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学目标:
1、能识记:古代西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记忆)
2、能阅读材料理解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从而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

(理解)
3、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以及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情感)
【知识线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2-24页,完成知识填空
1、“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运动
(1)背景:
①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②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研究主题:
①以为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②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主要观点:
①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
威。

为提供价值标准定位。

②反对,强调,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
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4)积极影响:树立了人的尊严,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精神的最初体现。

2、“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1)背景
①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思想主张
①倡导“”
②认为美德来自于知识,提出“”的思想,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
位。

③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指出对美德同样重要。

(3) 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的学问。

(4)比较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
相同点:把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
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强调“知德合一”
(5)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
相同点: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点: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①主张:在《》中,根据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
司其职。

②影响:他鼓励人们,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①主张:关注,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②影响: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总结:人文主义思想:
从神到自然从自然到社会从社会到人理性的人
(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三)【合作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2:“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
拉底
材料3: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
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
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
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
很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
价值。

(6分)
(2)根据材料2,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

他的思想中对普罗泰格拉观点的发展之处
是什么?(4分)
(3) 根据材料1、2,指出材料3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2分)
(4)根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政治两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
的影响。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