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配网规划与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的配网规划与设计
摘要:目前,电力电网设备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配网的规划和建设是电能传
送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只有合理布局网架,才能确保电压达标和供电的安全性、
可靠性。
对城市配网规划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新形势下的配网规
划和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规划设计;电网设备;电源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技术和设备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不仅推
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但随着社会用
电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配电网络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用电需求,因此,做好配网
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配网规划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发电、轻配电”现象。
投资主要
集中在供电电源投资上,配电网规划建设投资明显不足。
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
对配电网工作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由于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城市郊区发展严重,配电网规划存在许多问题。
1.1电源网点分布不均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电源点非常大,而且电源物尽其用,部分供电
半径非常大,而且线路损耗大,增加了系统的建设成本,浪费非常严重。
同时,
网络结构不合理,原本为轻率的运行缺乏灵活性而设计的,一旦发生事故,很难
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在维护或峰或如归一化故障恢复问题。
1.2电力负荷增长过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更密集的城市建设,土地
资源逐渐减少,这不仅增加了功率密度,但也增加了配电网规划的难度,导致国
内电力资源供需日益严重的矛盾。
同时,配电网故障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再加上
技术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供电的安全可靠性逐渐降低。
此外,自然环境也在不断
恶化,天气经常发生突变,造成架空线路频繁受损。
架空线路损坏时,在一定程
度上增加了检修线路的难度。
1.3配网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由于长期以来配网的建设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建设资金短缺,配网技术落后、设备陈旧,造成事故频繁发生。
虽然近几年引进了一些新技术、采用了新设备,但与
国外先进城市相比,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差距还是很大,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经
济建设。
1.4设备选型不合理
在变压器、导体、电缆、电容器、变压器、开关、断路器等主要设备的选型
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分析计算,片面追求横截面和容量。
根据技术标准、规划导
则和实际负荷,对配电网的供电半径、线路间距和负荷互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同时,由于缺乏对设备运行全寿命技术的分析,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2.新形势下的配网规划和设计思路
2.1加强配网一次规划设计
2.1.1供电区域内的电量预测和平衡
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应做好引导工作,使供电布局更加合理,优化配置。
同时对电力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并根据区域和年份模型进行预测。
在这个过程中,规划的范围应以基础为基础。
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网络规划过程中,可按
市、县划分,10kV或以下配电网按乡镇或工业园区划分。
预测电力时,可以每年进行一次。
如果需要特殊分析,应充分考虑典型的日负荷曲线和夏季和冬季的年
最大适用时间。
在预测电力需求时,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工业经济和
电力消费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考虑到供电区域的功率平衡,需要考虑电厂的装
机容量和发电厂的可用容量。
同时,还要对各级联网发电厂的容量规模进行分析,以达到平衡。
2.1.2与主网相互协调
对于变电站,应有效满足双电源要求、变相配电、优化主电网结构形式、解
决设备过载等问题。
建议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加快推广和推广“三T”或“双T”连接方式。
针对目前国内电网规划进行了优化,应逐步从输电向配电化转变,使配电功
能得以优化。
网络与配电网的结合,网络规划对配电网规划有指导作用,是配电
网规划网络规划的基础。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主系统合理地能够有效地减小配电网、配电网的半径,降低网络损耗的经济效益,对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
集中式补偿方式主要应用于高压电网,配电补偿方式主要应用于低
压配电网。
2.1.3配网结构
配电网的供电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电网的结构形式,考虑了配电网的负
荷传递能力。
以中压配电网为例,根据变电站的分布情况,划分相对独立的配电网。
各变电站应有明确的电源范围,禁止交叉或重叠。
在馈线上按照“主线段”的
基本原则,在主开关上设置开关和支路,使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整个馈
线停电现象。
同时,必须加快架空电网的“2-1”或三段三连接方式,提高馈线环网率,提高配电网的负荷效率和容量。
2.2电源点的规划
为了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保证供电点的规划。
只有合理规划
电源点,才能提高配电网的实用性和性价比。
在规划配电网时,应结合区域土地
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预测未来的负荷分布和发展趋势,合理划分供电点和
供电区。
目前,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特别是在城市中心高密度区。
很难获得
新的发电站和线路走廊。
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通过改变平面立面,可以提高建
筑空间的利用率,节约用地。
此外,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提高中压配电网
电压等级的途径。
2.3做好配网结构的优化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配电网采用的是放射状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对较差。
电力企业应该在充分考虑城市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配网结构进行优化。
例如,对于一些电源点充足,电缆形式组网、环网节点明确的大城市,可以采用
环网结构;对于不存在环网结构建设的中小城市,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以区
域为中心的小型环网,或对配网进行改造,以确保配网结构的合理性,而不能盲
目模仿大城市的环网结构,以免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2.4做好分层管理
一方面,要合理选择城市高压配网电源点的变压层次,针对不同的城市功能
分区,应该选择不同的电压等级,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
例如,在工业区域,
配电电压多为35kV、20kV中压;在居住区,配电电压多为10kV电压等级。
在实
际配置过程中,要考虑不同配电等级的允许供电半径,结合区域负荷性质和负荷
预测结果,选择电源点的变压层次。
另一方面,要确保用户受电电压的合理性。
对于一个报装容量为60MW的商住型城市功能分区,假如采用10kV电压等级的
配电线路,则至少需要6条10kV配电线路,这样不仅需要占据大量的空间,而
且会导致线损的增加和维护设备的增加;假如使用110kV电压等级的配电线路供电,则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较大。
因此,可以选择35kV电压等级的配电线路,2
回35kV线路就可以满足区域用电的需求。
结论
现代城市配电网的布局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当前形势下,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
配电网,既要考虑城市规划和电力负荷的因素,又要保证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海宾.浅谈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和设计[J].信息技术,2014(07):138.
[2]韩丰.新形势下的配网发展任务[J].国家电网,2014(6):61-63.
[1]黄丽娟,乔可,江兴月,等.新形势下广西配网规划思路的探讨[J].广
西电力,2009(4):28-31.
[2]王绪利,吴凡,李开强.在城市大建设中配网规划的新思路[J].安徽水
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