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构成,二者之间围成椎孔,各椎孔贯通构成椎管容纳脊髓,椎弓上发出7个突起:1个棘突,一对横突,两对关节突。
2,髋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答:(1)组成: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为典型的杵臼关节。
(2)头大窝深关节囊厚而坚韧,股骨颈除后面的外侧部之外都被包入囊中,关节囊表面有韧带增强,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3,膝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答:(1)组成: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
(2)结构特点:膝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附于各关节面的周缘,周围有韧带加固。
囊的前壁有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韧带。
囊的外侧有索状的腓侧副韧带,内侧有胫侧副韧带。
关节腔内还有由滑膜衬覆的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
在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内、外侧髁的关节面之间,垫有两块由纤维软骨构成的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
4,咽的位置与分部
答:(1)位置:咽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端起于颅底,下端约在第6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的高度移行于食管。
(2)分部: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可将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
5,胆汁的产生及流通途径
答:(1)产生:肝脏。
(2)流通途径:由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由肝内输胆管道逐渐收集经左右肝管出肝,经肝总管、胆囊管储存于胆囊。
进食以后,由于食物及消化液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和括约肌舒张,使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6,喉软骨的构成及其连结结构
答:(1)构成:甲状软骨一块,环状软骨一块,会厌软骨一块和杓状软骨两块。
(2)连结结构:在甲状软骨下角与环状软骨的侧面之间形成环甲关节,杓状软骨的底与环状软骨板的上缘之间形成环杓关节,在环状软骨的上缘与甲状软骨和杓状软骨之间连结着弹性纤维,在会厌软骨与甲状软骨和杓状软骨之间连结着方形膜,弹性圆锥上缘的前端连接于甲状软骨的后面,后端连接于杓状软骨形成声韧带,方形膜的下缘前端连接于甲状软骨的后面,后端连接于杓状软骨形成室韧带。
7,尿液排出的集合途径
答:尿液由肾小体产生,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以后形成终尿,经乳头孔排出,由肾小盏收集进入肾大盏、肾盂和输尿管,经过输尿管的三段(腹部、盆部和内部)和三个狭窄区进入膀胱暂时储存,然后经尿道内口、尿道前列腺部、尿道膜部、尿道海绵体部和尿道外口排出体外。
在排出过程中,要经过尿道的三个狭窄区和两个弯曲,即第一个狭窄区位于尿道内口处,第二个狭窄区位于尿道膜部,第三个狭窄位于尿道外口处。
两个弯曲分别为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8,颈总动脉的起止、行程与压迫止血点
答:左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两侧的颈总动脉均经胸锁关节的后方,沿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行至甲状软骨上缘的高度,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当头面部大出血时,可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平环状软骨弓的侧方,向后内将该动脉压向其后内方的第6颈椎横突上进行急救止血。
9,臀肌注射药物到达阑尾的途径
答:被毛细血管吸收→臀上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会结肠动脉→阑尾动脉→阑尾
10,口服药物到达脑所要经过的消化管及心血管行径路程
答:口腔→咽→食管→胃→小肠→肠系膜下静脉→肝门静脉→肝窦→肝静脉→右心房→肺动脉干→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升主动脉→头臂干→左右锁骨下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脑动脉
11,左手背静脉注射药物到达右手的心血管内行径路程
答:右手背静脉网→头静脉→左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头臂干→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弓→右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或尺动脉→右手
12,鼓膜的位置.分部及形态结构
答:(1)位置:位于外耳道底,作为中耳与外耳的分界。
(2)分部:上四分之一是松弛部,下四分之三是紧张部。
(3)形态:向内凹陷为椭圆形的半透明薄膜,中心向内凹陷为鼓膜脐,紧张部前下方有一个三角反光区,称光锥。
13,眼球运动和感觉神经的分布
答: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内直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14,坐骨神经的起止、行程、投影及分布范围
答:坐骨神经从骶丛发出后,经梨状肌下行出盆腔至臀大肌深面,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深面下行到达股后区,继而行于股二头肌长头的深面,一般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大终支。
坐骨神经在股后区发肌支支配肱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同时也有分支至髋关节。
体表投影:从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开始,向下至股骨内、外侧髁连线的中点作一直线,此两点间连线的上三分之二段即为坐骨神经在股后区的投影线。
坐骨神经痛时,此连线常出现压痛。
15,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内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答:(1)位置: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
(2)分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内囊膝。
(3)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内囊损伤可导致对侧偏身感觉丧失、对侧偏瘫和偏盲。
16,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答:(1)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
(2)途径: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脉络丛→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颈内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