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主任如何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心理素质居于核心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更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目前,许多中小学学校还没有足够心理专业的师资和条件,大面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因此,这就需要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班主任了担负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中坚力量,是班级工作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下面浅谈一下班主任如何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去的简单看法。
一、在班会课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掌握知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在班会课上适当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防止和解决上述问题,帮助学生跟好的全面发展。
在班会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了“心理及心理问题其实并不神
秘;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自我教育篇;我与网络”等主题班会。
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
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
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营造班级“亲情”氛围
首先,在班级里粘贴班级宣言:让你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一句简短的话毫不张扬地在教室的墙壁上时刻提醒学生要懂得付出,懂得爱身边的同学。
其次,由学生民主决定选择一些
歌曲,如《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阳光总在风雨后》、《感恩的心》等歌曲,利用课间、午间时间播放,让学生慢慢地学会唱,用歌声促进彼此的感情。
三、关注每个学生,及时主动进行劝说
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常常是通过谈话来完成的。
由于在谈话中班主任一般处于主导地位,谈话的内容、方式多由班主任确定,这种谈话就表现为劝说。
首先,班主任在劝说前要深入了解劝说对象,关注每个学生。
劝说表面上是语言的交谈,实质上都是心与心的交流,必须有充
分的心理准备。
其次,要让自己保持一种热情的、友善的、沉稳的心理状态。
选择舒适、放松的环境,与学生的距离适当,尽量使学生有一种亲近感,使这种热情的、友善的心理为学生所领会。
四、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学生在家的时间比较长,受父母的影响较大,但由于很多家长不太懂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比较盲目。
因此,班主任要尽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首先,利用家长会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一些基本且实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向家长讲述家长育人成功的范例,或者推荐这方面的书籍,帮助家长树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良好家庭气氛和关注孩子心理需要的基本观念。
有的家长较注重物质条件创造,关注孩子的吃、喝、穿、住等生理需要,却往往忽视家庭良好的心理环境的营造和孩子多方面的心理需要。
父母关系紧张、亲子关系不良,都会妨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班主任应启发、引导家长不断自我完善,家长之间应有亲密和谐关系,亲子间应有平等、互爱的关系,形成关怀、爱护、民主、平等、以理服人、鼓励为主的教养方式。
其次,采用个别座谈、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互通情况,提出施教建议,纠正家长施教偏差。
有些问题突出的学生,其家长也往往是有突出问题的,对这类家长要根据其教育缺陷和偏差,明确提出要求
和进行更具体的指导,跟踪家长教育过程、方法及效果,及时纠正家长的不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