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公司品保培训 品质改进PPT(72页)-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原理说明大部分的效果常仅由少数之
23
项目所造成。 若能将最重要的项目与较不重要的项目分开 来,即能以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改进。 「 80-20 原理」:重要的项目通常只占全体 之20%,但影响度却能占80%。 又称「 ABC 图」、「重点管理图」、「不良 分析图」。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10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制作管制图之程序:
11
a.选定特性来应用管制图。 b.选择适当型式的管制图。 c.决定样组、样本大小与抽样频率。 d.收集并记录至少20至25样组样本之数据,或利用旧有 数据。 e.计算每组样本之统计值。 f.根据样组样本统计值计算管制界限。 g.绘出管制图,并将样组统计值点入图中。 h.检查超出管制界限外之各点与显示非机遇(特别)原 因存在型态。 i.决定未来行动。
5.2 质量管理七 【 XBARR管 制 圖 】 大工具
2 8 1 . 2
12
2 4 4 . 9
2 0 8 . 6
6 3 . 0
1 9 . 3
1
2 3
4 5
6 7 8
9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2.散布图:
32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绘制步骤-小骨汇集法)
1)决定特性或问题点(界定结果) 2)探索影响特性之所有可能的要因 3)进行要因归类 4)将归类结果绘制成特性要因图 5)查核有无要因遗漏 6)圈选重要要因 7)查验 8)记载必要事项
33
5.2 质量管理七 5.特性要因图: 大工具
37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好的查核表应具备) 6.查核表:
1)能简单查核
2)能一目了然查核重点及依据标准 3)应记录之项目不得遗漏 4)明确查核人员、时间、地点、场所 5)不易产生记载之错误 6)数据计算、分析、汇整容易 7)应订定适当之传阅规则
38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6.查核表:
30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31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绘制步骤-大骨展开法) 5.特性要因图:
1)决定特性或问题点(界定结果) 2)画出要因之背骨 3)考虑主要类别(要因之大骨),5M1E.. 4)利用脑力激荡法针对大骨要因进行检讨,画 出影响大骨要因之中骨(一级原因),以此 画出小骨及孙骨(二级原因、三级原因) 5)查核有否遗漏 6)圈选重要要因 7)查验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3.直方图:将测定值之全距分为若干组,以
各组为底边,并以属于各该组诸测定值发 生之次数成比例之面积,构成矩形条状之 图形。 应用于: —显示变异之型态。 —用视觉沟通有关制程状况之信息。 —决定何处需要加强改进。
16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3.直方图:
17
程序 a.收集数据值。 b.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出数据之全距。 c.决定区间数(界于6与12之间),并将全 距除以区间数得出每一区间之宽度。 d.横轴上画出数据值刻度。 e.纵轴上画出数据值刻度(次数或百分数) f.依区间内数据值出现之次数,画出高度。
1)搜集广泛的情报,以作为关连图绘制之 基础。 2)编成关连图制作小组,以收集思广益之 效。 3)寻找原因、重要项目。 4)掌握根本要因。 5)以「原因↔结果」或「目的↔ 手段」或 「为什么……」解决问题,以免陷入僵 局。 6)接成因果关系,制成关连图。
找出原因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活用 QC手法的心理准备:
1.QC手法是为了达成目的的有效手段。 2.95%的问题,都可以靠简单QC手法来解决。 3.实际体会使用方法比了解理论更重要。 4.QC 手法的价值,取决于使用的人与使用的 目的。 5.要使QC手法有价值就需要全体参加活用。 6. 不要只由最后的结果来判断,而要重视数 据的收集过程,把握事实才重要。
5.2 质量管理七大工具
18
直方图上之次数多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3.直方图
19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依项目别分层,再按出现次数之大小顺序排
20
列,同时表示累积和之图。例如,将不良品 依不良之内容别分类,再按不良数之顺序排 列绘制柏拉图,即可了解不良之重点顺位。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取两变数在水平及垂直轴上画出各测定
13
值之图」 (CNS 2579) 将对应的两种质量特性数据数据,分别点 入XY坐标图中,以观测两质量特性是否相 关及其相关程度。 散布图以云状散布点显示各对数据。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2.散布图:
14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2.散布图:
15
3
5.1 质量改进概述
改进是一项持续的活动。
品质管理系统持续改进之目的,乃是增
加对提高顾客与其他利害相关者满意度 之机率。
组织应经由质量政策、质量目标、稽核
结果、数据分析、矫正与预防措施,及 管理阶层审查之使用, 以持续改进质量 管理系统之有效性。(CNS 12681 8.5.1)
4
8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活用 QC手法的心理准备:
9
(续) 7. 不做层别分类,就得不到良好的分析与管 理。(分析的技巧全在层别分类的好坏) 8. 真正重大的问题与重大的原因,大概都由 2~3项所占。(Vital few trivial many.) 9. 所有的数据都具有不均匀的散布,要做完 全同样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散布图 Scatter diagrams 成对的数据关系
把握数量的全貌
找出问题点
柏拉图 Pareto analysis
特性要因图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 把握数值的全貌 查核表 Check sheets 图形 Graph and charts
数据的差异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一种工具,用以思考并表示事物之结果(如
29
质量特性变异)与潜在原因间的关系。许多 潜在原因经过整理,分为主类别与次类别。 应用- 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表示因果关系。 由症状到原因到解答,以协助解决问题。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27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C&E
28
diagrams) 系统性地表示特定之结果与原因系列之关系 图。又称为「因果图」。 形状结构似鱼骨,也称「鱼骨图」 (fishbone diagrams) 。 日人石川馨(Kaoru Ishikawa,1943)所创,亦 称为石川图(Ishikawa diagrams) 。 特性(问题),表示工作的结果或工程产生 的结果。 要因,表示对结果(特性)影响的原因。
依项目别分层,再按出现次数之大小顺序排
21
列,同时表示累积和之图。例如,将不良品 依不良之内容别分类,再按不良数之顺序排 列绘制柏拉图,即可了解不良之重点顺位。 柏拉图系用于: 依重要性之顺序显示每一项目对整体效果之 影响程度。 排列改进之优先级。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柏拉图 (Vilfredo Pareto,1848~1923 年 ) 曾
5.1 质量改进概 述 The organized creation
of beneficial change; (also Breakthrough) improving performance to unprecedented levels. (by Juran, 1992) 识别改进的项目;成立项目小组、提供 所需资源、激励和训练,以便:诊断原 因、采取矫正措施、与建立维持成果的 措施。
22
对欧洲财富进行广泛的研究而得到下列的结 论:极少数的人拥有甚多的财富,而大多数 的人却仅拥有极少的财富。 朱兰博士(Dr. Joseph Juran)认为这是极普 遍的现象,而创造了「重要的少数项(vital few)」与「不重要的多数项(trivial many)」 的说法。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39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7.图形:
用于表示二种以上具有相互关连数据之相对
40
性关系。将数据以图形方式表示,分析数据 的关系,易于了解其变化之状态。 优点:制作简单 一目了然、唤起兴趣 易懂、节省判断时间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7.图形:
41
数据大小之比较:棒状图、直方图。 时间性变化之比较:折线图、直方图。 数据内容之表示:饼图、带状图 项目间均衡性表示:三角形图、雷达图
系日本人川喜田二郎kawakitajirou于1953年在尼泊尔从事高山探险时将野外调查结果的数据加以整理研究而开发出来的方kj法将混沌状态中所搜集到手的资料经过既周延性又互斥性的分类后作成综合图形使应该解决的问题终究得以明确化
1
学习内容
•质量改进概述 • 质量管理七大工具 • 品质管制新七大工具 • 品管圈活动 • 品质机能展开
34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功用)
解析工程之问题点,探讨真正应改善之原因
35
(原因追究型,分析现状,鱼头在右) 从达成目的之手段中,寻找深具效果之最适 切手段 (对策检讨型,对策分析,鱼头在左) 用于制程之管理 用于教育、训练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6.查核表:来自 25.1 质量改进概述
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
为了对组织与其顾客双方提供更多的利
益,经由组织全部动员以增进各项活动 和过程的效率与效果。(CNS 12889 3.8)
质量管理的一部份,着重于增加满足质
量要求之产能(capability)。(CNS 12680 3.2.12) (要求可关连至任何方面,如效果、效率 或可溯性)
24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25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绘制步骤:
26
(1)决定数据分类的方法,如问题别、不良别、 原因别……等 (2)决定纵坐标使用金额、次数、不良数…… 等作为特性排列之依据。 (3)搜集适当数据。 (4)将数据项目依大小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5)必要时,计算累积百分比。 (6)绘制柏拉图分析图,并找出重要的少数项。
44
纠葛在一起的复杂问题以逻辑方式或从整体 性的观点,加以把握、分析,使其因果关系 得以明确化,然后设法从中找出适当解决对 策。 关联图有四种类型: 1.关连表示型。 3.单向汇集型。 2.中央集结型。 4.应用型。
5.3 质量管理新七 大工具 1.关联图:(应用型)
45
5.3 质量管理新七 1. 关联图:(制作与运用时之重点) 大工具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1.管制图:系指对制程中产品质量特性加以
测量、记录并进行管制的科学化之图形。 应用于下列之目的: a.诊断:评估制程稳定性。 b.管制:决定制程需要调整与否的时机。 c.证实:证实制程改进。 鉴别、调查并管制「非机遇原因」。 依数据特性可分「计量管制图」、「计数 管制图」。
6
5.1 质量改进概 质量改进所必须的价值观、态度及行为: 述
(续)
持续地改进所有过程。
撷取数据与信息以进行公开沟通。
促进团队合作与尊重个人。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行决策。
7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管制图 Control charts
直方图 Histograms
数据的时间变化
用来纪录事实和分析事实的统计表 又名「查检表」或「检查表」 分析事实-记录查核表
36
确认事实-自主检查表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制作方法) 6.查核表:
1)决定所要搜集的数据及希望把握的项目
2)决定查核表的格式 3)决定记录的型式 4)决定搜集数据的方法、由何人搜集、期间、 方法…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7.图形: (雷达图)
42
5.3 质量管理新七 大工具 1. 关连图法
2.KJ法 3.系统图法 4.矩阵图法 5.矩阵数据解析法 6.过程决策计划图法 (PDPC法) 7.箭形图解法
43
5.3 质量管理新七 大工具 1.关联图:
系将「原因→结果」或「目的→ 手段」等
方法步骤包括:建立质量改进的必要性;
5
5.1 质量改进概 质量改进所必须的价值观、态度及行为: 述
集中注意力于满足内部及外部顾客需求。
由供应者到顾客整个供应链全部纳入QI。
展现管理阶层的承诺、领导及参与。
不论是团队合作或个人活动,都强调质量
改进,是每个人的工作之一部分。
藉由改进过程找到问题之所在。
23
项目所造成。 若能将最重要的项目与较不重要的项目分开 来,即能以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改进。 「 80-20 原理」:重要的项目通常只占全体 之20%,但影响度却能占80%。 又称「 ABC 图」、「重点管理图」、「不良 分析图」。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10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制作管制图之程序:
11
a.选定特性来应用管制图。 b.选择适当型式的管制图。 c.决定样组、样本大小与抽样频率。 d.收集并记录至少20至25样组样本之数据,或利用旧有 数据。 e.计算每组样本之统计值。 f.根据样组样本统计值计算管制界限。 g.绘出管制图,并将样组统计值点入图中。 h.检查超出管制界限外之各点与显示非机遇(特别)原 因存在型态。 i.决定未来行动。
5.2 质量管理七 【 XBARR管 制 圖 】 大工具
2 8 1 . 2
12
2 4 4 . 9
2 0 8 . 6
6 3 . 0
1 9 . 3
1
2 3
4 5
6 7 8
9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2.散布图:
32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绘制步骤-小骨汇集法)
1)决定特性或问题点(界定结果) 2)探索影响特性之所有可能的要因 3)进行要因归类 4)将归类结果绘制成特性要因图 5)查核有无要因遗漏 6)圈选重要要因 7)查验 8)记载必要事项
33
5.2 质量管理七 5.特性要因图: 大工具
37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好的查核表应具备) 6.查核表:
1)能简单查核
2)能一目了然查核重点及依据标准 3)应记录之项目不得遗漏 4)明确查核人员、时间、地点、场所 5)不易产生记载之错误 6)数据计算、分析、汇整容易 7)应订定适当之传阅规则
38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6.查核表:
30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31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绘制步骤-大骨展开法) 5.特性要因图:
1)决定特性或问题点(界定结果) 2)画出要因之背骨 3)考虑主要类别(要因之大骨),5M1E.. 4)利用脑力激荡法针对大骨要因进行检讨,画 出影响大骨要因之中骨(一级原因),以此 画出小骨及孙骨(二级原因、三级原因) 5)查核有否遗漏 6)圈选重要要因 7)查验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3.直方图:将测定值之全距分为若干组,以
各组为底边,并以属于各该组诸测定值发 生之次数成比例之面积,构成矩形条状之 图形。 应用于: —显示变异之型态。 —用视觉沟通有关制程状况之信息。 —决定何处需要加强改进。
16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3.直方图:
17
程序 a.收集数据值。 b.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出数据之全距。 c.决定区间数(界于6与12之间),并将全 距除以区间数得出每一区间之宽度。 d.横轴上画出数据值刻度。 e.纵轴上画出数据值刻度(次数或百分数) f.依区间内数据值出现之次数,画出高度。
1)搜集广泛的情报,以作为关连图绘制之 基础。 2)编成关连图制作小组,以收集思广益之 效。 3)寻找原因、重要项目。 4)掌握根本要因。 5)以「原因↔结果」或「目的↔ 手段」或 「为什么……」解决问题,以免陷入僵 局。 6)接成因果关系,制成关连图。
找出原因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活用 QC手法的心理准备:
1.QC手法是为了达成目的的有效手段。 2.95%的问题,都可以靠简单QC手法来解决。 3.实际体会使用方法比了解理论更重要。 4.QC 手法的价值,取决于使用的人与使用的 目的。 5.要使QC手法有价值就需要全体参加活用。 6. 不要只由最后的结果来判断,而要重视数 据的收集过程,把握事实才重要。
5.2 质量管理七大工具
18
直方图上之次数多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3.直方图
19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依项目别分层,再按出现次数之大小顺序排
20
列,同时表示累积和之图。例如,将不良品 依不良之内容别分类,再按不良数之顺序排 列绘制柏拉图,即可了解不良之重点顺位。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取两变数在水平及垂直轴上画出各测定
13
值之图」 (CNS 2579) 将对应的两种质量特性数据数据,分别点 入XY坐标图中,以观测两质量特性是否相 关及其相关程度。 散布图以云状散布点显示各对数据。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2.散布图:
14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2.散布图:
15
3
5.1 质量改进概述
改进是一项持续的活动。
品质管理系统持续改进之目的,乃是增
加对提高顾客与其他利害相关者满意度 之机率。
组织应经由质量政策、质量目标、稽核
结果、数据分析、矫正与预防措施,及 管理阶层审查之使用, 以持续改进质量 管理系统之有效性。(CNS 12681 8.5.1)
4
8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活用 QC手法的心理准备:
9
(续) 7. 不做层别分类,就得不到良好的分析与管 理。(分析的技巧全在层别分类的好坏) 8. 真正重大的问题与重大的原因,大概都由 2~3项所占。(Vital few trivial many.) 9. 所有的数据都具有不均匀的散布,要做完 全同样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散布图 Scatter diagrams 成对的数据关系
把握数量的全貌
找出问题点
柏拉图 Pareto analysis
特性要因图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 把握数值的全貌 查核表 Check sheets 图形 Graph and charts
数据的差异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一种工具,用以思考并表示事物之结果(如
29
质量特性变异)与潜在原因间的关系。许多 潜在原因经过整理,分为主类别与次类别。 应用- 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表示因果关系。 由症状到原因到解答,以协助解决问题。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27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C&E
28
diagrams) 系统性地表示特定之结果与原因系列之关系 图。又称为「因果图」。 形状结构似鱼骨,也称「鱼骨图」 (fishbone diagrams) 。 日人石川馨(Kaoru Ishikawa,1943)所创,亦 称为石川图(Ishikawa diagrams) 。 特性(问题),表示工作的结果或工程产生 的结果。 要因,表示对结果(特性)影响的原因。
依项目别分层,再按出现次数之大小顺序排
21
列,同时表示累积和之图。例如,将不良品 依不良之内容别分类,再按不良数之顺序排 列绘制柏拉图,即可了解不良之重点顺位。 柏拉图系用于: 依重要性之顺序显示每一项目对整体效果之 影响程度。 排列改进之优先级。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柏拉图 (Vilfredo Pareto,1848~1923 年 ) 曾
5.1 质量改进概 述 The organized creation
of beneficial change; (also Breakthrough) improving performance to unprecedented levels. (by Juran, 1992) 识别改进的项目;成立项目小组、提供 所需资源、激励和训练,以便:诊断原 因、采取矫正措施、与建立维持成果的 措施。
22
对欧洲财富进行广泛的研究而得到下列的结 论:极少数的人拥有甚多的财富,而大多数 的人却仅拥有极少的财富。 朱兰博士(Dr. Joseph Juran)认为这是极普 遍的现象,而创造了「重要的少数项(vital few)」与「不重要的多数项(trivial many)」 的说法。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39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7.图形:
用于表示二种以上具有相互关连数据之相对
40
性关系。将数据以图形方式表示,分析数据 的关系,易于了解其变化之状态。 优点:制作简单 一目了然、唤起兴趣 易懂、节省判断时间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7.图形:
41
数据大小之比较:棒状图、直方图。 时间性变化之比较:折线图、直方图。 数据内容之表示:饼图、带状图 项目间均衡性表示:三角形图、雷达图
系日本人川喜田二郎kawakitajirou于1953年在尼泊尔从事高山探险时将野外调查结果的数据加以整理研究而开发出来的方kj法将混沌状态中所搜集到手的资料经过既周延性又互斥性的分类后作成综合图形使应该解决的问题终究得以明确化
1
学习内容
•质量改进概述 • 质量管理七大工具 • 品质管制新七大工具 • 品管圈活动 • 品质机能展开
34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5.特性要因图: (功用)
解析工程之问题点,探讨真正应改善之原因
35
(原因追究型,分析现状,鱼头在右) 从达成目的之手段中,寻找深具效果之最适 切手段 (对策检讨型,对策分析,鱼头在左) 用于制程之管理 用于教育、训练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6.查核表:来自 25.1 质量改进概述
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
为了对组织与其顾客双方提供更多的利
益,经由组织全部动员以增进各项活动 和过程的效率与效果。(CNS 12889 3.8)
质量管理的一部份,着重于增加满足质
量要求之产能(capability)。(CNS 12680 3.2.12) (要求可关连至任何方面,如效果、效率 或可溯性)
24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
25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4.柏拉图绘制步骤:
26
(1)决定数据分类的方法,如问题别、不良别、 原因别……等 (2)决定纵坐标使用金额、次数、不良数…… 等作为特性排列之依据。 (3)搜集适当数据。 (4)将数据项目依大小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5)必要时,计算累积百分比。 (6)绘制柏拉图分析图,并找出重要的少数项。
44
纠葛在一起的复杂问题以逻辑方式或从整体 性的观点,加以把握、分析,使其因果关系 得以明确化,然后设法从中找出适当解决对 策。 关联图有四种类型: 1.关连表示型。 3.单向汇集型。 2.中央集结型。 4.应用型。
5.3 质量管理新七 大工具 1.关联图:(应用型)
45
5.3 质量管理新七 1. 关联图:(制作与运用时之重点) 大工具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1.管制图:系指对制程中产品质量特性加以
测量、记录并进行管制的科学化之图形。 应用于下列之目的: a.诊断:评估制程稳定性。 b.管制:决定制程需要调整与否的时机。 c.证实:证实制程改进。 鉴别、调查并管制「非机遇原因」。 依数据特性可分「计量管制图」、「计数 管制图」。
6
5.1 质量改进概 质量改进所必须的价值观、态度及行为: 述
(续)
持续地改进所有过程。
撷取数据与信息以进行公开沟通。
促进团队合作与尊重个人。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行决策。
7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管制图 Control charts
直方图 Histograms
数据的时间变化
用来纪录事实和分析事实的统计表 又名「查检表」或「检查表」 分析事实-记录查核表
36
确认事实-自主检查表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制作方法) 6.查核表:
1)决定所要搜集的数据及希望把握的项目
2)决定查核表的格式 3)决定记录的型式 4)决定搜集数据的方法、由何人搜集、期间、 方法…
5.2 质量管理七 大工具 7.图形: (雷达图)
42
5.3 质量管理新七 大工具 1. 关连图法
2.KJ法 3.系统图法 4.矩阵图法 5.矩阵数据解析法 6.过程决策计划图法 (PDPC法) 7.箭形图解法
43
5.3 质量管理新七 大工具 1.关联图:
系将「原因→结果」或「目的→ 手段」等
方法步骤包括:建立质量改进的必要性;
5
5.1 质量改进概 质量改进所必须的价值观、态度及行为: 述
集中注意力于满足内部及外部顾客需求。
由供应者到顾客整个供应链全部纳入QI。
展现管理阶层的承诺、领导及参与。
不论是团队合作或个人活动,都强调质量
改进,是每个人的工作之一部分。
藉由改进过程找到问题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