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青春期卫生知识》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期卫生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春期卫生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和发育情况,知道处于青春期的自身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帮助他们建立青春期的良好心理,摆脱心理障碍的阴影。
【教学重点】
如何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课件)
“我们在学校聚会中发现初二同学比我们初一同学要普遍个子高些,身体壮实些,而初三同学相对的又比初二同学要高、大。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彼此间的差异呢?
(学生回答问题)
我们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简称青春期(青春1),它是由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在一般情况下,女孩12-18(青春2)岁,男孩的青春期比女孩要晚开始、晚结束2-3年。
也就是14-20 岁。
无论男女,偏早或偏晚2-3年,都属于正常现象。
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在形态、生理、内分泌、智力以及行为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春期的卫生知识”——
进入新课:
(一)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
(多媒体演示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教师做具体的讲解、分析、说明。
)
青春期是以性发育、性成熟为特征表现的身、心全面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
身体、形态机能、生理生化、内分泌等,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在这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发育,这时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第二性征形成,女孩开始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
1.身高增长迅速;(青春3)体重增幅加快(青春4)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发育迅速,逐渐成熟起来。
由于骨骼和肌肉发育较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青春期男孩身高平均每年可增长7-9厘米;女孩身高可增长5-7厘米。
从身高、体重等发育曲线上可以看到各项指标随着年龄上升而逐渐增高。
但是
男女呈不同发育状况。
男孩从18岁起其身高、体重、肩宽的绝对值超过女孩,其他形态指标也有不同的差异。
最后形成男性身体高大,体格粗壮,肌肉发达,肩宽盆窄;女性则身材矮小,肩窄盆宽,身体丰满。
2.生殖器官的发育明显
性腺发育与性激素分泌的逐渐增加,使生殖器官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是第一性征(青春5)。
男性阴茎增长、增粗,并开始产生精子。
女性外生殖器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大阴唇变肥厚,小阴唇变大且有色素沉着;阴道的长度和宽度增加,阴道黏膜变厚,出现皱壁,子宫明显增大,输卵管变粗,卵巢增大。
3.由于性腺活动增强,性激素分泌增多,逐渐出现第二性征(青春6)。
男性表现为阴部和腋下生毛,长出胡须,喉结突出,变声,声音浑厚而低沉。
女性表现为乳房发育丰满而隆起呈半球状,出现腋毛和阴毛,臀部、骨盆变圆变宽,胸、肩部的皮下脂肪增多,显示了女性特有的体态。
声调高亢而细。
4.神经和内脏功能的增强(青春7)
脑的调节功能得到加强,易接受新事物,但遇事好冲动。
心脏博动有力,接近成人水平。
心率和呼吸频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肺活量则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强。
血压无论是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5.男孩出现遗精,女孩月经来潮(青春8)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男子的睾丸增大,雄性激素的增加,开始发生遗精。
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首次出现大致在14-16岁。
初次遗精大多发生在夏季,精液中没有成熟的精子。
而月经来潮是女子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般开始在10-18 岁之间。
初潮年龄可早可晚,刚开始月经周期还无一定的规律。
初潮后1-3年内无排卵均属正常。
无论男女出现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由于个体的不同而产生时间有早晚现象。
(二)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青春9),随着大脑及身体各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活体验的加深,产生既带有童年的痕迹,又出现成年心理特征的荫芽,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相互交织的心理特点。
在这时期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织,心理极不稳定,常常表现为(青春10)“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在短片中处于青春期的人们有什
么心理特点?”
1.反抗(逆反):这是因为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思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
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
2.自我显示:虚荣心强,爱攀比,易做出哗众取宠的举动,目的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3.关心异性: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对异性关心,而且以异性为中心的话题增多。
有的试图建立一对一的男女交际。
4.理想与现实的困惑:视野开阔,观察力加强,感受力提高,他们用好奇的目光审视面前的新世界,如果发现与书本.上所学的有很大差异,就会产生困惑。
5.劣等感(自卑):由于自我意识的出现,他们变得经常注视自己,有时只因相貌上的小小缺陷和学习上的小小失败,就自认低人一等,而把他人看得过高,产生劣等感。
(三)那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呢? (青春11)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系;
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5.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我的调控能力
6.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青春12):“发泄”“倾诉”“转移”“自我暗示”。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青春13):
“厌学”“怯场(特别是考试)”“自卑”“逆反”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呢? (青春14)
总结: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多种生理发育的特点,心理上也日趋成熟,但还具有很大的幼稚性;相对独立,但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个时期的孩子,除了生活上给予关心、理解和支持外,在社会交往方面也应提供一些可自由发展的空间,以便使孩子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布置课后思考题。
课后练习:
1.青春期有哪些体态变化?
2.面对挫折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
3.当出现心理障碍时,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调节?
作业: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