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走进语言现场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试题 苏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学习资料专题
*交锋时刻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

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 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

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

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2014—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中对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
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 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 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据材料二可知,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比2015年同比增长两倍多。

C.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解析:B “增长两倍多”是用户规模,而非同比增长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C.扫码支付由于具有支付便捷、应用门槛低的优势,创新性地满足了小额便民支付需求,成为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D.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静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解析:A 由材料一可知,县城及省会城市移动支付用户比在19%左右,农村约为17%,可见并未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3.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解析:此题最大的限制性在题干的“联系现实”一词,要求学生能够在本文的基础上,思考“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答案:①应用门槛低,支付方便,随时随处可以办理各种服务。

②支付更加快捷,避免了点钞、验钞和找零的繁琐。

③资金携带更加安全,出门不必携带大量现金,避免现金丢失。

④避免纸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污损,降低货币的流通成本。

二、语言运用
4.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

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

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修改:
①改为
②改为
③改为
④改为
⑤改为
解析:“寄奉”,指自己向他人邮递奉呈;“过目”是指请他人看;“惠存”意思是请您保存;“光临”是敬称他人来访,用“些许”来形容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不妥当。

答案:①“寄奉”改为“惠赐、惠赠、寄赠、寄来、寄送”等;②“过目”改为“拜读”;③“些许”改为“莫大、很大、很多”等;④“惠存”改为“珍藏、珍存”等;⑤“光临”改为“前往”。

5.某市朝阳中学要举办“经典润人生”文艺晚会,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在节目一表演完后引出节目二。

要求衔接自然,准确生动,至少用上一种修辞。

100字左右。

节目一:合唱《行路难》(李白)
表演者:高三(6)班
节目二:吟诵《荀子·劝学》
解析:串联词一要准确,与节目内容准确联结;二要简洁,不喧宾夺主;三要有情感性,能感染听众;四要注意灵活多变,忌千篇一律。

本题在拟写时,可以寻找两个班节目内容之间关联性,根据其关联性拟写串联词。

也可以各从两个班表演节目内容中引用一句话,小结或点评前一节目,引出后一节目。

注意说出节目之间的关联。

答案:谢谢高三(6)班同学的精彩演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即使人生路上艰难险阻,也要坚信终会到达理想的彼岸,而在通向彼岸的路途中,则需要我们勤勉好学,锲而不舍。

下面,掌声有请高一(18)班同学为我们带来经典吟诵《劝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