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科目设计者审核人授课人班级学生姓名授课时间课时历史
课题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学习目标1、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2、了解辽、宋夏和议的影响,并尝试对两次和议做出客观评价。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
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
学法指导或
使用说明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联系比较法。
课前预设增删内容【预习·质疑】(提纲、自测、课外素材、我的疑惑)
1、 960年,(宋太祖)建立朝,定都汴京,史称。
2、 916年,契丹族首领(辽太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
3、 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历史上称为“”。
4、1038年,党项族首领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定,史称。
5、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称臣,北宋送给西夏“”。
【探究·训练】(预习检测、质疑探究、重点问题设计、拓展延伸、练习巩固)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
庭里,他们之间有时难免发生战争,但扭不断的中华魂会将他们永远地凝合成一家人。
那么,
在北宋时期,祖国的历史舞台上又有哪些兄弟民族政权活动呢?带着对历史真实的探询,随
同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空间。
■活动主题一:战争与和平
步骤一:阅读图片,学习历史
学法提示:读图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非常直观和有效的方法。
阅读课本第56页插
图,分组抢答下面问题:
●说一说:阅读上图,说出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哪些?
●填一填:小明设计了一张“辽、西夏、北宋政权建立简表”请你帮他完成。
政权名称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北宋
辽
西夏
步骤二:思维碰撞,揭示真谛
当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有斗争,更有交融和融合。
●说一说:北宋当时为什么要进行北伐?北伐的结果如何?为什么北宋的北伐会失败?
此后北宋采取什么政策?
●想一想:宋辽之间是何种性质的战争?此战争之后双方达成了什么协议?
议●议一议:甲同学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条约,北宋每年向辽国交纳大量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乙同学说,澶渊之盟有它的历史条件,它结束了两国多年的战争,增进了两国的交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甲和乙谁说的对?你对此有何看法?
■活动主题二:交融与发展
●说一说:辽、西夏与北宋议和之后,是如何效仿汉制巩固统治,促进社会发展的?
【检测·反馈】(习题精选、纠错反思)
(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4分)
1、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
2、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3、“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反
映的是北宋与()关系〔〕
A、西夏B、辽C、女真D、南宋
4、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辽夏“岁币“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二)问答题
宋辽和议之后,北宋与西夏也出现了先战后和的微妙结果,试分析北宋与辽、西夏之间
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什么影响?他们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次数评价日期
【教(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