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要点(必修一岳麓版)概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要点(必修一岳麓版
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1、如何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及作用?
内容: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有异姓诸侯国;③各诸侯国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但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作用:①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巩固了统治。
②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西周宗法制内容及作用。
内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①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②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③宗法关系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⑴是以宗法关系结成行政管理的基本框架。
⑵从观念的角度来说,神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⑷王权逐渐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强化。
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封建社会时期的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
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内容及特征:
内容:⑴皇帝制:①皇权至上;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⑵三公九卿:①三公——丞相(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律令、图籍、监察、太尉(军务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3、如何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影响?
⑴积极影响:直接影响:有利于巩固统治,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深远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⑵消极影响——秦法以“轻罪重罚”为指导思想,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唐朝三省六部制:⑴确立:隋唐时期⑵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演变:北宋宰相之外增设参政知事、枢密使、三司使;元朝一省制——中书省;
2、古代的选官制度:(1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2察举制——汉朝
(3九品中正制——魏晋(4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
3、监察与谏议制度:秦朝:御史大夫。
汉朝:刺史制度。
隋唐:谏议制度。
宋朝:谏院。
明朝: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不能从根本上约束封建官僚队伍中腐朽和低效现象,但对维护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谏证皇帝过失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第四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推恩令”制度;宋朝:杯酒释兵权、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一省制——中书省。
2、明清时期皇权不断加强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内容:明朝废除丞相: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废丞相。
明朝设立内阁:废丞相后,明成祖为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设内阁。
须“票拟”“批红”。
清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国大事束缚皇帝的权力,雍正年间军机处。
作用: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3、探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趋势: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影响:积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防止了分裂割据,保持社会稳定;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①对人民的政治经济压迫十分残酷;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1、了解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长期独立自治,实行公民政治。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另一方面使希腊具有“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航海交通和商业贸
易发展;再一方面人口频繁流动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关系,某种程度上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雅典民主的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主要内容: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
民主法庭:⑴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终审⑵坚持最大限度保持公正的原则,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
2、全面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积极意义:⑴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⑵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局限性:⑴与现代民主不同,只是公民群体的民主,而非公民,如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⑵男性公民的民主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1、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内容:《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对过去习惯法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查士丁尼法典》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影响: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2、探讨罗马法的作用?
作用:①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②它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
③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局限:它是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所以罗马法有很大的虚伪性和局限性。
3、初步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
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
背景:1688年的“光荣革命”
内容:1689年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作用:⑴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⑵《权利法案》明确规定限制国王权力,它以法律形式把革命成果巩固下来,议会权力开始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2、掌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的过程
⑴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⑵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⑵英国国王扮演仪式性的角色,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⑶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⑷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⑸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第九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说出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②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互相制约;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有民选产生;
2、理解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总统:最高的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宪法否决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议会:财政权和立法权;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
3、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⑴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⑵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⑶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
不同点:
⑴英国:①政体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②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③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④政府(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⑵美国:①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②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③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而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④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获得议会中的多数席位,而在于能否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第10课欧洲大陆上的政体改革
1、掌握18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立法权由众议员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权力:①总统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③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意法律之权;④总统征得参议员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内阁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共同: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2、了解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标志和特点
1787年宪法最终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特点,它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3、知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总之,皇帝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2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特点: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4、比较德意志半专制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相同:两国议会实行两院制,都是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国家元首有行政权,都是本国军事最高统帅。
不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议会拥有选举总统的权力,总统和各部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
德意志帝国议会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监督权,皇帝有权召开和解散议会。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议会享有真正独立的权力,虽受总统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
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少,帝国国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权力。
法国国家元首要向议会负责,法国总统任命内阁但其行政权又受内阁制约。
德国皇帝不须对议会负责,拥有绝对的行政权。
5、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
行使公民参与政权的权力。
第12课鸦片战争
1、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世界: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体,外交闭关自守。
借口:虎门销烟
2、理解《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危害。
政治上主权不断沦丧,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3、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政治上主权不断沦丧,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上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外资经济、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产生等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③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④外交上列强取得了很多侵略特权,也客观上使清王朝被迫开放。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1、掌握太平天国主要史实和主要纲领。
兴起: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发展: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与清王朝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
全盛:⑴军事:为拱卫天京,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⑵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原则。
衰败:⑴原因:①曾国藩组织湘军、李鸿章组织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要力量;②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内讧。
⑵转折: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此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⑶挽救危局:①提拔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②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⑴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⑵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局限性:无明确革命目标,具有农民阶级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