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独具匠心的叙述方式。

2、抓住重点词语,理清全文思路。

3、培养从大自然中发现美与领悟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揣摩分析精彩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2、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悬测
阅读标题,悬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速读
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主旨: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涛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精读
潜心于作品之中,品味体会,理解赏析,分析作品都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写的,文章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等等,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研讨加以解决。

精彩段落: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

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

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大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
1、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

”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
精彩段落:
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人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

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慈详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

满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俯身凝神,才发现许多蚂蚁也在树下避雨,用手捧起几只蚂蚁,好不动情,
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雨停了。

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

我也该回家了。

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5、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四、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老师归纳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要做到要言不烦。

1、排比、拟人、比喻、设问。

2、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

山泉:清澈。

溪流:潺潺有声。

白云:洁白。

瀑布:雄浑而且高亢。

悬崖:无言静默。

云雀:叫声清纯。

3、悬崖:无言静立。

4、柏树下避雨的情景。

5、拟人、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山间景物的美丽情态,更能表达作者对它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6、这里指老柏树的恩赐惠及作者,如雨泽润物。

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及山间万物的感激之情。

7、因为我和蚂蚁一起在大树下避雨,所以说是患难的兄弟,更能突出题目中的“友”字。

8、不行,本文结尾用省略号,表明景物、情感均未绝,给人回味的余地;用句号则不够深远。

五、学生归纳本课的学习要点,按照“研讨与练习”的要求,写出学习心得
六、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李汉荣
山中的朋友
古桥
大树
出门去山中访问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回家
石头、落叶、小花
树下避雨柏树、蚂蚁
第二课时
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到山中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是谁呀!(那座古老的石桥)——出示古桥的图片(引读)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山中访友!
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1、作者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树、鸟儿、露珠、山泉、溪流、瀑布、悬崖、
白云、云雀、花、叶、石头、雨)
2、这么多的朋友,在这些朋友中,你对作者的哪位朋友最感兴趣?为什么感兴趣?再来读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3、汇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来说,可以跳跃式的读书,在汇报同时进行感情朗读。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

(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a、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b、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c、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

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

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

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齐读一遍。

朋友分别,不忍离去
读一读文章的结尾,你又有什么感受?和开头有什么关系?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我们跟随作者山中访友之后,你对课题有没有新的理解?“友”为题。

总结写法,读写迁移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这就是拟人的写法。

这种写法,让人读起来,亲切、自然,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不愧是一篇美文。

这正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体验的结果。

相信你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就会写出一篇篇妙笔生花的文章来。

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你对作者的哪一位朋友感兴趣?你愿意把相关的语句背下来吗?练习一下。

下节课,我们再对相关内容的散文进行鉴赏,在读书汇报中进行美的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