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控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控制与处理技术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的组成;有活性的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i),无机悬浮物(Mii)。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分钟之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 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污泥体积指数:沉淀污泥体积(mL/L)
SVI=------------------------------------
MLSS(g/L)
活性污泥的基本流程: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

活性污泥的计算流程。

第二节:活性污泥法的发展
活性污泥法曝气反应池的基本形式: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封闭环流式、及序批式四大类。

活性污泥法的演变与发展:
1)传统推流式
2)渐减曝气法
3)阶段曝气法
4)高负荷曝气法
5)延时曝气法
6)吸附再生法
7)完全混合法
8)深层曝气法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发展
第三节: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基础
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底物降解速率与底物浓度、生物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微生物增值速率与底物浓度、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一、建立模型的假设
1、曝气池完全处于混合状态
2、进水中的微生物浓度与曝气池中的活性微生物浓度相比很小,可以假设为零。

3、全部可生物降解的底物都处于溶解状态。

4、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5、二沉池中没有微生物的活动。

6、二沉池中没有污泥积累,泥水分离良好。

二、劳伦斯和麦卡蒂
第四节: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设备
构成活性污泥法的三要素:
一、是引起吸附和氧化分解作用的微生物也就是活性污泥
二、污水中的有机物,它是处理对象,也是微生物的食料
三、溶解氧,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物及不能生存也不能发生氧化分解作用
一、气体传递原理
二、氧转移影响的运算
三、氧转移速率与供气量的计算
第五节: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
一、曝气池容积设计计算
二、剩余污泥量计算
三、需氧量设计计算
第六节: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及其设计
一、生物脱氮工艺
二、生物除磷工艺
第七节: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方法的深化一。

、水质特征的表征
二、活性污泥法模型简介
第八节:二次沉淀池
基本原理
二沉池的构造
第九节:活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管理
1)水力负荷
2)有机负荷
3)微生物浓度
4)曝气时间
5)污泥泥龄
6)氧传递速率
7)回流污泥浓度
8)污泥回流比
9)曝气池的构造
10)pH和碱度
11)溶解氧的浓度
12)污泥膨胀及其控制
第十三章:生物膜法
第一节:基本原理
一、生物膜的结构及净化机理
(一)生物膜的形成及其结构
(二)生物膜的组成
1、细菌与真菌
2、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
3、滤池蝇
4、藻类
(三)生物膜法的净化过程
二、影响生物魔法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1、进水底物的组分和浓度
2、营养物质
3、有机负荷及水力负荷
4、溶解氧5.、生物模量
6、PH
7、温度
8、有毒物质
三、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特征
第二节:生物滤池
二、生物滤池的构造
1、虑床及池体滤料的特性:能为微生物提供大量的表面积:使污水以液膜状态流过生物膜:有足够的孔隙率,保证足够的通风和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出滤池;不能被微生物分解,也不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有良好的生物化学稳定性:有一定机械强度:价格低廉。

2、布水设备
3、排水设备
三、生物滤池发的基本流程
生物滤池发的基本流程是由初沉池、生物滤池、二沉池。

2、高负荷生物滤池
3、塔式生物滤池
4、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1)滤池高度
(2)负荷
(3)回流
(4)供氧
四、滤床高度的动力学计算法
1、计算公式
dS
——=---KS
dH
2、系数的确定
五、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
生物滤池的设计包括;滤池类型和流程选择;滤池尺寸和个数的确定;布水设备的计算、二
沉池的形式、个数和工艺尺寸的确定
第三节:生物转盘法与生物滤池法相比比生物转盘法有以下特点:
1、不会发生堵塞现象,净化效果好
2、能耗低,管理方便
3、占地面积大
4、有气味的产生,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二生物转盘的构造
三生物转盘法工艺流程
四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