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松砂岩油藏井况防治综合治理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松砂岩油藏井况防治综合治理技术探

摘要:对于油层埋深浅,地层胶结疏松导致地层容易出砂,部分出砂井返出
物粒径较细,以浆状物为主,目前的防砂工艺治理效果较差,往往造成频繁作业、冲洗,甚至油井报废。

生产中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来防止出砂严重而导致的井
况恶化。

文章主要从油井钻井,完井,射孔,生产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提出
油井防砂治砂的思路,可有效减缓因地层出砂而导致的井况损坏的问题。

关键词:钻完井井斜孔密生产管理
某中孔中渗油藏,平均孔隙度15.6%,平均渗透率152×10-3μm2,压力系数1.0,油藏埋深1550-2200米,目前井况损坏率高达86.1%,损失大量控制储量,
区块产能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从理念井况损坏井统计,套管损坏井段主要集中在1600-1800油藏埋深较浅的位置,占总套变总数的73.8%。

导致井况损坏的原因
一油藏埋深浅(1550米),物性好(平均孔隙度15.6%),胶结疏松导致地层易
出砂;原因二断块含油井段长同时断块较窄,钻遇井绝大部分为井斜角45度左
右的大斜井,导致套管抗压强度低,容易套管变形或损坏;原因三断块层间非均
质性异常突出,注水开发过程中层间动用不均衡,导致纵向上压力差较大。

1.
井况原因分析
1.
套管强度不能满足目前开发需求
经统计,区块内N80套管17口,井况损坏率88.2%,P110套管21口井况损
坏率76.2%,而近几年所下高强度套管CB150T,TP165V套管截止到目前未发现任
何井况问题。

分析认为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中渗油藏地层疏松,高渗条带发育,
再加上开发后期提液井数增多,地层出砂严重,导致套管内外压差过大,当大于套管抗压强度时就会发生套管变形,破裂等井况问题。

1.
1.
井斜与套管损坏的关系
从屈服应力与全角变化率关系图得知:在井斜小于30°/100m时,套管的强度下降缓慢,且基本趋势基本相同,当全角变化率达到30°/100m以上套管屈服应力下降率变大,并且外径越大,屈服应力下降越多。

经统计41口井中30口井目的段井斜角大于30度。

井斜大于30°套管损坏率达到87.5%,小于30°套管损坏率为22.22%。

因此,下步建议新钻井尽量控制井斜,同时减小全角变化率,可有效减缓因井斜增大带来的套管损坏。

1.
1.
生产压差与地层出砂及套损的关系
出砂井生产压差越大,出砂越严重,经统计,区块内18口套损油井当中,在井损浅,平均沉默度仅67米,检泵周期2年井筒内沉砂约50米左右,而油井未出现井况问题井共计8口,平均沉默都201米检泵周期2年内井筒沉砂约10米。

说明生产压差的控制对出砂的影响较大。

1.
综合治理对策
建立开发地质工艺一体化治理对策,开发地质方面,在层间在层间非均质性
以及历史动态水驱状况,剩余油富集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新钻井,转注等优化
完善注采井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工艺技术方面充分考虑钻井、射孔及动态管理,总结问题,制定下步措施,从源头上提高井筒质量,预防井况,延长油水井
使用寿命。

1.
1.
钻完井过程全过程管控
从新钻井的钻进到完井固井要进行全过程管控。

钻进过程中要确保井壁稳定,建议使用盐水钻井液,控制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即同时满足平衡地层压力、地层
不漏失两个条件,打钻跟上适当的随钻堵漏剂,处理好钻井液性能,控制失水,
泥饼薄而韧,钻井液密度原则上不超过1.35,特殊情况根据地层压力适时调整。

储层保护方面,目的层加入屏蔽暂堵材料,严格控制钻井完井液的滤失量,防止
其堵塞油气层的孔隙孔道,尽量减少液相对油气层的损害。

泥浆性能优化方面要
加强固控设备使用,严格控制低密度固相含量,尽量减少钻井液中的有害固相含量,膨润土含量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含砂量控制在0.3%以下。

井控管理方面要
配齐相关内防喷工具,钻井液液柱压力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低于地层孔隙压力,
混油过程中控制混入(或泵入)速度,防止诱发溢流、井喷。

完井过程中电测和下套管前必须通井、循环处理好钻井液,必要时加入一定
数量玻璃微球。

采用高强度尾管悬挂器。

固井前用当地水做水泥浆稠化试验。


好固井协作会,确保固井一次成功。

水泥浆返深:水泥浆返至悬挂点。

尽量简化
尾管结构,减小循环阻力,解决投球憋通后失返的问题;深化研究,做好固井漏
失后的回接补救工作。

1.
1.
射孔孔密优化
通过不同孔密下套管平均等效应力及强度降低程度分析:当孔密为16孔/米时,套管强度降低4.78%,当孔密为8孔/米时套管强度仅降低1.58%,结合目前
胡7-94块历史生产情况,优化生产井段射孔密度由16孔降为8孔,可有效降低
因射孔造成套管强度减弱的风险
1.
1.
加强生产管理,优化生产压差
对于严重出砂井,重点对策是控制生产压差,减少压力激动,保持合理生产
压差和足够沉没度,防砂配套主要以长柱塞防砂泵为主,沉砂和挡砂为辅提高配
套适应性。

现场主要通过控制合理生产压差,对于控制出砂、稳定井壁效果明显,调整工作制度,跟踪检测出砂情况的办法,一井一策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一定
程度上缓解了出砂问题,相比2016年,区块油井沉没度增加131m,生产压差减
小1.2MPa。

2020年以来到目前未出现过一例新增井况问题。

同时配合油水井防
砂工艺,防砂工艺主要以挡排沉工艺为主,配合生产压差控制措施,减少出砂影响,重点根据油井出砂粒径,出砂量选择合适的挡排沉机械防砂措施。

在注水井
治理的过程中同时做好井况防治工作,认证落实一井一策,优化入井管柱配套,
强化管理工作,切实做好防治结合,确保注水有效高效。

1.
结论与认识
1、中渗疏松砂岩油藏井况问题严重的原因主要是地层胶结疏松,生产压差
过大导致压力激动,地层出砂,从而导致井况问题的发生。

2、通过钻井,完井过程管控优化,在生产过程中优化射孔孔密,同时合理控制生产压差,可有效减缓地层出砂,可降低发生井况问题的风险。

3、建立工艺-地质一体化管理模式,从开发地质,工艺配套,生产管理优化三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减缓地层出砂,防止井况问题的发生,做法可应用到同类油藏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志伟、熊青山、殷亚琼.用ANSYS计算弯曲井眼情况下套管的抗外挤强度.河南科技,2014.NO.04
[2].武庆宗. 疏松砂岩油藏套管损坏成因分析及治理[J]. 中国科技博览, 2012(3):1.
[3] .盛宏至. 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机理及防砂技术研究[D].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