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工作计划、致辞讲话、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稿大全、导游词大全、毕业大全、个人写作、办公文秘、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speeches,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letter of agreement, speech drafts, guide words, graduation essays, personal writing, office secretaries ,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
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
鼋头渚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

下面由本店铺来给大家分享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1
游客朋友们,此刻,我们来到的便是“鼋渚春涛”景区的主建筑之一澄澜堂。

沿阶而上,大家请看,建于1931年的澄澜堂,仿宋、明古宫殿式样,面阔五间,玲珑的游廊环绕四周。

从下往上看,既有着正堂雄伟的气势,又有着江南亭台的小巧精致。

堂外屋檐下正中悬挂着清末无锡书法家华世奎所书的“澄澜堂”匾额。

“澄”,是指湖面平静,水天一碧,云悠山闲。

“澜”,则是指波涛汹涌澎湃。

原先这澄澜堂是让游客亲近太湖的地方。

澄澜堂雄峙于半山腰,背靠逶迤充山、前临万顷太湖,占据了鼋头渚风景区观赏太湖的最佳位置。

“澄”“澜”二字正好相互对应,正合了这堂内的对联“霞飞杰阁,浩气澄圆堪吐纳;雾列雄州,沧波秋水有清涟。


无锡的春天多东南风,太湖无日不起浪。

晴天在这澄澜堂赏景,远处的马迹山巍峨如障,近处的三山岛与鼋头渚遥相呼应,远近之间湖面云雾缭绕,就如同蓬莱仙境一般。

风和日暖,微波涟漪,涛声清缓而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船行湖中,点点白帆,仿佛身在画中游,令人心驰神往。

连江南才子文徵明也感叹道: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
盘紫浸芙蓉。

但如果遇到阴雨连绵,我们便可倚在这回廊上,隔着从天而降的雨帘,静静体会这江南的烟雨朦胧。

堂前太湖则浊浪滔天,轰然而鸣,犹如万马奔腾。

惊涛来自脚底,长风起于眼前,沙鸥翱翔林间,孤帆游移天际,波涛偕松涛齐鸣,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要脱离这世间的嘈杂,也许只有隔着珠帘的观景人,才能平复起伏的心境,静静品味这片澄静的天空。

清末江苏巡抚陈夔龙就体会到了这样的意境,将此番风景与王勃的《滕王阁序》相比,在这澄澜堂堂内柱上添上了神来之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在澄澜堂看太湖,那见地,那气势,不知比赣江要壮观多少倍;那神韵,那风味,不知要比滕王阁醇多少倍,那感受,那回味,不知又要入梦多少回,沁心又几层!大家请看这堂内中间的横匾上题额“天然图画”,真可谓画龙点睛。

游客朋友们,澄与澜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虽为两种场景,但却澄先澜后。

波澜的太湖正如同人生的跌宕起伏,有得意时的安闲舒适,也有低谷时的焦虑不安,有成功时的喜悦,有失败时的痛苦。

但无论生在何时,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应对何事,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清澄透明的心,去平复起伏的情绪,坦然应对万事万物,这才是园主人经历了风风雨雨后最想到达的人生境界。

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2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

郭沫若先生赞为“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鼋头渚风景区层峦叠翠,林壑优美,山环
水抱,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澜于一体,组合成了太湖山水风光的最美处,向有“天然画图”之美誉。

鼋头渚公园曾是蒋介石的私家园林,堪称“无锡第一胜景”。

青山绿水之中,长春桥、澄澜堂、飞云阁、劲松楼、光福寺、陶朱阁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太湖仙岛、具区胜景、鼋渚春涛、万浪卷雪、鹿顶迎辉、充山隐秀等六大景区各具特色。

登上鼋头,浩瀚壮阔的太湖展现眼前,心旷神怡。

鼋头渚的秀丽景致,在明代以前就为人们所向往,被认为是无锡境内的“桃花源”。

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

明末,东林首领高攀龙常在此踏浪吟咏,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

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的“包孕吴越”和“横云”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也是对此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高度评价。

1920_年,鼋头渚始建园林,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附近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

先后建有横云山庄、广福寺、陶朱阁、太湖别墅、陈园(若圃)、郑园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园林建筑逐年增多。

建国后,这些私家花园和别墅大都由政府接管,合并成“鼋头渚公园”。

80年代后,经统一规划布局,精心缀连,又大规模扩建新景点,使这一太湖风景名胜游览之区日趋完美,面积扩大到500公顷,成为江南最大的山水园林之一。

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鼋头渚风景区地广景多,可先登临鹿顶山舒天阁,远眺四方,一洗胸襟,再上鼋头渚,或步行盘桓于花径,或赤足涉水于低滩,或乘船弄涛湖面,坐礁凝思,登楼品茗,领略太湖山水之美,最后乘
船渡湖,一探太湖仙岛灵秀、神幻之妙。

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3
各位游客:进人大门后,我们正式进入鼋头渚景区。

首先参观充山隐秀景点。

充山隐秀位于充山最高处鹿顶山的东南面,原来是陈家花园的所在地。

陈家花园,也叫若圃,是1928年无锡本地民族工商业者陈仲言所建。

1984年开始建设充山隐秀景点。

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分为春花、夏荫、秋色、冬景四个区。

面积为13.3公顷。

沿着空中列车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区内,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势,顺其自然回旋在幽谷之中。

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树木。

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设着一曲一直两座桥,直桥名为跨绿,曲桥名为俯青。

水边两层楼是供游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层为醉方楼,下层为春风人座。

楼边的方亭,名叫家风。

大家绕过寥风小亭,穿过俯青曲桥,便看到山坡上林边有一六角形的竹亭。

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状,十分逼真。

因个字形如竹叶,此亭命名为个亭。

各位游客:穿过荇春桥亭,我们到达夏荫景区,这里有许多名贵的树木。

其中两株苦櫧,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而高大挺拔的大王松,是当年若圃园主陈仲言栽种的。

各位游客:现在看到的建筑是聂耳亭。

这里原来是陈仲言于1928年所建的一座花园。

1934年,22岁的聂耳随电影《大路》摄制组来无锡时就居住在这里,并谱写了著名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插曲。

当年,这里正在修建公路,聂耳来到筑路工地,将《大路歌》
唱给民工们听。

电影尚未拍完,歌曲已在民工中传开了。

1959年无锡市政府主修了这座小阎,为纪念这位人民的音乐家,取名聂耳亭。

1981年还雕塑了聂耳胸像供游人们瞻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鹿顶山的十里芳径景点。

它是由茂盛的树木、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起的游步小道组成。

每到秋天,这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

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4
鼋头渚位于无锡西南郊的太湖之滨,距离市区约18公里。

渚是指三面临水的小陆地,因为它状如鼋头而叫鼋头渚。

它可以说是独占太湖最美的一角,向南望,太湖有着青岛海滨的气概;向北望太湖又有着杭州西湖的明媚风光。

在这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辅之以别具匠心的人工点缀,使之成为观赏太湖最为理想的游览胜地。

难怪诗人郭沫若畅游太湖之后,作出了“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评价。

鼋头渚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辽阔”的无边风月,以及早中晚、晴阴雨景致各异的神奇变幻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时之景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和无数中外游人。

民国初年,无锡人杨翰西在此购得60亩山地,并于1920XX年开始对鼋头渚进行最初的开发,开始建构“横云山庄”;1924年他又拨地1亩多给量如和尚,由量如募款将后山的广福庵迁于此,更名为广福寺。

1925年,杨翰西利用无锡商团会长的身份,在工商界集款建造了“陶朱阁”。

抗日战争时期,改名为“横云公园”。

鼋头渚地区还有王心如在1927年建的“太湖别墅”;1928年陈
仲言建的“若圃”;1931年郑明山建的“郑园”;以及何缉伍和蔡缄三的退庐。

当时这些风景都因为蠡湖的阻隔,交通不便,因而游人不多。

1934年荣德生老先生60大寿,他利用寿礼在蠡湖上架起了一座长达375米的长桥,因南端架在宝界山上而取名“宝界桥”,从此沟通了蠡湖南北两岸的陆路交通,把梅园、蠡园和鼋头渚等景色连成一片,便于游人游览观光,同时长桥卧波,恰给蠡湖拦腰一束,平添几分秀色,桥下的60个桥孔又正好象征着荣德生老先生的60大寿,提醒人们过桥不忘修桥人。

解放后政府将这里原有的园林、别墅合并为“鼋头渚公园”。

1982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面积从原来的480亩,扩大到1950亩,统称“具区胜境”。

园内有十大景区(鼋渚春涛、万浪卷雪、芦湾消夏、湖山真意、鹿顶迎晖、充山隐秀、藕花深处、十里芳径、中犊晨雾、三山映碧),我们所要游览的是鼋渚春涛景区,它是整个园林的精华所在。

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5
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鼋头渚了,郭沫若老先生所说的“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就是这个地方。

我们向南望,这时烟波浩渺的太湖有着青岛海滨的气概;向北我们可以看到碧波的蠡湖,那是太湖的一个内湖,它又有杭州西湖的明媚风光。

我们既可以看到太湖的雄伟、辽阔、无边无际,又可以遥望湖中山峦起伏、山重水复,所以说鼋头渚占据了太湖最美丽的一角。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座灯塔,它是作导航之用。

1920年,无锡
绅士华题蓉壁居南乡,一次舟行夜归,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湖心,险遭覆舟葬身鱼腹之祸。

于是在此立竿悬灯导航。

1924年,锡湖轮船公司首航太湖,地方人士集资建一座灯塔以示祝贺。

1982年,进行了彻底翻新,底部和中心进行加固,四周覆以金山石,高度从原来的12.6米加高为13.1米,饰以粉红色、紫酱色,显得更为雅致。

这块“鼋头渚”的刻石高2米,正面的“鼋头渚”三字是光绪年间由无锡举人秦敦世书写的。

另一面刻“鼋渚春涛”4字,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写的。

刘春霖与园主杨翰西是同科进士,他在光绪三十年(公元1920XX年)殿试中独占鳌头,但没有想到1920XX 年废除了科举制度,他竟成了末科状元。

“鼋渚春涛”四个字是在1920XX年题书的,这里的“春”字用的最妙,一是刘春霖来锡时正是仲春时节;二是这里面对着太湖的一个内湖,叫梅梁湖。

根据《具区志》记载:“梅梁湖在夫椒山(今马山)东,吴时进梅梁至此,舟沉失梁,后每至春首则水面生花。

”(梅梁指的是楠木,楠木是上等的好材料,那么它是不是就是现在的梅树呢当然不是,楠木的“楠”在古代写作“枏”,“枏”是“楠”的古体字,是“梅”的异体字,所以“梅”在古代不是指现在的梅树,而是指“楠木”。

)后人据此典故把鼋头渚、马山、拖山之间的水面称为“梅梁湖”。

每逢春天,这里会出现神话般的奇景:春涛好似古梅在水上开花一般,显得美丽极了;三是无锡正处在太湖北岸,春天时多东南风,太湖无日不起浪,尤以鼋头渚一带水势浩大,波涛汹涌,声势雄壮。

鼋渚涛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若遇风和日暖,微波涟漪,涛声则清缓而流畅,和谐而有
节奏;若遇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则轰然巨鸣,犹如万马奔腾,真有“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的感觉。

所以鼋渚春涛是鼋渚涛声中最神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