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公开课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霍州市煤电第一中学刘建丽
教材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
本单元作为高中必修课小说教学的结末单元,无疑对总结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小说的习惯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中学阶段虽然接触过一些小说,但还不能对小说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阅读鉴赏的能力还是比较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
2、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3、理清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题。
4、欣赏小说夸张和讽刺的手法。
过程和方法:
借助工具书,熟读文章。
通过自读和小组讨论,理清思路,分析形象,把握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套子。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
2、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把握小说的主题。
4、小说夸张和讽刺的手法。
教学难点:
1、分析人物,把握小说的主题。
2、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1、小组课前自主预习讨论,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2、课堂展示学生对预习任务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安排:
1、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见《装在套子里的人》问题导读评价单),让学生预习本文。
2、第一课时落实作家作品,理清小说思路。
3、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把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4 第三课时在上节课人物形象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夸张讽刺的写法,并结合时代背景把握小说的主题,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延伸拓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装在套子里的人》问题导读评价单
预习提示: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回顾
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巨匠,是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他与
法国的莫泊桑(我们曾学过他的《我的叔叔于勒》),美国的欧亨利被并称为“世界短篇
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
深
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以及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猛烈抨击了沙
皇专制制度。
契诃夫的作品,我们在小学学过《万卡》,初中学过《变色龙》。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880年,契诃夫入莫斯科大学医学院学习,同年开始写作。
早期作品无情地揭露了专横残暴的黑暗势力(《假面》《变色龙》《普里希别耶夫中士》等),鞭挞了庸俗卑劣的社会现象(《胜利者的胜利》《胖子和瘦子》等),同情下层人民的悲
惨遭遇(《哀伤》《苦恼》《万卡》《歌女》《风波》等)。
当时,沙皇政府为防范革命
活动而公开施行高压政策,进步杂志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为买而笑”的刊物。
为了生计,契诃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写了许多逗人发笑的作品。
其中有些作品不免
流于粗俗,但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面上写俄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笑话,
实际上却无情地嘲笑和揭露专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务员之死》、
《变色龙》等。
1890年,契诃夫去库页岛旅行。
从这个人间地狱回来后,契诃夫果断地和反动报刊断绝联系,他逐渐摆脱了思想上的苦闷,加深了对现实的认识,写了一系列具有
深刻社会意义的中、短篇小说,其作品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为成熟。
《装
在套子里的人》就是契诃夫在这一创作的繁荣和成熟时期而诞生的优秀作品。
还有如《第
六病室》《跳来跳去的女人》《文学教师》等。
晚年,契诃夫同时致力于小说和戏剧的创作,著名的有《农民》《带阁楼的房子》《姚尼奇》《新娘》等;剧本《海鸥》《万尼亚
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这时期的创作洋溢着乐观主义情调,对新生活充满信心。
2、写作背景:
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
国的黑暗现实。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
当时担任宗教院检查总长的波贝多诺斯采夫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
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
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其尽量减少流言蜚语……”在此之前,受欧
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
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
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
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全国警
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
皇统治。
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
(三)、预习检测
1.字音
憎恶( )辖制( )撮合( )怂恿( )
癖好( )讥诮( )战战兢兢( )安然无恙( )
2、词语积累:
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
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自《诗经8226;
小雅8226;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