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涂鸦我做主——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涂鸦我做主——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在小班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涂鸦自主游戏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活动。


于小班幼儿来说,自主涂鸦能够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提升其手眼协调能力、
艺术审美能力、绘画能力等。

另外,在涂鸦的过程中幼儿能获得社会交往、情绪
调节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基于涂鸦活动的重大教育价值,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与天性,贯彻幼儿主体地位的活动组织与实施,支
持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以促进幼儿通过涂鸦获得更好的发展。

本文将基于笔者的
实际教学经验,探究自主涂鸦活动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达成。

关键词:涂鸦活动;幼儿教育;小班幼儿;深度学习
涂鸦通常是指幼儿没有目的的绘画,虽然幼儿没有实质性的目的,却能够体
现出幼儿的发展水平、帮助幼儿获得愉快的体验并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

例如,
幼儿在涂鸦活动中最常画的线条,看似简单随意,实则是对幼儿控笔能力的锻炼。

涂鸦是幼儿了解绘画、感受艺术的重要途径[1],教师的支持与引导对幼儿的发展
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切入点,分享涂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
与支持策略。

一、涂鸦活动中的科学探究
在幼儿的自主涂鸦活动中,幼儿通常是画一些没有明确主题的线条。

因此为
了方便回收彩笔,教师通常会为幼儿每人只发一支彩笔,颜色随机。

当幼儿产生
了想要更换颜色的需求,教师便会引导幼儿与同伴互换彩笔,希望通过这样的方
式来锻炼幼儿的社交智慧与沟通能力。

有一次,彦彦小朋友在涂鸦时对教师说:“老师,我想要橙色,小朋友都没有。

”教师从彩笔盒中找到橙色,却发现橙色彩笔已经画不出了。

于是教师试图
开阔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开发想象,用其他颜色代替橙色。

教师问道:“你想要
橙色画什么呢?”彦彦说:“我想画橘子,我最喜欢橘子了。

”教师想了想,说道:“哦,原来是这样,没有橙色就画不出橘子了。

可是我们的橙色彩笔好像没
油了,画不出啊。

”孩子们都听到了老师与彦彦的谈话,这时朗朗说:“老师你
把笔给我,我给你们修。

”朗朗对着笔尖不停地哈气,并时不时地在纸上试试效果,后来墨墨提出更好的办法:“你把笔尖放到水里是不是能快点?”于是彦彦
帮忙打了一盆水,大家一起合力“修”好了橙色笔。

彦彦心满意足地画起了橘子,但好景不长,笔很快又不出油了。

孩子们开始
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没修好啊?”、“再拿水泡一下呗”、“为什么泡水会
出颜色呢?”、“应该是笔尖的颜色干了,一泡水就可以用了。

家里的笔坏了也
是这么修的”……大家短暂地被修笔的原理吸引,只有彦彦沉浸在画不出橘子的
痛苦中,快要急哭了。

教师见状,赶忙呼吁大家一起想办法:“孩子们,我们怎么能得到橙色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让园长妈妈再去买吧”、“要不先用橙色蜡笔画吧”……教师想了想说:“大家的办法都不错,可是老师觉得还有更好的办法。

小朋友们再想一想吧。

”这时彦彦突然一拍脑门说:“哎呀!我想起来了,妈妈
带我玩过颜色变变变的游戏。

”于是,大家看着彦彦胸有成竹地借来了蓝色和黄
色的彩笔,将两种颜色涂在同一个地方,最终混合出了绿色。

大家爆发出雷鸣般
的掌声,纷纷赞扬彦彦真聪明。

可是彦彦却不高兴:“怎么是绿色呢,我不要绿
色啊。


于是,孩子们自发地开始尝试混合搭配颜色,大家互相交流成果,最终不但
帮彦彦得到了橙色,还得到了其他的颜色。

还有幼儿自发地制作出了颜色统计卡,上面明确地记载着哪两种颜色混合出了什么颜色。

在这一次涂鸦活动中,幼儿体现出了互帮互助、勇于探究的品质。

笔者认为,当幼儿在自主涂鸦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应该做的是予以支持和鼓励,而不是直
接解决幼儿的问题或是以命令的口吻压抑住幼儿的需求。

在活动中,当幼儿想要
橙色,教师帮忙找来橙色,可是笔却坏了。

这时教师没有气馁,而是鼓励幼儿想
办法。

当幼儿的办法失效,教师再次鼓励幼儿思考。

这样的鼓励不但保护了幼儿
的绘画体验,更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使得艺术领域与科学领域完美融合,呈
现出整体性。

同时,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强的专注性,并积极
与同伴分享交流,不但获得了直接经验,还体现出了深度学习的相应特征。

二、涂鸦活动中的规则意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幼儿好奇心旺盛的阶段,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创作
材料,鼓励幼儿尝试各种涂鸦工具[2]。

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材料越多,就越
容易玩得忘我,最后造成一系列后果。

当出现了后果,教师的应对措施是很重要的。

教师要让幼儿意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同时还能高高兴兴地继续涂鸦。

例如,一次涂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瓶盖、刷子、西蓝花、萝卜以及颜料等材料,
让幼儿进行拓印涂鸦。

尤其是萝卜可以雕刻各种形状,幼儿非常喜欢。

正当大家
都遨游在艺术的海洋中,壮壮一不小心把刷子上的颜料都弄到了小蝴蝶的脸上、
辫子上。

小蝴蝶哭了起来,壮壮又不停地道歉。

再看看其他孩子,衣服上、脸上、手上还有活动室的地面都被染得五颜六色。

面对这一情况,教师意识到小班幼儿建立常规的重要性。

于是教师将问题抛
给幼儿,问道:“大家看,现在我们没有一个小朋友是干净的。

还有我们的地面,都脏了。

小朋友觉得应该怎么办?在绘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在这样的问
题引导下,幼儿自己总结出了涂鸦活动中应该小心一点,不要弄脏自己、同伴以
及地面和桌面。

如果脏了要赶快清理干净。

还有善于思考的幼儿提出,穿上小围
裙可以保护衣服。

提出了这些解决办法,教师便让幼儿继续涂鸦。

这一次,孩子
们小心翼翼地履行着大家刚才提出的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没有再弄脏自己或别人。

在本次活动中,体现出了规则意识的萌芽。

教师没有因为幼儿弄脏了衣服、
地板而训斥,反而是抛出问题引导幼儿自己探究解决办法。

在集体中,想要幼儿
提高归属感、责任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带领幼儿共同制定规则。

实践证明,以往
教师提出要求,幼儿的完成度有限;而这次大家一起制定的规则,每个孩子都在
尽力做好。

同时,这也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遵守基本
的行为规范”。

三、涂鸦活动中的创新精神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行业从业者的创新精神,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也强调了创新精神的培养。

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黄金时期,在该时期
幼儿的想象力丰富,生活经验有限,对周围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

在涂鸦活动中,幼儿会发现一些事物的全新玩法,这有助于幼儿深度学习的达成。

例如,一次涂鸦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各种材料供幼儿拓印。

随着游戏不断深入,一名幼儿不小心把手心弄上了颜料。

幼儿没多想,只是不想浪费这些颜料,
便直接用手印到涂鸦墙上,结果意外地发现手印画也很美。

于是其他幼儿纷纷模仿,开始用手拓印。

教师见状,便鼓励幼儿探索更多的小手玩法,于是有幼儿把
小手握成拳头,用拳轮来印出小脚丫的形状,再用小手指印出5个脚指头。

孩子
们玩得不亦乐乎,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小手拓印画作。

在本次涂鸦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没有为了干净而死板地让幼儿用材料进行
拓印。

当幼儿不小心弄脏了手,又将错就错地直接用手拓印,教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进行了表扬。

这一举动很好地保护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

幼儿通过教
师的鼓励,也开始大胆地探索小手的新玩法,最终突破了功能固着,用小手印出
了脚印。

幼儿在探索小手玩法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能力、想象力,体现出了深
度学习的相应特点。

结语:
小班幼儿的绘画能力有限,于是在绘画活动中常常以涂鸦的方式来进行。


鸦的过程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幼儿在单纯地享受创造的乐趣[3]。

教师作为活
动的组织者、支持者,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需求,尽力为幼儿
提供深度学习的条件。

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利用涂鸦活动培养幼儿探究能力、规
则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以帮助幼儿达成深度学习的措施。

在教学实践中,涂鸦活
动还具有更多的教育价值,这需要教师不断留心观察、深入钻研,开发涂鸦活动
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苗苗.信笔涂鸦融“绘”贯通——谈谈小班幼儿美术涂鸦活动的开展
途径[J].幸福家庭,2021(20):127-128.
[2]余丽晓.小班幼儿自由涂鸦的支持策略[J].福建教育,2018(34):48-49.
[3]顾春凤.组织小班幼儿开展涂鸦活动[J].小学科学(教师
版),2019(03):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