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央企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者:易军
来源:《现代国企研究》2012年第09期
所谓“为”,就是要在高端领域与跨国公司进行竞争;所谓“不为”,就是不要与中小民营企业争夺中低端市场。

这样既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又能讓社会更加和谐。

央企不依靠垄断也是有活力的。

其核心竞争力首先是品牌,其次是人才、管理、技术上的优势,也是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

央企不管处于垄断地位还是非垄断地位,都有着长期的积累,一旦投入到市场经济中,就会进发出活力。

这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很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并陆续进入资本市场,已经按照市场机制、市场法则去运营了,体制上乃至运营机制上都很灵活。

在此基础上,央企也有严格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这方面国资委抓得很严。

所以,国企、民企在市场运营中没有本质区别,都要按照市场规律来。

央企的成长史有60多年,有这么长时间的积累,有这么大的品牌,如果与中小企业去争利,去争夺低端市场,人家怎么会服气?中国经济正在多元化发展,民营企业的成长有一个孵化周期,需要央企、国企去思考、去带动。

央企应该和谁去竞争?应该和跨国公司去竞争,要主动讓出一部分中低端市场,给民营企业、地方企业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央企的眼光要盯住国内外的高端市场,要跟中央战略保持一致,真正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如,中建现在的业务开拓以高端市场为主,兼顾一部分中端市场,坚决放弃低端市场。

一方面,讓出市场讓民营企业成长,一方面通过海外项目的配套,还带动了很多民营企业,包括供应商、分包商到国外去发展。

这样大家就能实现共赢,还能带动行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