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根素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摘要】观察葛根素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
方法:将患者75例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控制血糖,治疗组静滴葛根素针,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维
生素B12肌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葛根素针治疗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葛根素针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384-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
疼痛、冰冷,目前对该病尚无十分有效方法[1]。
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2月
住院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葛根素针治疗收效较佳,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75例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为确诊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患者。
年龄50岁-78岁控制空腹血糖6mmol/L-8mmol/L、餐后两小时血
糖≤11 mmol/L,无痴呆及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其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62.42±12.01)岁,病程(2±12.03)年,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
(3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相近(P>0.05)。
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糖尿病的常规饮食及西药或胰岛针降血糖。
治疗组
用葛根素针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
对照组予维生素
B1、维生素B12肌注每日一次,两组均14天为一疗程。
3、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二、疗效观察
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恢复。
有
效: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恢复。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无改变。
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病机制的探讨一直在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中争论。
大
量的观察多元论的发病原理是大家所公认的。
而且发现糖尿病的代谢因素(高血
糖症)是发病机制中的首发因素。
即代谢因素与血管因素实际上也不是相互排斥的,因为造成微血管病变缺血、缺氧的原因中很有可能有代谢因素的参与[2]。
糖
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使得神经出现受损,主要包括脱髓鞘病变、神经传导速度
减慢、感觉过敏和感觉减退,它既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影响周围神经系统。
可使患者发生周围神经、脑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
文献调查,目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针剂中,脉络宁针的有效率
为94.6%[3],葛根素针有效率为95.8%[4]。
葛根素是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葛根的提取物制成的注射液,商品名有普乐林、麦普宁等,化学名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异黄酮,葛根素对微循环障碍有明
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高局部微血流量;抑制血
小板聚集作用:葛根素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和5-羟色胺(5-HT)与
ADP联合诱导的人和动物的血小板聚集,还能明显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
5-HT的释放,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降血糖作用:葛根素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
糖作用,具有一定的降血糖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曼音 .主编. 糖尿病学[M]第一版. 上海:上海科技
学技术出版社,2004,439
[2]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主编.实用糖尿病学[M]. 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93-395
[3]杨杰、王文阁、脉络宁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4):312
[4]张春燕、李茂绪等,葛根素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