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指导——3标题理解及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
你的理由。
2
考 向 3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返回目录
考
向
中考链接及方法指导
1
考向3:标题的妙处(备考推荐)
中考常见设问
考
向
(2019山东青岛)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
2
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不可以。分析标题的表
层含义、深层含义,分析标题作用)
考 向 3
向
想感情。
3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返回目录
考 向 1
【参考答案】①从内容来看,作者以 “背影” 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
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
考
②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
向
2
的线索。
考 向 3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考
向
中考链接及方法指导
1
考向1:标题作用(2012.19,2010.19)
考
中考常见设问
向
(2014河北19题)选文题目的作用是什么?(答出行文线索即可)
2
返回目录
考 向 3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返回目录
考
【方法总结】文章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点作用,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向
1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揭示文章中心。标题中往往会出现表示情感或作用的词语。如《再塑
考
生命的人》。
返回目录
考
中考链接及方法指导
向
中考链接及方法指导
1
考向1:标题含义(2012.19,2010.19)
考
中考常见设问
向
1. (2012河北19题)选文中“儿时的恶作剧”具体指什么事情?(标题指
2
代,概括事件)
2. (2010河北19题)选文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标题指代,概
考
括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向
3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返回目录
考
向
【方法总结】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分析:
1
(1)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义和本义。
(2)深层含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考
①分析标题和文章主旨的关系。(可从文章表达的情感出发)
向
②分析标题与人物情感态度的关系。
2
③分析标题在结构上的作用。
④分析标题的修辞义。首先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然后理解文章标
向
(3)交代文章线索。标题往往是物且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如《皇
2
帝的新装》。
(4)交代写作对象。如《藤野先生》。
考
(5)新颖别致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如《时间的脚印》。
向
(6)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如《一棵小桃树》。
3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返回目录
考
向
1
考点探源
考向3:标题的妙处
考
(统编七下《驿路梨花》“思考探究”节选)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
考
题的内容。
向
3
⑤分析标题的双关义。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返回目录
考
向
1
考点探源
考向2:标题作用
考
(统编八上《背影》“思考探究”)文章以《背影》为题 ,“背影”在全文
向
中起了什么作用?
2
【解题思路】本文标题、线索是一体的,所以分析标题的作用时,要整体
考
把握全文感情起伏的脉络。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题目,理解本文深刻的思
教材设问学考点
目
录
考点针对训练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返回目录
考
向
1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点探源
考
向
考向1:标题含义
2
(统编七上《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考 向 3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返回目录
考
向
1
【解题思路】该设问意在整体把握全文感情起伏的脉络。同时,引导学生通
过题目,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感情。回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表层含义,
考
其次再回答深层含义,回答深层含义时要结合文章主旨或作者感情进行。
向
【参考答案】表层意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
2
母亲的怀念。深层意义是:“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
沉淀。
考 向 3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返回目录
考
【方法总结】
向
(1)结合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回答。具体可参考上面两个考点。
1
(2)从标题的特点入手回答。如运用某种修辞,生动形象。
(3)从标题的语言风格入手回答。如充满诗意、准确鲜明、新颖巧妙、简洁凝
考
练、含蓄隽永等。
向
2
常见设问:(1)为什么以“××”为标题?/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向
标题有什么妙处?
2
【参考答案】“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
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
考
向
陆游的诗,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3
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返回目录
考
向
1
统编其他设问
(统编七上《散步》“思考探究”)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
考
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
答:标题含义+标题作用+内容分析。
(2)标题“××”可否换成“××”?
考
向
答:表明观点(不可以);结合主要内容、标题含义、标题作用分析;说明改
3
后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