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血管内皮功能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影响
杜 平1,马利菊1,孙许锋2,朱立博1,李玉芳3,隰晓燕4,陈晓峰1
(1.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3.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4.石家庄市裕华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
色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影响。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诊治的颈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以及临床治疗疗效,
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2
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内皮素-1(ET -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均<0.05),一氧化氮(NO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vWF 、ET -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NO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2组斑块数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 )、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均<0.05),且研究组斑块数量、颈动脉IMT 、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52/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4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2组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血脂
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少颈部斑块的数量,增加
颈部斑块的稳定性,缩小颈部斑块的面积。
[关键词] 血脂康胶囊;阿托伐他汀;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23.023
[中图分类号] R5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23-3325-04
[通信作者] 马利菊,E -mail :1955622623@ [基金项目]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度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20232065)
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当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形成斑块,导致颈动脉狭窄,增加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进展性的血管内膜病变,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的不适,发病较为隐匿,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引发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甚至是猝死。
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斑块脱落、斑块增厚会增加脑卒中的危险程度[1-2]。
临床西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主要采取降血压、血脂、血糖等综合治疗,以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但效果有限。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用于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西药,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他汀不耐受,会导致肌酶升高,甚至是发生
心肌病。
中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本虚标实为特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血脂康胶囊是中药制剂,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症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3]。
本研究采用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探讨二者联用对血管内皮功能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4]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准:经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2mm,局限性增厚或者是凸出血管腔内。
②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脑病分册》[5]中的脾虚血瘀证的辨证标准:症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少气懒言,面色晦暗黧黑或者萎黄,形体肥胖水肿或者消瘦,肌肤甲错,腹胀纳少,大便溏薄,动则出汗,常伴有胸背痛或者头痛,且痛有定处,舌暗紫或者淡,舌下脉络曲张,
苔白,脉多结代或者弱而涩。
③颈部动脉发育正常。
④患者和(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恶性肿瘤者;有严重脑卒中病史者;急性脑卒中发作者;伴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伴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严重感染者;近期使用过抗氧化剂、降脂药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3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诊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6例。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3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见表1。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2023-LW-37)。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
表1 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
性别/例(%)
男女
年龄/(⎺x±s,岁)病程/(⎺x±s,年)高血压/例(%)糖尿病/例(%)高血脂症/例(%)
研究组5333(62.26)20(37.74)56.7±7.77.71±1.9533(62.26)20(37.74)37(69.81)对照组5337(69.81)16(30.19)54.9±6.47.21±2.1436(67.92)16(30.19)40(75.47) t/ᵡ21.2650.6731.2570.3740.6730.427
P0.2090.4120.2110.5410.4120.513
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mg)口
服,每次20mg,每天1次。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础上给予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9,规格:0.3g/粒)口服,每
次2粒,每天2次,对伴高血压、糖尿病者给予常规
对症治疗。
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5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抽取空
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
因子(vWF)水平,试剂盒源自上海科艾博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
平,试剂盒源自上海通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放射免
疫法检测内皮素-1(ET-1)水平,试剂盒源自北京
福瑞润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②治疗前及治疗12
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公司, EPIQ7C型)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记录斑块数量、颈动脉IMT,采用面积法测量大斑块面积作为斑
块面积。
③按照《第18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8会议纪要》[6],采用Crouse积分评估临床治疗疗效: Crouse积分≤3分为显效,Crouse积分>3分但≤5分为有效,Crouse积分>5分为无效。
④2组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随访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ᵡ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以⎺x±s表达,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前2组vWF、ET-1、N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vWF、ET-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 0.05),NO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vWF、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5),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前后vWF、ET-1、NO水平比较(⎺x±s)
组别例数
vWF/%
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t P
ET-1/(ng/L)
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t P
NO/(μmol/L)
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t P
研究组53179.33±25.7155.3±21.5511.215<0.00184.13±7.1470.32±6.5215.917<0.00146.29±3.5556.29±4.0626.159<0.001对照组53183.49±28.13167.33±24.974.702<0.00183.73±8.5375.02±7.318.910<0.00145.67±3.6252.37±4.9113.696<0.001 t0.7952.6550.2623.5080.8934.485
P0.4290.0090.7940.0010.374<0.001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比较 治疗前2组斑块数量、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斑块数量、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斑块数量、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见表3。
2.3 临床治疗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
表3 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前后斑块数量、IMT、斑块面积比较(⎺x±s)
组别例数
斑块数量/个
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t P
颈动脉IMT/mm
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t P
斑块面积/mm2
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t P
研究组533.00±0.761.75±0.6213.397<0.0011.43±0.191.08±0.2112.968<0.00127.53±1.9923.46±1.7416.816<0.001对照组532.94±0.692.45±0.544.762<0.0011.46±0.211.29±0.275.572<0.00127.28±1.7925.06±1.6910.159<0.001 t0.4016.2000.7914.4710.6804.803
P0.689<0.0010.431<0.0010.498<0.001
见表4。
表4 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6个月后
临床治疗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研究组5341(77.36)11(20.75)1(1.89)52(98.11)对照组5340(75.47)5(9.43)8(15.09)45(84.91) Z/ᵡ25.5475.950
P0.0190.015 2.4 不良反应 2组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好。
3 讨 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以及死亡风险[7]。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8-9]。
目前临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其中阿托伐他汀因其良好的降脂、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及良好的耐受性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阿托伐他汀不仅可改变斑块内成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脂质含量,还可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在增强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以及预防形成动脉斑块中发挥重要作用[10]。
但阿托伐他汀的效果和使用剂量有关,而加大剂量会增加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机体的痰瘀互结、脾气亏虚有关,蕴湿生痰、湿热痰瘀互结,会导致血液运行缓慢,瘀血闭阻脉络,脉络受损,脾气亏虚会导致水谷精微的运化失常,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湿邪性质黏重,因此会导致病情缠绵,损耗人体的津液,使阴阳失衡、脏腑亏虚,使得津液、血液的代谢发生障碍,其病理产物瘀滞在体内而形成浊毒,使得病情不断进展[11]。
血脂康胶囊主要成分是红曲,能够除湿祛痰、健脾消食、活血化瘀。
该药不仅具有降脂作用,还有协同降压作用,可能具一定肝肾保护作用[12]。
动脉粥样硬化多伴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ET-1分泌增多,NO分泌减少,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有关[13]。
vWF是多聚体糖蛋白,具有黏附性,能够介导血小板,使其黏附在血管的损伤部位,当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vWF水平会升高[14]。
ET-1是强效的缩血管因子,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15]。
NO是内源性的血管舒张因子,可阻止白细胞黏附在血管壁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本文研究中,治疗后2组vWF、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vWF、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更明显。
牛超峰等[16]研究表明,血脂康胶囊联合耳穴压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
本文研究中,治疗后2组斑块数量、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斑块数量、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更有效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颈部斑块的数量、缩小颈部斑块的面积。
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说明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好,且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少颈部斑块的数量,缩小颈部斑块的面积,进而增加颈部斑块的稳定性,且应用安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孙丽坤,赵凤依,常玮鑫.丁苯酞联合经颅超声溶栓治
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效果及其对应激反应
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1,43(10):1194-1197. [2] 刘良进,毕俊英,曾艳妮,等.能谱CT成像对颈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性质评估及其与脑卒中发生率的关系[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21,19(1):44-46.
[3] 胡杨兮,赵仙先,荆清.血脂康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20,47(3):157-161.[4]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3-28.[5] 高颖.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脑病分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8-19.
[6] 吴伟,吴波,焉传祝,等.第18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
2018会议纪要[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3):
238-240.
[7] Wu L N,Wang W F,Wang X W,et al.MMP⁃10rs17435959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A Case⁃Control Study[J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21,30(10):
106045.
[8] Fan H,Han J,Chen L,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lasma
growth arrest⁃specific protein 6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22,32(8):1917-1923.
[9] Tanaka A,Toyoda S,Kato T,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ate level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an insight from a post hoc analysis of the PRIZE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J].RMD Open,2022,8(1):e002226.
[10]顾健伟,蒙传文,经世弟,等.通脉降脂汤联合阿托伐
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8,40(10):1536-1539.
[11]宋浩民,孟萍萍,颜国标.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法对老
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的逆转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8):1112-1116.[12]张慧晓.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22.
[13]冯海琼,汪蓉,赵顺春,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3):349-352.
[14]闫洪娟,王俊伟,姜琳娜,等.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内
皮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干预的影响[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21,43(2):108-112.
[15]王鸿燕,赵月娥.血脂康胶囊联合雷火灸对颈动脉粥
样硬化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相关因子蛋白的影响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4):473-477.
[16]牛超峰,张立晶,张玲霞,等.血脂康胶囊联合耳穴压
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13):1833-1837.
[收稿日期] 2023-06-04
(上接第3291页)
[19]Bauer M,Maschberger P,Quek L,et al.Genetic and phar⁃
macological analyses of involvement of Src⁃family,Syk and Btk tyrosine kinases in platelet shape change.Src⁃kinases mediate integrin αⅡb β3inside⁃out signalling during shape
change[J].Thromb Haemost,2001,85(2):331-340.[20]黄敏玉,吴军.基因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治疗、
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22,62(2):89-93.
[21]Hale K K,Trollinger D,Rihanek M,et al.Differential ex⁃
pression and activation of 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lpha,beta,gamma,and delta in inflammatory cell lineages[J].J Immunol,1999,162(7):4246-4252.
[22]周文利,贾彦如,王永红.miR -141的靶蛋白在子痫前
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进展[J /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20):3076-3080.[23]Laurent P A,Severin S,Gratacap M P,et al.Class I PI 3⁃
kinases signaling in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thrombosis:
PDK1/Akt /GSK3axis and impact of PTEN and SHIP1
[J].Adv Biol Regul,2014,54:162-174.
[24]Moore S F,van den Bosch M T,Hunter R W,et al.Dual
regulat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α/βby protein kinase C(PKC)αand Akt promotes thrombin⁃me⁃diated integrin αIIbβ3activation and granule secretion in
platelets[J].J Biol Chem,2013,288(6):3918-3928.
[25]O’Brien K A,Stojanovic⁃Terpo A,Hay N,et al.An im⁃
portant role for Akt3in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thrombosis
[J].Blood,2011,118(15):4215-4223.
[26]Liu J,Xu P,Liu D,et al.TCM Regulates PI3K /Akt Signal
Pathway to Interven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21,
2021:4854755.
[27]牛世伟,龚红霞,付晓燕,等.IL -17及其介导的信号
通路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2,35(6):660-663.
[收稿日期]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