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社会生产力
2.下图中的“★”表示某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A.43% B.30% C.25% D.50%
60
①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甲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时不会出现用地紧张的局面
B.③时人口达到峰值,之后会逐渐减少
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⑤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小值,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
5.“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
”揭示了人口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是A.宗教习俗 B.国家政策
C.文化传统 D.初婚年龄
6.下列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与其主要制约资源对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一淡水资源
B.三江平原一土地资源
C.珠江三角洲一气候资源
D.青藏高原一生物资源
7.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某家庭乔迁新居 B.南方学生去北方上大学
C.某人去外地旅游 D.某学者出国讲学
8.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9.下列各项中,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消费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资源数量
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0.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
11.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教育压力大B.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不足D.死亡率高
12.“完全放开二孩”的人口新政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与子女长期分开居住的老人,被称作“空巢老人”,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
下列问题。
13.四国中更多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近十几年来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原因 B.城乡差距
C.农村发展 D.计划生育
15.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教区
16.下列各组城市的形成,主导区位因素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大庆、克拉玛依
B. 巴西利亚、华盛顿
C. 桂林、鞍山
D. 拉萨、麦加
17.图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图可推断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行政区
18.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D、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判断4道问题。
19.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21.下列国家中,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泰国
B.英国
C.印度
D.巴西
22.下列现象中,最能体现城市化过程的是()
A.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B.绿地面积不断扩大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D.劳动力从第三产业向第二、第一产业转移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Array 23.甲国最可能是
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英国
24.甲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
A.滞后城市化 B.虚假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市中心衰落
25.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
A.城市用地面积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D.城市GDP
26.近年来,“广场舞”逐渐成为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常见于城市夜间的广场之上(中老年人白天需在家照顾孩童)。
2015年,广场舞《最炫小苹果》登上春晚舞台,人气爆棚。
但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因噪音扰民又备受争议。
这种争议反映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包
..括.()
A.城市公共用地不足
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C.城市化发展快
D.失业人口增多
下图为不同城市居民上下班拥堵所花时间与其忍耐极限时间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27.交通最拥堵及居民对交通拥堵感受最痛苦的分别是()
A.北京重庆
B.武汉广州
C.北京西安
D.南京成都
28.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城市立体交通
B.开辟公交专用车道
C.减少主干道红绿灯
D.加强城市交通规划
29.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较难实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变大
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溅
D.城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30.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A.地形条件 B.光热条件
C.土壤条件 D.市场条件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
A.甲一一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
B.乙一一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
C.丙一一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D.丁一一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
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现在,珠三角传统的基塘已经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也以花基、菜基为主。
32.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
C.土壤D.地形
33.农民将桑基、蔗基鱼塘转变为花基、菜基鱼塘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科技的发展B.市场需求的改变
C.促进生态循环D.节省劳动力
34.我国三江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没有采用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其限制条件是
A.热量B.土壤
C.水分D.市场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采用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5.最适宜该农业模式的地区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36.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特仑苏”是内蒙古蒙牛集团的一个牛奶品牌。
它产于北纬40°左右、草类茂盛内蒙古高原。
北
京三元集团下设28个奶牛场和7家相关产业,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
据此回答问题。
37.内蒙古“特仑苏”和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同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38.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生产规模小
B.商品率高
C.水利工程量大
D.单产高
39.与内蒙古蒙牛相比,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在社会经济条件上具有的优势是( )
A.劳动力充足
B.政策支持
C.交通便利
D.靠近市场
40.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选择条件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气候干旱,草类稀疏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③距海港较近,交通方便④经济发达,市场条件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第II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共三道大题,共4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4.83%。
材料二:下图为“2014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12亿,约占总人口的15.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和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4分)
(3)据材料三说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产生的社会问题。
(4分)
42.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2分)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6分)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区,原因是。
(4分)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2分)
43.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4分)
(1)说出A处的自然带类型,并分析成因。
(8分)
(2)说出E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6分)
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答题纸
41.(1)
(2)
(3)
(4)
42.(1)
(2)
(3)
43.(1);
(2)
高一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5 CCDBC 6---10 ABAAD 11---15 ADDBC 16---20 CCDAA 21---25 BCCBC 26---30 DACDB 31---35 CDBAD 36---40 BCBDD
二、综合题(共三道大题,共40分)
41. (12分)
(1)增长(2分)人口大量迁入(2分)
(2)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2分)。
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2分)。
(3)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过重;劳动力短缺(4分,答出其中两点
即可)
42. (14分)
(1)AC (2分)
(2)A 商业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6分)
(3)住宅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购物(4分)
(4)地价便宜,对市中心影响少(或降低地价,保持环境)(2分)
43. (14分)
(1)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2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带来水汽,迎风地带降水多;受地
形抬升多形成地形雨;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
(6分)
(2)农业(2分)社会经济条件:接近海港和铁路,海陆交通便利;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
械化水平高;面向国际市场;政府鼓励支持。
(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