级救援。
(2)对于重度烫伤的伤者,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快速止血处理、熄火处理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即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3)对于轻度烫伤的伤者,可以通过现场急救给予一些简单处理,并引导伤者进行就近治疗。
3. 现场安全控制
(1)在救援伤者的同时,救援队伍应确保自身的安全,必要时携带防护装备。
(2)现场指挥应及时评估灼烫区域的安全状况,判断是否有进一步危险,如果有应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4. 医疗救治
(1)现场指挥根据伤者情况和医疗资源情况,合理安排病患转运至符合要求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2)医院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增援医护人员、调配医疗设备等,确保病患能够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
5. 事后调查与防范措施
(1)对于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必要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对高温灼烫事件的预警、监测和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概率。
四、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
1. 培训救援队伍:
(1)定期组织灼烫救援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救援队伍的急救和灼烫处理能力。
(2)建立救援队伍数据库,做好队员的档案管理和培训记录。
2. 场景模拟与演练:
(1)定期进行现场应急处置演练,提高队伍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
(2)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高温灼烫事件的特点进行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相关方面的演练。
3. 技术支持: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智能监测设备等,进行高温灼烫事件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2)建立高温灼烫事件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救援指南等,提供技术支持和便利服务。
五、社会宣传与公众教育
1. 加强宣传:
(1)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强高温灼烫事件的宣传,增强公众对于此类事件的预防意识。
(2)发放宣传材料,提供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提醒公众在高温天气下的注意事项。
2. 教育培训:
(1)开展公众教育讲座,普及灼烫救援知识、急救措施等,提高公众的自救自护能力。
(2)学校、企业、社区等单位应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应急意识和安全意识。
六、组织协调与供给保障
1. 现场指挥部:
(1)协调各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工作,做好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2)组织评估工作,对救援队伍的现场救援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2. 物资保障:
(1)当地政府应提前做好相关物资准备,包括抢险救援设备、急救药品等。
(2)建立物资储备库,确保物资及时供应,满足应急救援需求。
七、经费保障
1. 当地政府应根据高温灼烫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适当提高应急救援的经费投入,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利用社会捐款等渠道,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八、验收与改进
1. 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验收,总结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 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
以上是____年高温灼烫事件现场处置方案,旨在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加强预防和应对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灼烫事故的发生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