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作者:邓文捷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3年第12期
邓文捷(私立华联学院)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主要问题及原因,论述了职业指导在推动实
现更高质量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出了进一步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措施。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重要性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由
统包统分到现在的自主择业。
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工作的重点。
科学的职业选择和合理的个人定位对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
积极作用。
本文将对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展开论述。
1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1.1 社会原因
经济危机影响、企业招聘减少,使大量职工下岗待业;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人数激增,
用人单位提高用人标准和条件;用人单位缺乏对高校课程的了解,使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导致就业市场压力加大。
1.2 大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偏低。
毕业生存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缺乏,或理论知识和实
践操作不能合理运用;尽管获取各种证书认可,却不能把理论知识游刃有余用于实践中;存在
非专业知识(如:社会、经济、管理等知识,沟通能力,吃苦、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贫乏;或心理素质不强、性格内向等原因不能把握就业机会或不能胜任就业岗位。
在就业过程中
依赖于父母的帮助或学校推荐,缺乏自信心,害怕面试,不勇于毛遂自荐,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
其次,就业定位和目标不明确,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
多数毕业生存在高于社会现实的
期望值,把政府机关当做就业首选,希望留在大城市、大单位,对私企、民企和偏远地区的工
作不屑一顾。
在就业过程中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攀高心、虚荣心较强,追求清闲,对自己的
将来和职业不进行系统规划。
最后,诚信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
为获取职位,假造各种证书、成绩,杜撰子虚乌
有的社会经历及学生履历等材料。
对待签约问题不严肃,随意毁约,甚至与多家单位签订就业
协议等。
导致就业市场秩序混乱,同时使大学生整体诚信度大大下降。
1.3 自主创业环境欠佳,大学生自身能力相对不足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当前就业困难的途径之一。
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一些鼓励大学生自
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还不够完善。
自主创业门槛较高,手续较繁杂。
同时,大学生知识面窄、社会经验缺乏,半途而废的较多,未能形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
2 职业指导对促进学生就业的作用
2.1 端正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前提是就业观是否正确。
职业指导在增进大学生个人对自身、对职业的了解,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愿望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联系起来。
通过就业指导,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树立健康积极的就业风气,让毕业生逐步养成敬业爱业的职业精神。
端正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终身学习、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观。
2.2 增强大学生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既取决于社会需求和自身素质,也取决于职业指导工作。
就业竞争实际上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
从自身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个性倾向和所学专业及所处层次,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全方面的定位。
同时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做到知己知彼,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
2.3 促进学校品牌、信誉的建立,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轨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率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大学生就业通过“供需见面”进行“双向选择”,学校的就业指导起着连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校通过收集需求信息,组织校园招聘等活动。
向社会介绍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计划、特色,推荐毕业生。
学校就业部门通过了解、走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反馈给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便于学校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和人才培养工作,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3 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3.1 加强职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年增长幅度较大,给社会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势必高度重视。
具体如表一所示。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使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协调,致使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不断增加。
为缓解这种局面,必须重视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
3.2 职业指导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
当前,尽管部分毕业生已走上工作岗位,但很多毕业生都是在不能正确评估自己当前职业
的情况下或为了达到先就业后择业的目的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在就业中存在专业不对口或选择
的岗位和企业并非自己所期望,造成辞职率升高。
为让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明确的
认识,在职业选择时做出正确选择,提高就业质量及稳定率,必须对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及就
业教育。
3.3 重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职业指导可促进高校对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的探索,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一条纽带。
通过
职业指导,学校可以了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按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专业设置
和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部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3.4 深入开展职业指导,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实施
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定:6 岁开始就要培养职业意识,接受职业发展指导,
学会并开始职业规划。
相比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起步很晚,全国80%以上的大中专院校尚未开
设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有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最不重要的选修课,选修学生不足
学校的1/10,大学生对职业指导了解甚少。
因此,深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有利于推进高校毕
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4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4.1 强化职业指导理论学习
高校应紧密结合大学生就业、职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的问题,建立相关课题为纽带的科研
合作团队,推动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发展。
同时,职业指导队伍也应结合各
自工作实际,开展某一领域深度的研究,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构建全面发展为主线、胜任职业
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新体系,以增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学术性、针对性
和实效性。
4.2 打造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为进一步发挥职业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必须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培养高素质的专职职业指导师。
高校应鼓励、支持相关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鼓励他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走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从而
形成学校专职的职业指导师。
其次,聘请校外专家充实职业指导队伍。
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部门经理、成功校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专家等作为学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的有力补充。
4.3 实施信息化职业指导
完善人才预测系统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必要条件。
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
人才需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便利的信息沟通平台。
建立校内的“职业指导”网页,设计一些模拟面试系统等,让学生身同感受。
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关注政府人事,劳动、就业
服务机构,教育管理部门及校园就业方面的网页,扩大信息来源,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作好自我调整。
实现在宿舍、电脑实验室、图书馆,甚至家里都可以无间断地进行信息沟通和
技术指导。
4.4 推进个性化职业指导
高校毕业生中存在个体差异,职业指导也必须因人而异。
针对职业素质测评所反映的问题,职业指导人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量体裁衣式的“一对一”职业指导,为学生就业提供个
性化的咨询服务。
综合学生特点考虑,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掌握就业技能,合理规划,从而更好地实现就业。
总之,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之基,是安国之策、强国之道。
在当前就业形势异常严
峻的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促使他们尽其才,方能尽其用。
高校职业指导能引
导大学生认识自我,在就业中扬长避短;能确定自己就业定位和目标,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
能使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步骤地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技能,增
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在各行各业中发挥他们的作用,为社
会稳定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无论是对社会、用人单位、还是高校和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