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总体来说,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分为点线面三大类;其特征要从位、数、形三方面来描述,每一个具体特征都隐含着不同的原因,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位置:绝对位置有经纬度、高程;相对位置指“在…地区…方向或与…平行或沿…分布”;②形状看延伸方向、弯曲方向得总体形状(团块状、条带状);③数量指数值大小、递变规律、变化快慢(梯度)、极值(闭合中心)、面积大小、范围宽窄。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点的疏密: 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稀疏。

(2)点的位置:在----线(沿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面的什么位置)上分布。

(3)点的数量:多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等),反应的规律(哪多哪少)。

(4)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

(5)其他:点的动态变化
提示: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分值决定要点(2分/点)
【例题1】(08天津)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你归纳出三点。

(6分)
思路:1.疏密(分布不均);2.方
位(沿河流谷地、交通线(公路、
铁路)分布,分布于高原东部)
3.数量(数量少)
【例题2】(08广东卷)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

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分)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
成因。

【例题3】(2011全国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
特点。

(8分)
思路:疏密+数量+极值+方位{总分结构描述(不
均,哪多,哪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
等)}
【例题4】读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2)比较德国和日本城市的等级和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2分)
答案:等级和分布特点: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2分);分布比较均匀(2分)。

日本城市分布极不均匀,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2分);大中城市多,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城市毗连构成带状的巨型城市带(2分)中部山地和北部(或北海道)城市少。

原因:德国自然条件较为均一,无高寒、酷热、干燥等恶劣区,适合人类生产活动;(2分)地处欧洲东西、南北陆上交通十字路口;(2分)稠密的河流,通航条件好,联系便利,利于产业活动的形成和发展(2分)。

政府注意分散城市职能;中小企业多,也宜分散分布;发达的现代化交通为产业活动均衡布局提供了可能性。

(每点2分,任答一点得2分)。

日本(中部)多山,平原狭小,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沿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使人类活动趋向沿海;太平洋沿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有利;主要产业 (工业、服务业)沿海布局,吸引了大量人口;中部山地和北部气候寒冷,对经济活动限制大,城市较少;历史因素。

(每
(1)说明德国和日本地理位置的主要差异(4分)。

(答案: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海陆兼备)。

(3)概括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共同特征。

答案:都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或都是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大量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产品;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小,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例题5】(3)读图分
析中部六省的矿产资
源分布有什么特点?
这种分布对该地区经
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3)分布不均,
相对比较集中;有色
金属矿、铁矿主要分
布在南部,煤、石油
主要分布在北部。


利于同类矿产大规模
开采,节约成本;对
该地区南北交通造成
巨大的压力。

【例题6】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
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8
分)
【例题7】据图推断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4分)
答案: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描述一条等值线
突出位置、延伸方向,凸出(弯曲)方向;明显转折时要分段描述。

2、描述一组等值线
(1)变化趋势:由总体延伸方向得递变规律,向……方向逐渐变大(变小)
(2)分布范围:最大到最小的范围是……
(3)分布凸变:某地区偏大(小)、极值或特殊值。

【例题1】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 -10°C等温线分布特征。

(6分)
【例题2】下图中的虚线为一
月0℃等温线。

描述图中0℃
等温线的走向及影响因素
答案:。

【例题3】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
【例题4】(08年北京卷变式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指出图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思路:递变趋势+数值范围+分布突变。

【例题5】下图
是我国某区域
≥10℃积温等
值线图(单
位:℃)。

描述
4500 ℃等积
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影响因素。

【例题6】描述下面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的分布特征(6分)
(2011年山东卷)下图为1969
【例题7】
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
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
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
响因素。

(8分)
【例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

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
并简析其成因。

(8分)
【例题9】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区地势特点是
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4分)
(2)描述该地等积温线的分布特点。

并简要
说明理由。

(10分)
【例题10】描述北美洲年温差等值线在西部分布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8分)
90°95°30°
600
400
200
100
拉萨


国界线河流等积温线
600
思路:疏密+走向+数值变化
【例题11】(1)甲图方框所示地区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如图乙所示,简述等温线的分布规律(6分)
【例题12】读下列材料图,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图和地形剖面与降水量关系图


20º
20º
20º
20º 10º 20º 10º
10º 10º 20º
· ·
B A 10
方框区域等温线示意图(单位℃


(1)乙图大致为甲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若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 )(2分)
A.1800 B.700 C.200 D.500
(2)试描述材料一中的图乙中降水量线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8分)
(3)试叙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区域自然条件对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

(12分)
(4)影响A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2分)
A.海陆位置B.地势C.纬度位置D.太阳辐射
(5)简述乙河流的水文特征。

(8分)
(6)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说明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潜力及农业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8分)(7)简述该区域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及环境意义。

(8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描述位置属性(相对位置):分布方位、分布范围、伸展方向;
(2)数量属性(面积、形状):面积大小、形状、延伸方向态变化趋势。

【例题1】比较图7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异同点。

思路:1.分布范围:A大,a小(不同);2.分布方位:回归线穿过,大陆西岸(相同)3.分布面积:A大,a小(不同);4.伸展方向:A东西伸展,a南北伸展(不同)
【例题2】(2008.北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例题3】(2009.浙江)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思路:分布方位(成因法)+伸
展方向+极值区分布
【例题4】根据上图分别说明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地区风能分布的异同及原因?
【例题5】(2011年北京
卷)读图,指出图中绿洲
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例题6】(2010.安徽34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⑴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
点。

(6分)
【例题7】(09福建)堰塞湖是批河
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成火山熔
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
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

(1)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