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三)社区方法
1、定义:调动社区参与、服务社区儿童
2、内涵: (1)一种工作模式:社区工作模式;(2)一种综合社会建设
方式:发动社区居民、创建生存环境(3)一种理念:自助、互助、自决的 精神,及儿童权利观念。
3、介入手段: (1)物质性建设;(2)教育性服务;(3)突发事件介
入;(4)综合服务;(5)社会舆论;(6)社会资源。
宣传教育思想、掌握学习方法、协调长幼关系、指导同辈相处、学习 生存本领
(四)快乐成长:游戏与娱乐 (五)卫生保健:女婴保健、学校卫生工作 (六)家庭服务:保护家庭儿童权益、普及儿童教育知识、服务
个别“问题”儿童
(七)权益保护:基本权利保障、社会环境改善、自保能力增强 (八)信息资讯:开展问题调研、评估服务质量、提供决策建议
第25页/共27页
2021/6/10
26
(三)对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辅导(行为偏差儿童的 矫治)
1、少年法庭
(1)内容:教育和指导;(2)特殊要求:专业训练、保障生活 教育权益、调动社会资源。
2、轻微犯罪:提供健康活动、帮助重返社会(少教所、工读学 校)
3、社区服务:干预闲散儿童、脱离原有轨道
专业价值:通用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尊重、接纳、自决、个 别化、正面引导、一致性)
第9页/共27页
2021/6/10
10
(四)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 1、生物学理论
生物性力量的影响:自然法则、生理遗传
2、心理学理论
心理发展是儿童发展的重心:知觉、认知、情感、人格
3、社会学理论
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家庭、社区、组织
(此点最重要,也最不易考虑到)
(1)哲理、社会观念(社会意识、弱势地位、儿童观、政 府责任);(2)社会政策(法制保障);(3)社会机制 (运作保障机制);(4)社会行为(具体的社会服务:家 庭建设、社区发展、社会组织)
2、伦理基础(科学进步的儿童观)
《儿童权利公约》基本理念: (1)享有成人价值;(2) 儿童特殊价值:儿童自己的权利。
(2)其他辅助性服务。优点:增进父母亲 职功能。
第22页/共27页
2021/6/10
23
2、家庭寄养: (1)特点:家内照顾、非机构照顾、一定时限; (2)类型(了解即可); (3)筛选过程(了解即可); (4)安置过程(接案、安置、探视、再安置、结
案)及渠道(父母申请、法院判决); (5)考虑因素:了解原生家庭、适应寄养生活、
3、同伴交往: A、练习社会交往、提高交往技能; B、完善个 性、发展行为、健康身心
4、道德发展:内化社会规则:社会公德(责任感、尊重他人)
5、低龄犯罪: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综合治理)
6、特殊境况:性侵害、流浪乞讨、吸毒及艾滋病影响和感染
第4页/共27页
2021/6/10
5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2021/6/10
19
(二)小组方法
1、定义:
2、功能: (1)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2)满足多种需要;
(3)促进个性发展
3、要素与特点: (1)服务对象;(2)目标:全面发
展;(3)专业技能和方法;(4)社会工作者
4、重视非正式儿童团体:自发小组(同辈群体)
第19页/共27页
2021/6/10
剩——人际交往困难、自卑、融入群体障碍 4、童工:贫困地区多见
第3页/共27页
2021/6/10
4
(二)发展障碍
1、学习压力:A、社会原因(文化传统、社会竞争、家庭结构、 教育理念);B、策略(自主学习、创造精神)——无法彻底解 决的问题
2、代际冲突:A、定义(两代人因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差异 导致矛盾);B、类型(差异和冲突、无差异和无冲突)
第14页/共27页
2021/6/10
15
(三)残疾康复教育:进行身体康复、
开展特殊教育
(四)偏差行为矫治:行为脱轨、违法
犯罪(社会化辅导、心理辅导、环境建设)
(五)青春前期辅导:儿童末期、青春
发育期(心理问题为主)
第15页/共27页
2021/6/10
16
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一般意义上的方法(通用方法) 二、特殊整合方法
第26页/共27页
2021/6/10
27
第12页/共27页
2021/6/10
13
二、微观儿童社会工作
(一)特殊儿童救助
1、对象类型:生活困难、反社会、反常 2、服务类型:支持性(提高家庭功能)、保护性(改变生存
环境)、补充性(改善基本生活)、替代性(替代原生环境)
第13页/共27页
2021/6/10
14
(二)孤儿弃儿救助
1、机构养护:儿童福利院(院内救助) 2、家庭寄养:模拟家庭 3、家庭收养:法律收养
《 医疗儿保童健权)利;公(约2》)基受本保第权8护页利/权共:2(7页(尊1重)特生殊存价权值()生;活(保3障)、发
展权(接受教育、促进发展);(4)参与权(参与社会生
活)。
2021/6/10
9
3、专业价值
一般原则:(1)长远利益与具体利益;(2)整体推动与特殊 需要;(3)社会需要与自身要求;(4)做好服务与协调力量。
2、特点: (1)方式的艺术化与多样化;(2)方法
的科学性与技术性;(3)本质上强调助人自助;(4) 过程的系统性(多方原因、多途解决);(5)工作 的扩展性(利害关系人)。
3、常用方法: (1)直接启迪儿童; (2)提供社
会资源。
4、主要形式:(第1)18页个/共别27谈页话;(2)咨询服务。
了解儿童资料; (6)再安置(尽量避免); (7)结案:返回原生家庭、接受领养、长大独立。
第23页/共27页
2021/6/10
24
3、收养:
(1)类型:①亲属收养;②非亲属收养 (A、机构安置——亲生父母放弃抚养权, 委托收养机构寻找养父母;B、独立安置— —不经社会服务机构介入)。
(2)收养家庭条件:我国: ①无子女; ②年满30岁;③有抚养能力;④无法定疾 病。
(3)放宽条件:考虑传统、稳定关系
(4)收养程序: 第24页/共27页
2021/6/10
25
(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 1、种类及建设原则
(1)种类:家庭模式、团体模式 (2)原则:理念
2、安置过程
(1)准备阶段:尽量维系原生家庭关系 (2)安置阶段:帮助儿童适应院内生活 (3)安置结束:①法定从业、②问题解决
第16页/共27页
2021/6/10
17
一、一般意义上的方法(通用方法) (一)个案方法 (二)小组方法 (三)社区方法
第17页/共27页
2021/6/10
18
一、一般意义上的方法(通用 方法)
(一)个案方法
1、目标:解决具体问题、应对眼前困难、增进健康
成长、有利儿童发展(根本目标)
定义:1、对象:全体儿童;2、内容:解决问 题、满足需求、促进发展
(一)狭义:1、性质:事后补救性(消极 性):2、对象:特殊困难境地儿童(孤儿、 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儿、偏差儿); 3、形式:机构服务;
(二)广义:1、性质:积极性工作;2、对象: 全体儿童、所有阶段、问题、因素;3、措施: 一切措施(防范危害、保障福利、处理难题、 发展潜能;4、内容:物质援助、精神服务
(二)积极的社会功能
1、促进儿童发展(对象):困境儿童的解困救难、 适龄儿童的全面发展
2、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环境):直接结果(减少 痛苦和问题、促进幸福与发展);间接结果(防止社 会问题、提供高素质人才)
第7页/共27页
2021/6/10
8
(三)坚实的社会基础、专业 的伦理价值
1、社会基础
第5页/共27页
2021/6/10
6
五Hale Waihona Puke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科学的专业体系 (二)积极的社会功能 (三)坚实的社会基础、专业的伦理价值 (四)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
第6页/共27页
2021/6/10
7
(一)科学的专业体系
1、对象:所有儿童、所有问题 2、目的:激发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潜能 3、方法:运用专业手段(调动潜能、辅导发展)
第20页/共27页
2021/6/10
21
二、特殊整合方法 (一)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 (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 (三)对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
辅导
第21页/共27页
2021/6/10
22
二、特殊整合方法
(一)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
1、家庭支持性服务:
(1)家庭补助。A、内容:提供经济救助; B、优点:亲生家庭、健全发展。
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
会计学
1
一、儿童年龄的界定
1、界定:0-14岁
2、依据:
(1)青春期:开始于13-14岁 (2)体制上:三个阶段 A、0-5岁: 妇联 B、6-14岁:共青团(少年儿童工作部) C、14- :共青第1页团/共27页
2021/6/10
2
二、儿童的需要
(一)生活照顾:基本生活、养育(第一需要)——生 存权
(二)健康照顾:医疗、预防保健、健康照顾(基本条 件)
(三)家庭生活:亲子关系、管教(身心健康——精神、情感、
兴趣、个性——社会化基础)
(四)满足学习:主导活动(学习、游戏、劳动)——发展心理、
形成个性
(五)休闲娱乐: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天性) (六)社会生活:道德能力(人际交往、生活技能、适应能力、
第10页/共27页
2021/6/10
11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宏观儿童社会工作(改善成长环境) 二、微观儿童社会工作(提供具体服务)
第11页/共27页
2021/6/10
12
一、宏观儿童社会工作
(一)推动立法:推动立法、增加投入、提出建议 (二)促进养育:保证营养、保证居住 (三)发展教育:宣传落实法律、帮助重返课堂、普及科学知识、
价值观)
(七)心理发展:性别角色(性心理)、社会角色(成人感) (八)免被伤害:人第身2安页全/共、27个页人权益
2021/6/10
3
三、儿童的问题
(一)环境伤害 1、贫穷:实现权利的最大障碍(生存权) 2、污染:疾病 3、营养: (1)趋势:营养不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
营养过剩(发达地区) (2)后果:营养不良——影响身心发展;营养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