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七言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的七言诗
导语:柳宗元的七言诗是哪一首呢?今天小编和大家赏析一下柳宗元的七言诗《闻黄鹂》,体会《闻黄鹂》中的诗境美。

闻黄鹂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译文
听厌了杜鹃朝朝暮暮的啼叫,不料忽然间传来了黄鹂的鸣唱。

熟悉的叫声打断了我在湘江边上的睡梦,满眼显现出故乡生机盎然的景象。

那里放眼千里看不到高山大河,与长天相连翻滚着青青麦浪。

京都地区优待农民少征赋役,乡邻们在农忙过后、酒酿成熟频繁来往。

在那炊烟袅袅巷道深深的村舍里,村南巷北的人们远远地打着招呼互话短长。

黄鹂翻飞在阳光下高高地横过昆明池,又迎着风斜看着细柳展翅飞翔。

我如今跌落在家乡的千山万水之外,就像楚地客家人那样不再返家回乡。

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使我心里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家乡。

停止鸣叫调转翅膀快快往回飞吧,你爱吃的西林紫桑就要飘出成熟的果香。

注释
⑴黄鹂:即黄莺,亦名仓庚、搏黍、黄鸟,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鸣声悦耳。

⑵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杜宇、鹈鴂,初夏时啼声昼夜不断,其声凄楚。

⑶一声梦断:言黄鹂的一声鸣叫把梦惊醒。

楚江曲:指永州湘江之滨。

故园:指长安。

春意生: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⑷无山河:谓秦中平原没有高山大河。

际天:连天,一望无际。

青波:指麦浪。

⑸王畿(jī基):京郊,古称靠近京城的周围。

优本:优待农民。

务闲:指农忙过后稍稍清闲的时候。

饶经过:颇有情谊的频繁来往。

⑹晴烟:指炊烟,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柳宗元唐七言古诗:《闻黄鹂》赏析:
本诗是柳宗元抒发离乡之愁、贬谪之苦的代表作。

诗人因闻黄鹂鸣叫,引起乡思,反映久遭贬谪的抑郁和渴望还乡的心情。

诗人谪居永州已经十个年头,度日如年,曾作《囚山赋》说: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这种囚徒生活,使诗人深感抑郁与悲苦,然而朝廷有明令:王叔文之党坐谪官员,凡十年不量移。

执政而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

十年将到,诗人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本诗就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一开篇以杜鹃啼血的典故,实写久不量移的悲苦。

子规就是杜鹃,又称之为杜魄,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变,日夜悲啼,叫声似不得归去,直叫得眼睛出血,是历来诗文中悲苦的象征。

武元衡《送柳侍御裴起居》诗说:望乡台上秦人去,学射山中杜魄哀。

诗人取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的诗意开篇,一个倦字点明悲苦之久,不意的喜悦可想而知。

诗人闻乡禽黄鹂的叫声而思念故乡,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越时空关隘,以优美的语言、眷恋的情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鲜活有趣、令人向往的故园乡土风情画。

故园长安既是诗人的出生、成长之地,也是诗人建功立业、实现平生抱负的希望所在。

在迭经变故、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渴望朝廷恩赦,祈盼擢用,于是,家乡变成了作者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

由此,诗人不惜浓墨重彩,礼赞了日思夜想的家乡,如痴者之喃,梦者之呓,亦真亦幻,如歌如画。

春天的故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故乡土地平阔,产出丰富,人情醇厚,生活恬愉,连鸟儿在曾经显出卓著功绩的昆明湖、细柳营上空自由自在地飞翔。

现实是严酷无情的,
复出的机会日益渺茫,使作者心灰意冷,徒生伤悲。

诗句着力刻画故乡风物,字里行间既蕴涵着往日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斜看细柳翥的惬意和欢愉,又弥漫着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的悲苦和忧伤。

结尾以拟人的手法,借问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心生忆桑梓,嘱咐黄鹂速归,将作者戚苦、郁闷、无助、不平而又不甘放弃的情绪渲泻得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