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及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卓越工程师方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及实践
面向卓越工程师方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及实践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假设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卓越方案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卓越方案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参与高校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有利背景下,工科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效劳于“卓越方案”,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满足“卓越方案”中国际化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培养工程专业学生的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等问题被提上日程,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与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简称“卓越方案”),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xx-202X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开展规划纲要(xx-202X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开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效劳。

该目标的提出是对现阶段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反思的结果。

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到达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我们培养出的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开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的数量却差强人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占主导或支配地位,要想开展和壮大自己的民族工业和支柱产业,使本国经济在全球化环境下得以迅速开展,就需要拥有足够数量的国际化人才。

因此,国际化人才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兴旺国家把培养精通世界经济贸易、擅长跨国企业管理、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兼备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国家开展战略。

因此,人才的国际化也是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推动各国经济开展的根本保证。

教育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丰富的科技成果、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效劳以及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历史和现实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把高素质人才作为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资源。

在高等教育所担负的各项强国使命中,核心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为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供坚实的根底。

外语是走出guo门的`钥匙,是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根本工具,是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最根本要求。

外语学习对于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开阔国际视野,形成国际意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众多高校在外语教学上存在着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

一是外语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主要是通过国家外语等级考试,高校普遍将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作为获得学士学位的根本条件;二是外语教学中过于强调语法分析和机械记忆,而轻视了外语的实际应用,造成我国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习效果往往是应试能力强而应用能力差。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际状况是:懂科学技术的人,外语水平不高;懂外语的人,缺乏科学技术素养。

我国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高校逾千所,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超过400万,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大而不精。

工程教育毕业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偏低,外语尤其是英语水平是制约毕业生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障碍。

麦肯锡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可雇用的到达其质量标准的工程师数量与各国求职人数的比例,中国仅为10%。

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为一项有时代意义的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

与一般的大学本科公共外语教学相比,“卓越工程师”的外语培养要考虑国际化培养要求与行业化特殊外语要求两大特点。

改革的重点有二:一是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二是要将外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从xx年工程启动开始,各类高校尽管都在探索适合自己高校类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但至今也没形成一个全新的、完整的、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所以这是所有高校一个任重道远的课题。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重新定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提。

很多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课堂教学实行分层次教学,自主学习采用以数字语言实验室为平台的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学习,所有大学英语任课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学
生的专业脱节,没能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同其专业课学习相联系,没能为学生的专业开展效劳。

“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与国内很多高校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工程行业中使用的专业英语术语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中很少出现。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会采用听说读写的综合教学模式,在阅读和写作训练中,常见的文体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在教学中有很多四、六级相关题型的学习和训练。

但在学术英语、行业英语课程中需要学习实用文体写作和阅读,这些都需要经过专门的课程学习和训练才能被学生们掌握。

以详实的、结合学生专业的内容吸引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学生刚入学期间以参观、讲座等形式在新生阶段就了解本行业的开展状况、人才需求情况和,让学生有时间、有时机为未来开展做准备,使他们能结合行业需求更自己、更主动地学习。

“卓越方案”采用更为先进、实用的教育理念,其课程定位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都需要不断创新,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时调整。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用多媒体网络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模式,即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改革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价。

课堂上教师的英语语言教学与学生利用真实情景模拟训练相结合方式,表达了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中探索利用基于网络新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和传统课堂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

同时改革教学内容和形式,结合工程行业领域中需要运用英语的实际场景,将学生分成3-4人的
小组,采用任务型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前布置相关的小组作业,教师利用班级群对学生的小组作业在课前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使教与学更具有真实性,实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改革目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满足行业的需求。

[1]王红丽. “卓越工程师” 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xx,(3).
[2] 大学外语教学如何对接卓越工程师方案[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xx,(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