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刘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
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A.先感觉烫后松手B.先松手后感觉烫
C.松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D.没有一定的顺序
2、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A.清水、清水B.清水、碘液C.碘液、清水D.碘液、碘液
3、下列物质属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是( )。
①水②无机盐③核酸④糖类⑤脂质⑥蛋白质⑦氧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③④⑥⑦D.①③⑤⑦
4、下列营养物质中,不需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的是()
A.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B.水、无机盐、维生素
C.水、无机盐、淀粉D.无机盐、维生素、脂肪
5、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生长 B.能繁殖 C.会活动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6、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
A.胰液B.胃液C.胆汁D.唾液7、比较大熊猫与竹子的生物体结构层次,大熊猫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8、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的几何图形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A.左下方变亮B.左下方变暗
C.右上方变亮D.右上方变暗
9、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
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
1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
11、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甚至会流血,说明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A.细胞B.器官C.组织D.系统
12、广东名桔之一的砂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分生组织;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B.③④②C.①②③D.①④②
13、大豆、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
A.子叶、胚乳B.胚芽、胚根C.胚根、子叶D.胚轴、胚芽
14、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A.肺泡壁薄B.肺泡数量多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以上三项都对
15、有“海中之花”之称的海葵,属于下列哪类动物()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形动物D.环节动物
16、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尽量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原理是鼻腔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多种处理。
但这些处理中不包括()
A.温暖 B.湿润 C.清洁 D.清除所有有害物质
17、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18、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
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
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
19、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溶解叶绿素的是()
A .
B .
C .
D .
20、以下动物是腔肠动物的是()
A.水母B.线虫C.蛔虫D.蚯蚓
21、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比()A.减少了一半 B.增加了一半 C.不变 D.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22、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A.能够生长和发育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23、雌蕊的组成是()
A.柱头、花柱和子房 B.花药和花丝
C.花药、花丝和花柱 D.花柱和子房
24、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肾单位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组成
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组成
25、下列消化液中,不能消化蛋白质的是()
A.唾液B.胃液C.肠液D.胰液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木本植物的茎由外到内一般由树皮、________、木质部和________四部分构成。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
3、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_____;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______.
4、当肋间肌和_______收缩时,胸廓扩张,气体被人体吸入。
5、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上图中[ ]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来区分。
(2)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其体表湿润,
有利于蚯蚓的__________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辅助蚯蚓运动。
(4)蚯蚓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者,它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5)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形成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______,过程④表示细胞的______。
(2)图中所示的结构中,类似植物保护组织的是______组织。
(3)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______组织。
(4)图中A表示的结构层次是______。
结构层次A、B、C,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是______。
3、绿色开花植物各器官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据图回答。
(1)植物体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功能的是_________组织。
(2)图A中,①表示通过气孔释放的气体,它可以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也可以表示蒸腾作用散失的____。
(3)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受精后,图B中[_____]将发育成种子。
(4)观察图C,根尖成熟区有利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两个玻璃缸编号为A、B,在A、B两缸内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饲料。
b.在A、B两缸内加入同时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不能少于5只)。
c.在A缸加人适量的甲状腺激素,B缸不加。
d.保持A,B两缸内水温为22~25℃,并每天观察和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根据实验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_______和
_______。
(3)A、B两缸中的蝌蚪数量“不能少于5只”,是为了减少 ___________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预测实验结果:蝌蚪长出四肢A缸_______(选填“早”或“迟”)于B缸,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时间A缸比B缸_______(选填“长”或“短”)。
(5)根据预测可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__蝌蚪发育的作用。
2、为了探究免疫的产生,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8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甲组的小白鼠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乙组的小白鼠取减毒或灭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两周后再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
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
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
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步骤一中,取的8只小白鼠健康状况要一致,为什么?______。
(2)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_____(填“抗原”或“抗体”),从而对这种病原体产生了相应的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3)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为什么?______。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三个方面:①控制______;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______的操作,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贺岁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
《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
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
_______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__________、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赖以生存的条件。
(3)“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__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4)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给分)。
(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_______(答案合理即给分)。
(答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B
4、B
5、C
6、A
7、D
8、D
9、B
10、B
11、B
12、D
13、A
14、D
15、A
16、D
17、A
18、A
19、D
20、A
21、C
22、D
23、A
24、B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形成层髓
2、神经元反射
3、导管筛管
4、膈肌
5、糖类水无机盐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3环带呼吸刚毛分解放回大自然
2、分裂分化上皮肌肉器官系统(或B)
3、输导氧气水蒸气雌蕊和雄蕊④具有大量根毛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甲状腺激素形成对照 A B 偶然性早短促进
2、控制变量的唯一,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抗体特异性免疫
会,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乙组小白鼠体内的肺炎球菌抗体对流感病毒不起作用
传染源步骤二乙组保护易感人群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生物圈空气非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少用塑料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