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步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步骤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是一种用于评估因果效应的经典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倾向得分(Propensity Score)将处理组和对照组进行配对,以减少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混淆偏倚。

下面是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步骤:
1. 研究问题和数据准备:首先明确研究问题,并收集相关的观测数据。

数据应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特征变量,以及因果变量。

2. 变量选择:根据研究问题,选择适当的特征变量作为倾向得分模型的输入变量。

这些变量应具有影响处理组选择的潜在因素,且与因果变量相关。

通常选择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

3. 倾向得分估计:倾向得分是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条件概率,表示个体被分到处理组的概率。

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方法来估计倾向得分,包括逻辑回归、梯度提升树等。

估计得到的倾向得分应在0到1之间。

4. 匹配样本选择:通过选择与处理组匹配的对照组样本,减少混淆偏倚。

常见的匹配方法包括最近邻匹配、卡尔曼匹配等。

匹配前,可以根据倾向得分的近似程度设置质量标准,例如最大汉明距离。

5. 匹配效果评估:在匹配完成后,对匹配样本进行处理效果评估。

通常使用平
均处理效应(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ATE)或平均处理效应对受处理样本的平均效应(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 ATT)进行估计。

处理效果的估计可以使用插补法、回归法等。

6. 效果检验和敏感性分析:对匹配效果进行检验,常用的方法有t检验、Bootstrap法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对于倾向得分估计的敏感性。

常见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包括皮贝根评分、加入未观测因素等。

7. 结果解读:根据匹配效果评估、效果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解读。

解读应注意结果的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并结合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来进行解释。

总之,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因果效应的强大工具。

通过倾向得分的估计和样本匹配,可以减少混淆偏倚,提高因果效应评估的准确性。

此外,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框架,用于评估因果效应的稳健性和外部有效性。

因此,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