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控制施工成本 吴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控制施工成本吴芳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量不断增多,建筑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做好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以获
取预期的经济效益。

在成本管理中,要从影响成本的不同要素着手,有针对性的分析,进而
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办法。

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控制施工成本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施工成本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6-0165-02
1.建筑工程管理成本的经济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中所采用的经济措施包括:人力资源费用、设备和仪表费用、材料费
以及现场所产生的费用等。

1.1 人工费
工程合同完成签订以后,应该依据建设的规模以及施工实际要求组建施工队伍,在合同中,
明确具体的劳务费用以及分包费用,对于资金的流入以及流出给予严格的管理,按照合同的
要求定期或者非定期的进行成本的核算,当出现超支现象或者资金流入量过大的现象,马上
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做好对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安全培训,在提高员工
业务水平和能力的同时,避免由于发生安全问题而造成财产的损失,提高工程验收合格的效率,尽量保证一次性通过验收,不出现二次返工,不追加人工费以及二次施工所需要的材料
费用、设备费用。

1.2 设备使用费
设备以及仪表的使用费是施工中极为必要的,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以及规定
来指导设备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造成设备的损坏,对于大型设备的操作以及维护,应该将
责任落实到人,每一台大型设备指定责任人,指定人员专门负责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责任人
对设备的原理、应用状况以及检修情况有准确的了解和把握,能够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第一
时间解决问题或者协助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将其使用寿命延长。

科学的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由于施工内容安排不合理而导致设备的
过度使用或者过度闲置。

1.3 工程材料费
工程材料费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为消耗量以及进价。

在材料的管控方面,需要做好
施工阶段的资金预算,保证正常的施工进度,维护施工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尽可能实现材
料的节约,减少消耗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将新技术与新工艺、新设备引入到施工中来,工程中剩下的材料,不要随意丢弃,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再利用或者妥善回收,在节约材
料的同时,实现了环境保护。

另外,做好材料价格的管理,采购部门对市场的动态实时了解,依据设计人员提出的材料的规格以及性能参数进行采购,在满足材料质量要求的同时,尽可
能低价采购,供货商最好就近选择,不仅能够节约运输途中的资金投入,还可以减少库存量,避免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存储条件不适当等原因而造成的材料浪费。

1.4 控制施工现场资金
施工现场所产生的资金包括几个方面,分别为:人力资源使用费、奖金、各类临时性设施费
用等,施工现场对资金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管理中稍有失误,很容易就会导致超支现象,
为管理和控制工作设置了较大的难度,为了实现良好的控制,需要依据施工现场的资金周转
状况,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对于存在争议的环节或者管理较难的方面,可以通过逐级审批的
方式,进行解决。

2.建筑工程管理成本的管理控制措施
2.1 设计管理
对于施工流程的制定需要反复审核,保证工艺流程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性,对工艺的操作要严
格监控,实现事前管控,尽量避免由于预算数额超支而导致的施工中断。

设计阶段,设计人
员需要全员参与,积极组织项目的研究与讨论,集体进行可行性分析。

图纸的设计采取三级
校审制度,设计人员完成设计之后,由校核人员进行尺寸、操作流程、工艺合理性等方面的
校核,校核完成以后,再由主要技术负责人进行最后的技术审核,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依据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方法,将动态监控应用于施工的全过程中,依据实际的施工情
况和进度,全面审核。

尽量减少工程变更。

如果变更通知必须下发,则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对
其进行进一步核算,核算变更通知将会造成资金投入改变,将其与初始计算的资金投入总量
进行比对,看是否需要追加资金投入,尽量减少资金的浪费。

如果变更必须发出,则应该尽
早发出,避免在大部分工程完成以后再发出变更,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工期
的延误。

在进行变更必要性的分析时,可以从不同的施工环节和角度进行判断,如果可以不
进行变更,则会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减少了建设阶段的资金浪费。

2.2 施工管理
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工程质量的提高,使成本降低,保证合同中不同方面
的经济利益。

可以通过采用科学、前沿的技术方案、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以及适当的工艺流
程来优化资金投入,减少成本,尽可能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一,需要结合所在建
筑工程的地质状况、内部结构特点以及建设目的以及建设要求制定工程计划和方案,更加追
求建筑的现代化以及智能化建设,节约人力资源的使用量,减少在人工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也可以缩短施工时间,优化工程质量。

在进行施工方法的选择方面,应该结合施工设备
的配置进行,在组织施工工序总全面调研,综合分析,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第二,在施工中,积极探索、研究以及引进新型技术、新设备以及新工艺、新方法,不断的进行技术的优化和
革新,只有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才能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质量的同时,更好的节约资金。

第三,要在施工中的不同环节做好质量检查,避免由于施工中粗心大意或者违规操作而导致
工程验收不合格,如果发现工艺方面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对于高效的工艺和方法要及时进
行大范围的推广,以实现技术的全面进步,由于验收不合格后的返工,不仅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还可能会造成工期的延误,所以尽可能减少返修以避免返工操作。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高效性,对于保证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


成本管理中,需要结合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计划综合进行,做好不同环节资金流入和流
出的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为前提,尽可能的实现资金的节约,在满足合同规定的同时,实现合同中各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翟廷振.试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2):9-10.
[2]陈雄.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控制施工成本[J].江西建材,2014(22):239.
[3]扈军.谈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控制施工成本[J].城市建筑,2014(01):1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