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背诵手册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商家获利,形成卖家市场(物以稀为贵)
(2)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消费者获利,形成买家市场(货多不值钱)2.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备注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成正比)
3.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备注1:商品的价值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当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个别劳动时间有改变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会有所变化(比如:单个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整体缩短)。

备注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商品价值量越高(慢工出细活);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越高,则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商品的价值量越低。

备注3:商品的价值量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影响,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备注4: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X数量)受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影响,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备注5:当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多,超过其他同行的生产数量,生产得多且快还可以为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处于有利地位;当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数量少,低于其他同行的生产数量,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商品生产者都会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备注6:当个别劳动时间缩短、劳动生产率提高时,这一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价格下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使消费者受益。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价格的变动对不同商品的影响: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7.价格的变动对相关商品的影响:
(1)替代品(功能性用相同的两种商品):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导致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减少,对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就会导致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减少。

(2)互补品(需要组合在一起使用的商品):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导致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减少,对其互补品的需求减少;某种商品的价格降低,就会导致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增加。

8.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生产者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多,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备注1: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价值规律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就存在和发生价值规律。

(2)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生产者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时,商家就会减少对这种生产要素的使用,转而寻找其相关的替代品。

当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时,商品就会增加这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其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获利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